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1928:文武北洋·風流篇

1912—1928:文武北洋·風流篇

★《文武北洋》把段祺瑞的血肉寫了出來,第一版我買了不下100本送人。 ★《文武北洋》,可謂民國史的好讀物。 ★《文武北洋》,是我心中不可多得的民國史讀本。

1912—1928:文武北洋·風流篇

★楊度,章士釗,李大釗,陳獨秀,他們的文韜武略,讓一個轉瞬即逝的時代沒有匆匆流逝。 
★北洋時代可能並不是一個頇武夫秉政、人文精神淪陷的時代。也許,它是古老中華步入選票時代的艱難肇始,是一些大人物意欲讓中國融入世界遊戲規則的笨拙嘗試。 
★我們對所有試圖推進中國歷史進程的先人都懷有敬意。

媒體評論

★我昨天還在看一本北洋的書《1912—1928:文武北洋》,我們的正史寫北洋的時候都是“軍閥混戰”,就這一句。但是,我們是不是知道在北洋時代真正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崔永元 
★《文武北洋》把段祺瑞的血肉寫了出來,第一版我買了不下100本送人。——《領導者》雜誌社長 周志興 ★我買了30本送人。——南方都市報、新京報前總編輯 程益中

專業書評

★我比較熟悉中國近代史方面的著作,在這方面……李潔的《文武北洋》,傅國涌的《葉公超傳》等,這些書都很不錯。——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 袁偉時 
★這本書少了幾分迂腐氣,多了幾分現場感,使我們在早已被冷落的遺址中間看到了許多被遺忘的歷史細節。——傅國涌 
★《文武北洋》,可謂民國史的好讀物。——作家 土家野夫
★《文武北洋》,是我心中不可多得的民國史讀本。——作家 葉克飛

目錄

重編版序1 
開始是興致,後來是責任 ——增訂版序3 
原序5 
第一章 市井有誰知國士 ——滬上“遇”楊度1 
第二章 長青的孤桐 ——章士釗京華故居行71
第三章 失去的灰牆 ——李大釗殉難地尋覓記143
第四章 蒙塵獨秀峰 ——祭陳獨秀261

文摘

繼陳之後,二十多人相繼發表演說。陳獨秀趁熱打鐵,當場發起成立安徽愛國學社(一說愛國學會),近一半的聽眾當場簽名成為社員。陳氏在藏書樓的這番演講,若非聾子,誰都聽得出“名為拒俄,實為革命”(駐日公使致兩江總督端方電報語)。而且,他竟然再一次成立非法組織以挑戰官府的底線!第二天,安慶知府、滿人桂英親至藏書樓,警告學生不得“干預國事,鼓惑人心”。之後,以要在此地設立中學堂為名遷走了藏書樓,進而取締了愛國學社。緊接著,安徽巡撫聶槼簽署了對陳仲甫等人的通緝令。
回家沒多久的陳仲甫只好再一次棄家而逃,輾轉登上了駛往上海的客船。
其時,在上海,同船被日本政府遣送回國的四川好兒郎鄒容,因寫下著名的《革命軍》而成了租界監獄裡的囚徒(後瘐死牢中)。因刊發《革命軍》而致《蘇報》被查封,失了業的主筆章士釗正與張繼等人籌劃再辦一張新報紙。陳獨秀適時而至,便跟著章氏辦起了《國民日日報》。
共和國時代任中央文史館館長的章士釗老人,回憶過當時辦報的艱苦歷程:
吾兩人蟄居昌壽里之偏樓,對掌辭筆,足不出戶,興居無節,頭面不洗,衣敝無以易,並亦不浣。一日晨起,愚見其黑色袒衣,白物星星,密不可計。愚駭然曰:“仲甫,是何物耶?”獨秀徐徐自視,平然答曰:“虱耳。”其苦行類如此。 因《國民日日報》被沿江各地政府禁止發行,所以很快就維持不下去了。於是,陳獨秀返回安徽。這次,他和朋友創辦了半月刊《安徽俗話報》,要用大白話為讀者啟蒙。他跑到蕪湖長街科學圖書社”借地方,主人汪孟鄒告訴他:“這裡每天只吃兩頓稀粥,清苦得很!”他卻平淡地回答:“就吃兩頓稀粥好!”於是,又全力投入了辦報,馬上就又是蓬頭垢面、滿身臭蟲的模樣。 為明心志,這個崇拜南宋思想家、文學家陳亮的少年名士,把陳亮的“推倒一時之智勇,開拓萬古之心胸”改了一下,題成對聯,掛在了圖書社的一樓,成了傳誦一時的名聯:
推倒一時豪傑,
擴拓萬古心胸。
氣魄之大,令人不得不嘆服!
然而,就在《安徽俗話報》蒸蒸日上,影響越來越大,還差一期就辦完一年的時候(一年應出二十四期,已出刊二十三期),他突然宣布停刊,並神秘兮兮地去了上海。後來人們才知道,這個秀才出身的書生,竟參加了蔡元培、章士釗、張繼等人的暗殺團,在滬上天天學習製作炸彈,策划行刺清廷大員!只因本團成員在行刺前廣西巡撫時意外失手,導致多人被捕,他才逃回安徽,僥倖躲過一劫。但他自此放棄了這種針對某個人的極端行動,認為暗殺不是“民眾的、階級的、社會的”運動。
這一次,這個不安分的“亂黨分子”在蕪湖以安徽公學教員為職業,在蕪湖與來本校當體操教員的同志柏文蔚共同發起成立了岳王會。這個以新軍下級軍官和士兵為主要發展對象的安徽革命組織,比同盟會成立得還要早,而且發展方向十分正確。在孫文、黃興等革命巨子醉心於發動各地會黨起事的時候,在別省的同志熱衷於暗殺政府高官的時候,陳仲甫已經頗有遠見地把視線盯住了軍隊底層——動員起更多的愛國軍人,靠國家武裝力量自身的譁變一舉推翻滿清王朝,這才是正確的革命方向。後來武昌首義的成功,正證實了只有二十七歲的陳先生的見識實在高出革命黨領袖一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