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代歸國留美科學家訪談錄

1950年代歸國留美科學家訪談錄

《1950年代歸國留美科學家訪談錄》收錄於《20世紀中國科學口述史》叢書中,根據上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王德祿和杜開昔(KathyDugan,美國在華訪問學者)採訪的一批1950年代歸國的留美科學家的採訪錄音整理而成。全書總計45萬字,涵蓋了侯祥麟、羅沛霖、鮑文逵、余國琮、王守武、王啟東、顏鳴皐、虞福春、師昌緒、杜連耀等31位留美科學家,以口述的形式還原歷史。

內容簡介

《1950年代歸國留美科學家訪談錄》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范岱年序
引言
第一波歸國潮
1受黨派遣赴美留學侯祥麟口述
2黨組織資助我留美羅沛霖口述
3“威爾遜總統號”郵輪上的真實故事鮑文奎口述
4從中央工業試驗所到匹茲堡大學余國琮口述
5以難民身份回國王守武口述
6受侯德榜先生提攜姜聖階口述
7父親說“中國人要為中國做事”王啟東口述
8困留美科協活動被關押的“紅色分子”顏鳴皋口述
9留學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夫妻虞福春田曰靈口述
10芝加哥大學的教育模式好徐亦莊口述
11父親不贊同我回大陸謝希德口述
第二波歸國潮
1兩封聯合簽名信梅祖彥口述
2國人不知道我做的工作吳仲華李敏華口述
3躲在瑞士農村寫自傳陳榮悌口述
4負責編輯《留美科協通訊》李恆德口述
5江青讓我們蹲五年大牢王明貞口述
6幹了30多年高溫合金師昌緒口述
7與美國賓州移民局打官司杜連耀口述
8研製核武器自動引爆裝置獲特等獎疏鬆桂口述
9給聯合國秘書長寫公開信何國柱口述
10錢學森要我負責籌建運籌學研究室許國志口述
11與化學的不解之緣何炳林陳茹玉口述
12惋嘆逝去的時光黃茂光口述
13女性當自強林蘭英口述
14教學大綱束縛人謝毓章口述
潮後個例
1不識“右派”為何物申葆誠口述
2武漢物理所為我而建3_天眷口述
3固執夫妻的情緣談鎬生口述
附錄
1950年代留美科學家歸國大事記
主要參考文獻
人名索引
後記

