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13歲前,媽媽一定要懂的心理學》內容簡介:懂點親職教育心理學,做最好的媽媽!一位教育專家說過:13歲前決定孩子的一生。13歲前,孩子可塑性非常強,是培養孩子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孩子的性格、習慣、智力等逐漸定型,到以後很難改變。
教育孩子,一定要懂得親職教育心理學。媽媽只有了解孩子的心理,才能對他施以正確的、有效的教育;才能利用教育心理學的規律調適孩子,才能培養出卓越不凡的孩子。《13歲前,媽媽一定要懂的心理學》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讓媽媽識別孩子心理,恰當地運用心理學方法培養孩子:讀懂孩子13歲前的成長藍圖;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調適孩子的負面情緒;解讀孩子行為背後的心理;溝通心理學;賞識與批評的心理學;根據孩子的氣質因材施教;媽媽改變心理避免走入誤區。
編輯推薦
《13歲前,媽媽一定要懂的心理學》:走進孩子的心靈世界,掌握孩子的成長規律,給他最適合的教育,愛孩子更要懂孩子,懂點家教心理學,做最好的媽媽,13歲前決定孩子一生,13歲前是孩子發展成長的關鍵時期,智力、習慣、性格都在這一段時間逐漸定型,到以後很難改變。
作為媽媽,只有了解孩子的心理,才能讀懂孩子行為背後的心理,和他無障礙地溝通,從而抓住成長的關鍵期,給他最好的教育,培養最優秀的孩子!
作者簡介
魯鵬程,資深親職教育研究者,親職教育暢銷書作者。曾在某著名國際學校做過多年一線教師,多次被評為“學生最喜愛的教師”“優秀青年教師”。現專注於親職教育和青少年問題的研究與寫作。出版過親職教育著作十幾部,其中《父母與孩子的對話藝術》《孩子應該體驗的50種人生歷練》等作品深受廣大讀者好評。
目錄
第一章 讀懂孩子13歲前的心理成長藍圖
作為媽媽,我們是否是世界上最了解孩子的人呢?實際上,我們越來越發現孩子是那么多變,讓我們難以捉摸,因為,孩子擁有屬於自己的小世界,在那裡,有著很多我們所不知道的小秘密。然而,我們所能做的就是,讀懂孩子的心理成長藍圖,採取更好的教育方式,引領他走向美好的未來。
1.0-3歲依戀期:孩子在心理上需要媽媽的愛撫、擁抱等
2.2-6歲敏感期:解讀孩子敏感背後的心理成因
3.3-6歲“潮濕水泥期”:孩子性格塑造的重要階段
4.7-12歲“正凝固的水泥期”:了解孩子嘗試獨立的心理
5.13歲前,孩子有兩個不快樂時期,關注他的“求救信號”
第二章 13歲前,媽媽要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
13歲前的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和接觸事物的增多,已經不再滿足於只去探索簡單、新鮮的事物了,而是開始有了更高層次的追求,那就是心理需求。在家庭中,媽媽和孩子的關係最為親近,如果想要孩子健康成長,媽媽就必須滿足他的心理需求。
6.給孩子心靈成長的自由,尊重他——魚缸法則
7.孩子需要歸屬感,媽媽要做他的“避風港”
8.關愛,孩子永遠需要,對孩子“說”出你的愛
9.給孩子成功的體驗,滿足他的成就感需求
10.與孩子保持一定的距離,鼓勵孩子自己去做事
11.別替孩子選擇,尊重他的選擇——“霍布森選擇效應”
12.信任孩子,就是對他最大的尊重——信任效應
13.徵求孩子的意見與看法,並儘可能地尊重
第三章 做孩子最好的心理醫生,調適其負面情緒
孩子13歲前,往往不知道怎樣表達自己的感受,甚至在孤獨、焦慮、不安的時候,不能體察自己的情緒。但這些負面情緒會在他的言行中體現出來,媽媽應該從孩子的神情、言行間發現他的負面情緒,並幫他調適負面的情緒。
14.不滿:給孩子一個釋放情緒的空間,允許他使性子
15.孤獨:蹲下來與孩子一起看螞蟻,讓他感到溫暖
16.自卑:用“馬太效應”建立起孩子的自信心
17.自負:教孩子認清自己,重新塑造自我
18.抑鬱:是情緒而不是病,及時關愛與引導
19.焦慮:找出根本原因,及時幫孩子擺脫情緒的障礙
20.怯懦:不要恐嚇孩子,鼓勵他大膽些、勇敢些
21.給孩子一個安靜的空間,別用“安慰”打擾他
22.積極暗示——幫孩子擺脫壞情緒的好方法
23.增強孩子的挫折承受能力——“甘地夫人法則”
24.適當地給孩子一點壓力——“倒U形假說”
25.增強孩子的自我約束與控制能力——“延遲滿足效應”
第四章 孩子的行為不是偶然的,解讀其背後的心理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可能會做出一系列不盡如人意的舉動,比如他突然學-會了說髒話,會動手打人,會調皮搗蛋,會說謊,會告狀,會虐待身邊的動植物……乍一看,這些舉動實在令人頭疼,但是,我們是否解讀過孩子這些行為背後的心理呢?他也許是出於害怕、慌張、好奇、自我保護等心理而做出了這些行為。
……
第五章 學點心理學,讓孩子輕鬆愛上學習
第六章 掌握溝通心理學,親子溝通無障礙
第七章 教育孩子,學點賞識與批評的心理學
第八章 發現孩子的氣質,根據氣質因材施教
第九章 培養孩子的健全人格,離不開心理學
第十章 媽媽作出心理改變,走出教育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