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圖案
郵票信息
名稱 城市風光(中國與新加坡聯合發行)(T) 版別影寫版 全套枚數 2 全套面值 3.10元 發行機構郵電部 原作者 | 志編號 1996-28 整版枚數 16(4×4) 發行日期 1996-10-9 全套售價 3.10元 印製機構北京郵票廠 設計者 蔣智南 |
圖序 票圖名稱 面值(元) 票規格(mm) 齒孔度數 發行量(萬) 2-1 新加坡景色 0.20 50×30 P11 3775.3 2-2 蘇州盤門 2.90 50×30 P11 2564.1 |
郵票介紹
新加坡位於馬來半島南端,包括新加坡島和附近的40多個島嶼,扼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咽喉。面積618平方公里,新加坡島最大,占全國面積的91.6%。人口276萬,華人約占76%,其餘為馬來人、印度人等種族。馬來語、華語、泰米爾語和英語為官方語言。1971年,新加坡在第26屆聯大投票支持恢復我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驅逐蔣邦的提案,由此,20多年來,兩國的友好關係不斷發展,彼此的友誼日益加深,中新兩國聯合發行同圖郵票的舉措,便是這種關係的一個見證。第1圖【新加坡景色】新加坡自古以來便是世界海洋航路的中心之一。據記載,公元初年,往來於南海和孟加拉灣之間的木帆船就是以新加坡地區為中途停泊港。中世紀時,中國、阿拉伯、印度、中南半島等地的海運興起,新加坡一帶成為當時東南亞繁榮的國際貨物集散中心。1819年被闢為自由港。1887年後,新加坡農、林、礦原產品的初步加工和過境船的修理業形成,並逐步發展成為東南亞的商品貿易中心和世界著名的大轉口港。今日新加坡以國際自由港、東南亞海上交通中心、海事工業和石油工業基地、遠東金融中心、旅遊名城著稱於世。新加坡還有發達的航空業,有30多家國際航空公司的班機同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70多座城市聯繫。同時,新加坡港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有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30多家公司的輪船,往返於世界300多個港口,進出新加坡港船舶的註冊噸位和貨物吞吐量均位居世界前列。新加坡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環境,使它享有“世界花園城市”之稱。城市建築為濃蔭覆蓋,大街小巷皆芳草鮮花,過街天橋、圍宅院牆攀爬藤蔓,空氣清新,花香鳥語,風光無限,裕華園、虎豹公園、聖淘沙海上樂園,為著名遊覽去處。新加坡以胡姬花(熱帶蘭花)為國花,而以1972年建在安德遜橋畔的高約8米的魚尾獅雕像作為國家的象徵,這座雕像高踞海濱,口噴清泉,目光炯炯,似在向往來的人們致意。郵票畫面為魚尾獅公園附近的新加坡城市中心景色。
第2圖【蘇州盤門】“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自古以來便是我國著名文化名城,具有江南水鄉的獨特風光。這裡街河並行,橋路相接,園林密布,又素有“東方威尼斯”之稱。蘇州古城始建於春秋周敬王六年(前514年)時的吳國,當時吳王闔閶委任伍子胥“相土嘗水,象天法地”築大城,周47里,水陸城門8座,名“闔閭城”,城西南為盤門,古作“蟠門”,“嘗刻木作蟠龍”,以示鎮服吳之宿敵越國之意。又因此門水陸相伴,沿回屈曲,而名“盤門”,並有“龍蟠水陸”題字。盤門水門前後兩道,陸門內外兩重,水門設閘兩道,循坡道登城,可見雉堞、女牆、絞關石等古代防禦設施。這種水陸城門並存的古建築,在我國是絕無僅有的,它歷經2500餘年,是蘇州最古老的建築,在我國現存最早的城市圖,即宋代石刻《平江圖》上便已分別標明了水陸城門及城樓。清乾隆年間的名畫《盛世滋生圖》上,也具體描繪了當年熱鬧異常的水陸盤門。但歷代戰亂,盤門亦多次毀壞,現在的盤門為元代重建,經明清重修。盤門與吳門橋、瑞光塔合稱“盤門三景”。蘇州城內有360座橋,吳門橋為最高的一座單孔石拱橋,高6米,長63米,南北兩側石階均用長約5米的壁塊砌成。現存之橋為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27年)重建。而瑞光塔位於盤門內北側原瑞光寺中,始建於公元241年,為三國時期東吳孫權所建,塔為13層,寺內原建有舍利塔,戰亂毀壞。現瑞光塔為北宋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重建,改為7層,8面,磚木混合結構,仿樓閣式,塔身高約43米,輪廓線條優美。至清鹹豐十年(公元1860年),瑞光寺遭兵火,殿宇俱毀,遂僅存孤塔。1978年在塔心內發現五代經卷、北宋真珠舍利寶幢等珍貴文物,更加證實了塔身重建年代。1986年,蘇州建城2500周年之際,把盤門作為市徽的主圖,於是盤I]才煥然一新,倍受青睞。郵票畫面即為“門、橋、塔”組成的“盤門三景”全貌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