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6畢節垃圾箱幼童死亡事件

11·16畢節垃圾箱幼童死亡事件

2012年11月16日晨,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流倉橋辦事處環東路一垃圾箱內,發現5名男孩死亡,年齡均在10歲左右。經初步調查和勘驗,5名男孩排除外傷性致死和機械性窒息死亡,屍檢結果系一氧化碳中毒死亡。警方發現小孩死亡的垃圾箱內有木炭生火取暖的痕跡。事件發生後,引起輿論高度關注。各界發出關愛流浪兒童的聲音不斷。

名詞概述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2012年11月16日晨,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流倉橋辦事處環東路一垃圾箱內,發現5名男孩死亡,年齡均在10歲左右。經初步調查和勘驗,5名男孩排除外傷性致死和機械性窒息死亡,屍檢結果系一氧化碳中毒死亡。警方發現小孩死亡的垃圾箱內有木炭生火取暖的痕跡。

媒體關注

新浪部落格:目前,我國實行的是九年制義務教育。讓孩子接受教育,不僅是孩子的權力和家長的義務,也是法律的規定。那么,是什麼讓5名10歲左右應該上學的孩子成了流浪兒?

首先,應該受到我們譴責的是孩子的家長。生活再累、工作再忙,但是,做家長的也不能忘記教育和關愛自己的孩子,孩子再調皮、再搗蛋,他們走向流浪街頭的路,家長都難辭其咎!

其次,應該受到我們譴責的是孩子所在學校。“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學校不僅僅承擔著教授兒童課本知識的任務,而且更重要的是承擔著培養兒童認知社會、明辨是非、長大成人的社會責任,孩子們有學不上卻“甘願”流浪,恐怕與學校的教育教學方式有著密切的聯繫,學校也難辭其咎!

再次,應該受到我們譴責的是孩子所在社區。如果孩子們失去了家長,或者家長及其親屬不能肩負起監護孩子的責任,作為社區有責任也有義務去勸導孩子的家長或親屬,必要時承擔起監護孩子的責任,然而,從這5名孩子的死亡來看,社區的工作是沒有做到家、沒有做好的,所以,社區也難辭其咎!

再再次,應該受到我們譴責的是孩子流浪地那些冷漠的看客。據新京報關於此事的報導:據到過現場的目擊者描述,事發垃圾箱旁邊是一個拆遷工地,“孩子們在拆遷工地圍牆裡面,用一些寫有廣告語的塑膠篷布、水泥磚和三合板圍起來,並在裡面住了好幾天”。可見,孩子們在當地的流浪並非是一天兩天,孩子們的死亡也並非是突發事件,而是因為有許多冷漠的看客對孩子們的流浪不聞不問,方導致孩子們在垃圾箱內生火取暖因一氧化碳中毒而死亡。

微博評論:從這個角度說,流浪兒童避寒悶死,實質上是在警醒各地的民政部門必須改變對流浪兒童的救助模式,是在倒逼民政部門改變救助流浪兒童的救助制度,變被動救助為主動救助。民政部門的工作人員不要整天坐在辦公室里等待流浪兒童上門求助,才按照政策和職能職責給予救助,必須走出辦公室,要在大街小巷上尋找需要救助的流浪兒童,主動對需要幫助的流浪兒童提供救助。

微博評論:貴州5悶死男童再一次挑動了媒體的神經,再一次由骨子裡觸動了本已麻木的國人的愛心,媒體在追問,國人在聲討,一切的一切歸結為政府體制的不完善,倒霉的官員受到處分,家長得到經濟補償,對孩子遭遇感到痛惜的同時質問那些家長你們本應是孩子避免危險的最重要的屏障啊。

事件發展

2012年11月16日至18日,經過走訪排查,5名男孩的身份已得到確認。5名男孩家住七星關區海子街鎮擦槍岩村,分別是陶中井(12歲)、陶中紅(11歲)、陶中林(13歲)、陶沖(12歲)、陶波(9歲)。警方確認,他們在垃圾箱內生火導致一氧化碳中毒死亡。

