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危機再現

內容介紹

1935年的元旦,北京大學教授胡適到了嶺南,去了廣東和廣西,他和其他許多旅遊者一樣,對於這兩個省的印象截然不同。為了對抗南京的蔣介石,兩廣的當局一直團結得像兄弟一樣。當紅軍過境時,他們恐懼的倒不是奪路而行的紅軍,而是尾隨而來的南京軍隊。
從中央蘇區撤退兩個月後,中央紅軍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失敗。湘江一戰,親歷者至今回憶起紅軍鮮血染紅了湘江的悲壯一幕,仍然是心有餘痛。1935年的1月,在貴州的遵義,紅軍的將領們無法忍受這樣重大的傷亡,擁護毛澤東復出。毛澤東的復出,後來被公認為紅軍、共產黨乃至中國命運的一大轉折點。但在當時,奇蹟並沒有出現,為了擺脫追兵,衣著單薄、營養不良的紅軍隊伍不得不向越來越荒涼的西南、西北方向尋找生路。在那一帶,他們的敵人與其說是國民黨的追兵,不如說是大自然的嚴酷考驗,飢餓、寒冷、草地等各種因素都在威脅著這支人數越來越少的軍隊。
1935年,蔣介石的政府對日本曲意承歡。日本外相廣田剛提出親善外交,蔣介石、汪精衛就立刻附和,雙方軍政高官頻繁互訪民間的經濟代表團也你來我往,中日關係出人意外的迎來了小陽春。也許,這一個中日關係由公使升格為大使是最有諷刺意味的一幕。5月17日,日本首先決定將兩國關係從公使級提升到大使一級,英、美、德等相繼效尤。可是國人剛剛破涕為笑,華北危機來了,白銀危機發生了,大家立刻啼笑皆非,預感大禍臨頭了。
1935年,南京政府的親日政策是最令人難以忘懷的,但日本卻毫不留情地斷了南京政府的後路……

作者介紹

李繼鋒,1962年生,江蘇高郵人。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研究領域為中華民國史、中國近現代政治史、抗日戰爭史。

作品目錄

這一年
李繼鋒中國:谷底的掙扎
名人聚焦
陳紅民來去兩徘徊:胡漢民最後的抉擇
劉洋馬蹄,踏碎了鮮花,鮮花仍抱著馬蹄狂吻——解讀瞿秋白《多餘的話》
陳長剛阮玲玉:明星的悲運
吳畏杜月笙其人
徐永斌廖仲愷靈柩歸葬鐘山
中日邦交
張福運東京與南京:不自然的親善
徐少紅杜重遠與《新生》事件
張福運《何梅協定》——一個爭論不休的話題
百家
陳其昌“雙蕭星座”的一抹輝煌
楓林中國人與象
張昊聶耳與《義勇軍進行曲》
張濤第六屆全國運動會
張濤兒童年的義務教育
經濟動態
徐亞玲中國銀行改組的背後
楓林標準鍾
胡云華同蒲鐵路的開通
徐亞玲天津裕元紗廠倒閉
政局動向
賈國雄廣西:自行其是的模範省
韓文寧蔣介石從幕後到前台
《大公報》大選前夕
李繼鋒學者從政的蔣廷黻
張愛妹活躍的中蘇文化協會
徐少紅張葦村:韓蔣鬥法的祭品
演藝圈
風雲長征路
地域風情
幣制改革
眾生相
難忘一瞬
華北的恐慌
秘聞曝光
故人圖傳
本年要錄
補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