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8月12日


托馬斯·曼於1875年6月6日生於德國北部盧卑克市。父親是一位巨商,曾任盧卑克市稅收事務的參議;母親出生在巴西,有葡萄牙血統。父親死後,家業破產。托馬斯·曼中學畢業後就到一家保險公司當見習生。其間,創作了第一部中篇小說《墮落》。他有一位哥哥,名叫亨利希·曼,也是一位德國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托馬斯·曼20歲時,在慕尼黑高等工業學校旁聽歷史、文學史和經濟學等課,並為他哥哥主編的《二十世紀德意志藝術及福利之頁》寫稿和審稿。
1901年,26歲的托馬斯·曼就創作出了他的成名之作《布登勃洛克一家——個家庭的沒落》。這部作品以一 個三代經商的大家族為背景,勾勒出一幅“老子創業,兒子守業、孫子敗業”的盛衰圖。深刻地反映了資產階級的萌芽、成長與衰落的過程,成為德國社會19世紀30年代至90年代發展史的一個縮影,是德國資產階級的“一部靈魂史”。有的評論文章還稱它“使整個歐洲都感到與自己有關”。此部小說出版後被翻譯成多種文字,並被搬上了銀幕。據資料記載,到1957年作者逝世後兩年,《布登勃洛克一家——一個家庭的沒落》的銷售量已超過百萬冊。
1933年,納粹在德國上台。同年,為紀念德國著名作曲家華格納逝世五十周年,托馬斯·曼在慕尼黑大學發表了題為《理察·華格納的苦難與偉大》的演講,從德國文化的人道主義傳統出發,譴責法西斯主義對華格納和德國文化的歪曲,因而遭到親納粹的文人和藝術家的責難。1936年,納粹政府剝奪了他的國籍,波恩大學也同時取消了他的名譽博士學位。為此,他給波恩大學文學院院長寫了一封著名的公開信,譴責納粹政府對德國文化的摧殘,這封信在以後的反法西斯鬥爭中對人民起到了極大的鼓舞作用。托馬斯·曼在流亡國外期間,創作了長篇巨著《約瑟和他的兄弟們》四部曲中的前三部:《雅各的故事》《約瑟的青年時代》《約瑟在埃及》,1938年,托馬斯·曼遷居美國,被聘為普林斯頓大學教授,1944年,取得美國國籍。1952年,由於他對日益猖獗的麥卡錫主義不滿,又移居瑞士。
托馬斯·曼一生創作頗豐,其他較有影響的小說有《特里斯坦》《托尼奧·克勒格爾》《在威尼斯之死》《洛蒂在魏瑪》《浮士德博士,由一位友人講述的德國作曲家阿德里安·萊弗金的一生》《受騙的女人》等等。除此之外,托馬斯·曼還寫了大量評論、散文、書評等各種文體的文章。
1929年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時,曾率領全家前往斯德哥爾摩領獎。1955年8月12日,托馬斯·曼逝世於瑞士的蘇黎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