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25 香港風光名勝(T)

1995-25 香港風光名勝(T)

1995-25 香港風光名勝(T),屬於收藏品、郵票,印製機構北京郵票廠。整版枚數 42(6×7)。

郵票圖案

1995-25 香港風光名勝(T)1995-25 香港風光名勝(T)

郵票信息

名稱 香港風光名勝(T)
版別膠版
全套枚數 4
全套面值 4.20元
發行機構郵電部
原作者
志編號 1995-25
整版枚數 42(6×7)
發行日期 1995-11-28
全套售價 4.20元
印製機構北京郵票廠
設計者 黃里、閻炳武
圖序 票圖名稱 面值(元) 票規格(mm) 齒孔度數 發行量(萬)
4-1 香港維多利亞港灣 0.20 50×30 P12.5 4915.7
4-2 香港中環廣場 0.50 50×30 P12.5 3000.5
4-3 香港文化中心 0.60 50×30 P12.5 2960.9
4-4 香港淺水灣 2.90 50×30 P12.5 2637.2

郵票介紹

香港位於中國南部、珠江口東側,與廣東省深圳毗鄰,素稱“東方明珠”。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包括附近235個島嶼)三部分組成,總面積1078平方公里,其中“新界”為946.4平方公里,約占香港總面積的87.78%。人口約600多萬,其中華人占98%。香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考古發掘材料證明,早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就有使用新石器和陶器的我國居民在香港地區居住。從唐朝開始,中國政府便派有軍隊駐守,並在海上巡邏。從宋到明,我國內地人遷往香港地區定居者逐漸增多,新界的鄧、候、廖、彭等姓,大都有數十代以上的歷史。香港的得名與莞香很有關係,莞香即東莞縣(今寶安縣)所產之沉香。莞香銷路很廣,明朝時每年貿易額在數萬兩銀以上。古時香港島和九龍等均屬原東莞縣管轄,所產香料質量優良,其中有一種“女兒香”更被譽為“海南珍奇”。當時香港、九龍所產沉香都從香港仔海灣運往各地,所以稱為香港,又稱香江、香海。香港山巒起伏,山地和丘陵面積約占3/4。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山明水秀,風光宜人。市區在香港島北部和九龍半島南端,有鐵路和公路經深圳通廣州。香港島與九龍半島之間港闊水深,是世界上優良的天然海港之一,港內有3個大海灣、2個避風塘、70多個船隻停泊所,可以停泊萬噸巨輪。港內的葵涌碼頭,可同時停放6艘萬噸級貨櫃巨輪,在世界貨櫃碼頭中僅次於紐約、鹿特丹而居第三位,香港已成為遠東的航運中心。香港的自然資源貧乏,食物、燃料、原材料等,絕大部分依賴進口。香港早期以經營轉口貿易為主,20世紀50年代起,開始發展加工出口工業。目前,香港已成為亞太地區經濟發展速度最快的地區之一。香港與紐約、倫敦並稱為世界三大金融中心。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屈辱求和,於1842年8月29日同英國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江寧條約》(即南京條約),這個條約共13條,其中第三條規定將香港割讓給英國。稍後,英國又於1856年10月藉口“亞羅”號事件,聯合法國向中國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並於1860年12月24日迫使清政府簽訂了《中英北京條約》,這個條約第六條規定割讓九龍司地方一區(即目前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給英國。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以後,西方列強爭相在華劃定勢力範圍,英國又於1898年6月強迫清政府同它締結了《中英展拓香港界址條約》,強行租借了深圳河以南、界限街以北,以及附近的230多個島嶼,包括大鵬灣和深圳灣海域(即後來稱之為“新界”地區),租期為99年,到1997年6月30日期滿。清朝被推翻以後,中國歷屆政府都沒有承認英國對香港的永久主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我國政府曾多次闡明對香港問題的立場,指出香港是中國領土,中國不受過去英國政府同中國清朝政府簽訂的不平等條約的約束,中國將在條件成熟的時候恢復行使對整個香港地區的主權。為此,中英進行了多次談判,並於1984年12月19日簽署了《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聲明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決定於1997年7月1日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聯合王國政府於1997年7月1日將香港交還給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政府根據“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方針,宣布對香港的基本政策,50年不變。其中包括我國恢復行使主權後,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除外交和國防事務屬中央人民政府管理外,享有高度自治權,現行社會、經濟制度和生活方式不變,法律基本不變等。