後記

當年我們共採訪了近50位科學家,他們都很熱情地接待我們,非常有耐心地給我們講述自己的經歷。基本書受訪者定位在1950年代回國留美科學家身上,出於編輯的需要,我們對這些口述史料進行了選編。有很多受訪人的口述沒有被納入本書,這是非常遺憾的,我想以後有機會總會把這些科學家的資料整理出來,公布於世。在這裡,向這些科學家表示衷心的感謝。
這些口述歷史最難整理的是關於徐璋本先生的訪談。記得我在1988年11月16日採訪徐璋本時,他幾乎總是答非所問。我和杜開昔在他家裡談了兩個小時,但是幾乎沒有得到任何有價值的信息。開始我有點不解,後來又覺得他的思維可能不太正常了,很同情他,心裡感到很鬱悶。最近我看到謝泳寫的《錢學森和他的同學徐璋本》才知道,徐璋本在監獄裡之所以能夠活下來,就是因為在被關押期間一有政治運動他便裝瘋賣傻,久而久之,習慣成了自然。當他看到我和杜開昔去採訪他時,他面對一個外國人到他家採訪,實際上可能心裡很擔心,也就依然採用了答非所問的應對方法,這或許就是他的那種自我保護吧。
從採訪到整理出版,事隔20餘年,為了得到當年受訪者的審查和認定,我們又開始了一次難度很大的尋訪,在此過程中,也就有了許多使我感動和感謝而不得不說的人和事……
尋找羅沛霖院士比較順利,他因病住院,由其夫人楊敏如女士替他審閱了採訪稿。這也是我們最先完成的一份定稿,以《羅沛霖:黨派我去留學,我要對得起黨》為題,發表在《中共黨史研究》雜誌2011年第1期上。據羅老的家人講,他得知文章已經發表後很高興。2011年4月7日.羅老不幸因病去世。
在尋找王啟東先生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了一個叫王天俊的留美博士寫了一篇回憶第一代庚款留美學生王璡的文章。王天俊在文中稱王璡是他祖父,王啟東先生是他叔叔。我們與王天俊取得聯繫,進一步聯繫到王啟東先生之子王宇平,請王宇平把採訪稿轉交給王先生審閱。
尋找謝毓章先生,我往他清華大學的家中打了很多次電話,總是無人接聽。我大學時的系主任樂光堯教授的夫人黃敏南,是國民黨著名中將黃維之女,清華大學退休物理教師。黃老師不辭勞苦,專門跑到清華大學四處詢問,終於得知謝先生住在北京東郊的一所老年公寓,身體健康狀況還不錯,可以會客。我們約好2011年3月16日前往拜見,不巧那天我臨時有事,只好讓程宏和高穎代為看望。謝先生已經不能審稿,但是精神很好,回答了部分問題,好在我們獲知了他女兒謝玫在美國的聯繫方式。謝玫審閱了採訪稿。兩個多月後的5月29日,謝老不幸病故。
尋找李敏華院士沒有遇到太多困難。但是我們發現她的身體已經很虛弱,很難審閱文稿。後來,我們獲知吳仲華在國內的外甥、中國科技大學力學系郭長銘教授的聯繫方式,於是請他代勞審閱了採訪稿。
2011年4月23日,顏鳴皋院士在武警總醫院接受了我們的探視。他行動不便,但是能會客,能閱讀,思維清晰,只是記憶力稍有衰退。他是我20年後第一位回訪的留美科學家,也是這批受訪科學家中對文稿審閱修改得最仔細的一位。
最有意思的是李恆德先生,我們把採訪稿寄到他家裡,隨後電話詢問他的意見時,他竟然說“這怎么看來不像我說的話”。細細想來也不奇怪,李恆德先生當年在接受我採訪之後,陸陸續續寫了一些回憶文章,特別是近十年來發表了很多經過細心雕琢的文章,現在回過頭來看最早接受我的採訪的錄音談話,發現在語氣和用詞方面有一些差異。清華百年校慶後的5月6日,我去他家中拜訪了他,他對我們做了這么多的工作感到很高興。-
尋找王守武院k時,先是由半導體所負責院士文集整理的何春藩先生審閱了採訪稿。通過他了解到王先生已長期居住在美國,還給我們提供了其在美國的電話號碼。我們與王先生聯絡,由於他年事已高,溝通困難,他建議我們與他同在加州的女兒王義格聯繫。我們請王義格把採訪稿轉送給王老審閱。
尋找余國琮院士時,通過他的助手劉伯潭送去了採訪稿,他很快做了審改,並提供了幾張老照片。
尋找師昌緒院士時,正值他獲得201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活動很多,未得面見,他讓秘書返回了修改稿。
得知陳茹玉院士已經不能審稿了,通過秘書聯繫到她的兒子何振民,幫助審閱了我們的採訪稿。另外,何振民還幫助聯繫到了何炳林先生的弟弟何炳桓,給我們提供了若干張照片。2012年3月11日,陳老不幸因病去世。
尋找何國柱先生時,頗費周折,最後是陳榮悌先生的弟弟陳昌亞先幫我們聯繫上了何先生的弟弟,最後輾轉找到其兩位子女,將採訪稿電子版送給了在113金山的何先生,何先生閱讀後打來越洋電話,非常高興,說沒有意見。
對於已經過世的受訪科學家,我們已經聯繫到一部分人的親屬、學生和研究他們的學者。