死者陶中林的父親陶進友告訴記者,5個孩子三周前相約出去玩後就沒有回來,期間有家長和老師多次到海子街鎮和七星關城區尋找,直到接到派出所通知才知道孩子出事。據死者陶沖和陶波的父親陶元伍介紹,5個孩子中有4個處於輟學狀態,儘管老師屢次動員,但他們都以“成績不好,不想讀書”為由拒絕上學。5名男孩時常相約出去玩耍,有時幾天不回家,當地派出所曾多次將孩子送回家。目前,5名死亡男孩的善後工作已妥善處置。

2012年11月19日晚,畢節市委研究決定,對5名男孩意外死亡事件負有領導和管理責任的七星關區分管民政工作的副區長唐興全、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區長高守軍等8人分別進行停職或免職處理

事件點評

垃圾箱死亡5男童的悲慘事件,本不該發生。他們也有自己的父母親人,怎么就淪落到蜷縮於垃圾箱裡取暖的境地?這種悲慘的景象,不應屬於這個時代。

去年末,曾有過一份給流浪兒的溫暖的“紅包”——民政部、公安部等八部委聯合通知,開展“接送流浪孩子回家”專項行動,提出到2012年底,我國城市街面力爭基本實現無流浪的未成年人。那么,畢節這5個“街面上”的流浪兒,怎么就沒有進入有關部門的救助視線?5個孩子“抱團”流浪在外,不是一天兩天,也不是來去無蹤,有目擊者注意到,孩子們在事發垃圾箱旁邊“居留”好幾天,而且街道辦事處就在附近,難道沒有一位工作人員留意到這幾個孩子嗎?政府部門和社會救助機構如此遲鈍,沒有理由可以辯解。兒童是特殊群體,國家和社會有責任對兒童給予特別保護。我們並不缺乏這樣的理念,也有相應的立法。憲法明確規定“兒童受國家的保護”,早在1990年我國就正式簽署了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明確“兒童有權享受特別照料和協助”。現在必須反思,理念和現實為何存在這么大的落差?這裡,官方的社會救助體系和機構首先難脫其責,另外一個方面,有不少人注意到這幾個孩子,但沒有人有所行動,將他們送去救助站或者聯繫救助站。這是人心的冷漠,也是人們對社會救助機構的不了解和不信任。

微博漫畫

玩火機的小男孩 玩火機的小男孩

《玩火機的小男孩》是一幅微博熱傳的漫畫標題,這幅漫畫是根據2012年11月16日,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流倉橋辦事處環東路一垃圾箱內,發現5名年齡在10歲左右的男孩死亡創作的。這5名流浪男孩確認躲在垃圾箱裡烤火取暖二氧化碳中毒身亡,現場遺留物有隻打火機,有木炭等灰燼。蹲靠於垃圾箱外玩打火機的小男孩,很快讓人聯想到安徒生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這幅漫畫上了2012年11月20日中央電視台《新聞1+1》欄目

事件發展

悶死男童相關圖片 悶死男童相關圖片

至2012年11月22日,引發輿論關注的5名死亡男孩身份和尋找家屬,七星關區抽調公安幹警、幹部職工、教師和村組幹部8000餘人對全區近20萬中小學生進行了全面排查。目前死亡男孩遺體已經火化,善後事宜處理完畢。“當時以為他們不是走親戚就是出去玩了,過幾天就會回來的。”死亡男孩陶中林的父親陶進友說,5個孩子失蹤後,家裡人曾經到海子鎮上去找過,但沒有向派出所報案。死亡男孩陶沖和陶波的父親陶元伍21日說,自己即將啟程返回深圳繼續打工。死亡男孩陶中井、陶中紅的父親陶學元說,自己長期在外打工,疏於對孩子的管教以至於釀成這樣的悲劇,這次回深圳把工資結了就回家務農,“還有個小兒子在老家讀學前班,我要好好照顧他,不讓這樣的事再發生。”畢節市七星關區民政局副局長羅彥明告訴記者,七星關區已申請建立流浪兒童救助管理站和流浪人員救助服務管理中心,同時增加巡邏人員,在一定路段設立救助引導牌、指引標誌,公布救助電話,確保隨時對需要求助者提供及時救助。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