為了紀錄香港回歸祖國這件大事,同時也讓人們能從郵票上一覽香港風貌,郵電部決定從1995年起,到1997年,每年發行一套有關香港題材的郵票。這套《香港風光名勝》4枚郵票,即為這一系列的首套。
第1圖【維多利亞港灣】是位於香港島和九龍之間的一個深水良港。海水碧藍,形似鯉魚,東西接海,南北臨山。遠洋巨輪可自由出入,國際航運十分發達,是亞洲及太平洋地區乃至世界上的重要海運樞紐。港灣水面廣闊,面積達6000公頃,可容納吃水12米的輪船出入,並能同時停泊150艘萬噸巨輪。港灣內有多處天然避風塘,如東部有筲箕灣,西邊有葵涌貨櫃碼頭,長達2300米,區域面積114公頃,是世界上最大的貨櫃運輸中心之一。目前,該港灣有19條主要航線通往世界各地。港灣沿海土地大部分是自1851年起不斷填海得來的。現在高樓林立,車水馬龍,夜間華燈一片,是觀景佳處。
第2圖【中環廣場】座落在香港島灣仔區西南部的港灣路,建於1993年。樓高374米,78層,是目前香港和亞洲的最高建築,位居世界第四位。建造費用高達33億港幣。建築進度每天一層,打破香港歷史紀錄。整座建築外牆用金銀色的反光玻璃包裹,大廈三面自下而上裝有隱蔽式霓虹燈,當夜幕降臨時交替閃爍6種顏色,格外悅目。頂部是一支重125噸、高64米的銅質主桿,高高矗立,既可避雷,又可記錄風速。主桿下建有玻璃幕牆的金字塔,可發出多姿多彩的燈光。整座大廈由高度自動化系統控制。高達3層的大堂內有歐陸式巨柱,高雅的花崗石和滿牆的名畫,使大廈充滿藝術色彩。因其建築獨特,而成為廣場的標誌。
第3圖【文化中心】位於九龍尖沙嘴海濱,原廣九鐵路總站前的鐘樓仍保留完好。該中心是香港政府與市政局合資分期興建的一座融現代科技文化為一體的雄偉建築,由太空館、演藝廳、圖書館、藝術館組成。1980年10月落成的太空館,外觀呈半球形,館內設展覽廳、太陽廳、天象廳等,並可放映電影。1989年11月正式開幕的演藝廳,擁有一間2100個座位的音樂廳、1700個座位的歌劇院、300至500個座位的實驗劇場及一個藝術圖書館。該大廳不僅為本港提供各種文化服務,也是國際藝術文化交流、展示和舉行會議的場所。文化中心設備先進,擁有可調式回音簾幕、東南亞最大的管風琴、旋轉換景系統、自動升降樂池、多功能展覽廳、語言通譯系統等。燈光照明、環境氣氛均屬當今一流。豐富的香港藝術博物館的收藏精品更令人嘆為觀止。
第4圖【淺水灣】位於香港島南部,東有孑孓崗山,北有紫羅蘭山,西有麗海堤岸路,南有中灣、南灣。香港有42個海灘,淺水灣是最有名的海浴場所。海岸線綿長,灘床寬闊,砂細水滑,海水清澈見底。灣內各類設備先進,並有香港最大的燒烤區及遠近聞名的跳蚤市場、餐廳、酒店、超級市場等。不遠處的海濱公園內塑有高達數米的巨型天后聖母及觀音菩薩像。淺水灣遊客常年不斷,可與地中海媲美,有“天下第一灣”和“東方夏威夷”之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