郵票圖案
郵票信息
名稱 蘇鐵(T) 版別膠版 全套枚數 4 全套面值 3.20元 發行機構郵電部 原作者 | 志編號 1996-7 整版枚數 50(10×5) 發行日期 1996-5-2 全套售價 3.20元 印製機構北京郵票廠 設計者 曾孝濂 |
圖序 票圖名稱 面值(元) 票規格(mm) 齒孔度數 發行量(萬) 4-1 蘇鐵 0.20 30×40 P12 3719.2 4-2 攀枝花蘇鐵 0.20 30×40 P12 3711.7 4-3 篦齒蘇鐵 0.50 30×40 P12 2681.7 4-4 多歧蘇鐵 2.30 30×40 P12 2309.2 |
郵票介紹
蘇鐵亦稱“鐵樹”、“鳳尾松”、“鳳尾蕉”,鐵樹科,常綠喬木。樹幹粗糙,高約2米,主幹通常不分枝;葉集生莖頂,長1—2米,堅硬,羽狀分裂,裂片線形,有一中肋,邊緣向下捲曲;花亦頂生,雌雄異株,雄花由無數鱗片狀雄蕊組成,雌花由一簇羽毛狀心皮組成,心皮密被軟毛,下部呈柄狀,柄的兩緣生胚珠數枚;種子呈葉、種子入藥,有收斂止咳、止血之效。但其最突出的作用還是供觀賞,鐵樹樹型古樸,矯健剛毅,全形呈傘狀,至為美觀,配置在花壇、廊亭之間,擺放在會場或居室門前,均給人以挺拔雄勁、莊嚴肅穆之感,有一種熱帶景色之風韻。蘇鐵植物是地球上現存最為古老的一種種子植物。自印度尼西亞至我國和日本南部,均有它的分布。遠在中生代,現代蘇鐵植物的祖先曾同恐龍並駕稱霸於地球。古植物學家發現,從晚三疊紀至早侏羅紀,在我國就曾大量生長著蘇鐵植物。在山西太原東山早二疊紀地層中發現的中國始蘇鐵,是迄今發現的我國最早的植物,表明它們早在2.8億年前就已在這裡生長了。70年代初,在四J|I攀枝花寶鼎礦區發現的植物化石群中,蘇鐵類約占了一多半,至今那裡仍保留下來一片野生攀枝花蘇鐵林,成為當今世界上蘇鐵植物自然分布的最北界。目前世界上現存蘇鐵植物共3科11屬約200種。儘管我國的蘇鐵植物起源較早,但經過億萬年滄海桑田的巨變,絕大多數均已絕跡,我國現在僅剩下1屬約11種(其中有5種為特有種),分布於雲南、廣西、廣東、海南、福建、台灣、四川、貴州等省區,而以雲南最多,有7個種。蘇鐵多生長在海拔1000—1600米、土壤較貧瘠的石灰岩山地上,或與耐旱的雜草、灌木混生,或生長在常綠季雨林中。產地具有氣溫高、年溫差小、蒸發量大於降水量、乾濕季明顯的氣候特徵。如攀枝花蘇鐵多分布於川滇交界的金沙江乾熱河谷地帶;貴州蘇鐵分布於南盤江流域的貴州、廣西和雲南境內;叉葉蘇鐵和篦齒蘇鐵生長於雲南紅河流域、西雙版納地區,以及廣西龍州等地;台灣(東)蘇鐵生長在台東鹿野溪沿河兩岸的叢林中等等。在北方,通常20年以上的老樹在環境條件適宜時每隔數年才開花一次,所以素有“千年鐵樹開了花”之說,但在南方,10年以上的蘇鐵,大、小孢子葉球幾乎年年開放,歲歲吐艷。
第四屆國際蘇鐵生物學會議於1996年5月1日至5日在我國四川省攀枝花市召開,那裡有亞洲最大和分布最北的野生蘇鐵林和豐富的蘇鐵種質資源。為祝賀這次大會的召開,郵電部發行了這套《蘇鐵》特種郵票,以進一步推動蘇鐵植物研究和保護事業。郵票設計者為我國著名的植物科學畫藝術家曾孝濂先生。他運用寫實手法,再現了植物的外形特徵和生長環境,還原了蘇鐵野生的原始真面貌,反映了它們的自然生態和生長規律,背景簡煉、概括,主體突出、鮮明,色彩清新、明快,是設計者繼《杉樹》之後的又一套成功之作。
第1圖【蘇鐵】又名鐵樹,其樹形美觀,羽葉多數,排列緊密,小葉短而窄,呈龍骨狀排列,邊緣反卷,觀賞價值頗高。它原產中國和日本(琉球群島),曾廣泛栽培於全世界。70年代在福建沿海山區及島嶼還有不少野生種群,但現在由於人為破壞,野生植株已近於絕跡。
第2圖【攀枝花蘇鐵】70年代初在攀枝花寶鼎礦區發現其化石,並隨之找到生長在這裡的野生蘇鐵林,分布在四川及雲南金沙江乾旱河谷地帶,常生長於稀樹灌叢中的石灰岩山地,是分布緯度最北的一種。這種蘇鐵葉藍綠色,角質層厚,十分耐旱。四川攀枝花市的攀枝花蘇鐵林多達10萬多株,是世界上最大的野生蘇鐵林。
第3圖【篦齒蘇鐵】其樹幹高大,可達7米,上部多分枝,樹形挺拔美觀。在滇南及東南亞常有栽培。本種原產雲南南部,生長在季雨林石灰岩山脊或開曠的稀樹林中,也分布在喜馬拉雅山南坡至東南亞中低海拔地帶。
第4圖【多歧蘇鐵】俗稱獨腳鐵、獨把鐵。是1994年才發現的一種奇特的蘇鐵。其樹幹短,頂生常只有1片高大的羽葉,高達6米,葉柄長3至4米,羽片3回羽狀,末回羽片3至5次二歧分枝。小葉倒卵狀披針形,先端尾狀。此種蘇鐵外形似蕨類,它對研究蘇鐵的系統演化具有重要價值,因此,極受重視。它特產在我國雲南紅河中遊河谷潮濕熱帶山地的雨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