序言

我與王德祿和杜開昔早在1980年代就認識了。那時,王德祿在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和《自然辯證法通訊》雜誌社任編輯。杜開昔是來自美國的一位女科學史家,在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當英語客座教師。他們兩人都對留美回國科學家的歷史感興趣,共同的愛好使他們開啟了“20世紀50年代留美歸國科學家”的研究課題。遺憾的是這個課題在完成基礎工作後,因為桂開昔離開中國、王德祿下海而夭折了。這個課題能在20多年後的今天重新啟動,與王作躍教授有很大關係。王作躍是許良英教授和我在中科院研究生院的學生,現在美國加州州立理工大學普莫娜分校歷史系任教授。他在美國申請了一個有關留美華裔科學家的課題。我向他提到了王德祿和杜開昔當年的工作。王作躍為此特地找了王德祿。這就促使他又重新拾起這個課題。最近幾年,王作躍經常到中國,我和王德祿、王作躍也經常就這個主題交流意見。當這本書經初步整理完成第一稿時,我通讀了一遍。因為整理者不熟悉當時的人物,僅憑讀音寫出來的人名往往誤差很大,我就做了很多訂正。有的我也不熟悉,就再向別的朋友打聽,為此還打了不少電話,也翻閱了不少資料。王作躍回國做調研時,我和他一起採訪了留美回國科學家劉靜宜、顧以健,在美國華盛頓Dc,我和王作躍、王德祿一起採訪了現在美國定居的當年留美回國科學家俞惟樂(她是在“文革”中自盡的科學家陳紹澧的夫人),我也向王作躍介紹了我認識的許多留在美國的華裔科學冢。
王德祿和王作躍關於留美華裔科學家的研究課題也是我關注的一個領域。2011年7月25_29日在安徽合肥的中國科技大學召開了“第十三屆國際東亞科學史會議”,會上專門舉行了“留學西方的中國科學家:冷戰中的跨國科學與政治”分會。王德祿和王作躍向會議提交了有關留美華裔科學家的報告,分會由我主持並做評論。為了準備這個評論,我回顧了我一生所見過的許多留美科學家。他們大致可分為5代:第一代是祖父輩,如醫學家陳光甫;第二代是老師和父輩,如竺可楨、束星北、盧鶴紱;第三代是同學和兄弟輩,如楊忠道、周元□、范樂年;第四代是學生、子侄輩,如周郁、莊小威、姚佩蘭;第五代是學生、子侄的孩子輩。本課題採訪的1950年代回國留美科學家應該屬於第二代和第三代。
我讀了這本訪談錄,深感這是一部很有價值的著作。首先,這部訪談錄,開始於1980年代,這種口述史在當時的中國大陸具有開創性。雖然收錄的訪談對象只有31位,但涉及的留美科學家不下數百人。訪談錄敘述了受訪者出國前後的情況,在美國爭取回國的經過,回國後的工作情況和在歷次政治運動中的遭遇,特別是“文化大革命”中的悲慘遭遇,具有極大的史料價值,尤其是受訪者大多已經逝世,少數在世者現在都已年邁體衰,也很難再接受訪談了,使得這些資料尤為珍貴。整理者也做了很好的工作,提供了許多重要的背景資料,為數百位留美科學家做了注釋和簡介,積累了整理口述史的寶貴經驗。
讀了訪談錄,我深深地為這些科學家崇高的愛國熱情所感動,也為他們在“文化大革命”中的悲慘遭遇而痛心。我們這個民族、這個國家,應該牢記這些慘痛的教訓,加速政治體制改革,加強民主和法治,尊重每個人的尊嚴,不讓“文化大革命”那樣的悲劇和暴行重演。這樣做,也有利於國家的穩定和發展,有利於改善和世界各國的關係。
王德祿的這本訪談錄,訪談的對象限定為1950年代歸國的留美科學家。其實,在1950年代以前歸國的留美科學家中。有許多是中國現代科學、現代工業、現代農業、現代醫學、現代教育、現代國防的創建者和奠基人,仍值得我們繼續進行深入的研究。當然,這些科學家在世者已屈指可數,訪談本人已沒有可能了,但我們還可以訪談他們的子女、學生,搶救史料。王德祿原來訪談過的孟昭英、傅承義、褚聖麟、袁翰青、盧鶴紱(他是我的老師)都是1950年代前回國的留美科學家。彭桓武是留英的科學家,我看過這些訪談錄,覺得極其珍貴,本書沒有收錄,我深感遺憾,希望能夠在別處儘快發表。至於1950年代以後沒有回國的留美華裔科學家,人數比歸國的要多得多。1950年代到1970年代末,從台灣、香港有大批華人留學美國,他們中也有很多人留在美國。祖國改革開放後,又有大批學生和學者留學美國,在1989年後,有很多人也定居在美國。美國之所以能夠長期保持科學技術最先進、工農業最發達、軍事力量最強大的超級大國地位,大批美籍華裔科學家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另一方面,留美華裔科學家,大都有強烈的熱愛祖國的感情,在中美恢復交往和中國改革開放後,他們通過回國講學,合作研究,建立研究所,介紹中國學生及學者到美國留學、研究、訪問等,做了大量工作,對中國科學事業在“文化大革命”大破壞以後的恢復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可貴的幫助。所以,美國的華裔科學家也值得我們進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在這方面,王作躍已經開始緊張地工作了。王德祿通過近年來關於矽谷與中關村的研究,發現留美華裔科學家是聯結這兩個高科技開發區的主要人脈,所以這也是對留美華裔科學家的研究的繼續。我雖對留美華裔科學家這一課題很感興趣,但已經年過八旬,垂垂老矣,只能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和配合了。
從本書可以看出,當年不怕艱險,想盡辦法爭取回國的留美科學家,有的在“文化大革命”後又到美國定居了,有的把他們的子女甚至孫兒都送到美國留學,讓他們在美國定居、工作。現在,留在美國的華裔科學家已經多於回國服務的留美科學家了。我家的情況也是如此,我家共有兄弟姐妹11人,有6人入了美國籍,2人拿了美國綠卡。我們的下一代,即我的子侄輩,共有23人,其中有16人是美國籍,1人拿美國綠卡,加上他們的配偶,人數就更多了,他們大多是學理、工、農、醫的科學家。孫輩是美國籍的就更多。我估計,像我們這樣的家庭還不在少數。因此,提倡研究華裔留美科學家,我有一個潛在的願望:就是希望這些留美華裔科學家和他們的子子孫孫,都不要忘了共同的來自中國的“根”,要努力促進中美兩國的友好合作,維護世界和平,“為萬世開太平”。要竭力防止中美兩國在一些霸權主義者、黷武主義者和民族沙文主義者的誤導下,因為一些利益的衝突或認識的分歧發生戰爭,出現“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可悲場景。“戰爭無贏家”,戰爭只能給中美兩國和整個世界帶來毀滅性的災難。中美兩國的炎黃子孫,我愛你們(我愛大洋彼岸的親人,也愛祖國勤勞善良的同胞),但是,你們可要警惕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