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沿革
建造背景
20世紀50年代,雖然在對台海戰中,中國人民解放軍已經把手中的老舊裝備發揮到了極致,但由於火力和速度上的差距,很難對國民黨海軍進行重創 。人民海軍初創時期,東海前線海軍依靠一些小型艦艇在頭門山海戰、夜襲“太平”號、解放一江山島、炮擊金門等戰鬥中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但原有的一些艦艇,如20世紀50年代中後期建造的55甲炮艇,雖然比第一代炮艇53甲在戰術技術性能上有明顯的提高,但此時,國民黨海軍在美國的扶植下也有了很大的發展,擁有驅逐艦、護衛艦等數十艘艦艇。這些艦艇排水量大、火力強、航速快。此外,尚有一批快速特務艇經常侵犯和騷擾中國沿海。相比之下,55甲炮艇航速仍偏低,火力不夠強,抗風能力差,不能更好地和魚雷快艇協同配合作戰,需要設計製造新的高速護衛艇 。中國海軍高層領導意識到:不但裝備上有差距,而且因經濟和技術原因不可能建造大型戰艦,所以一種小巧、高速、火力猛的“小傢伙”就被提上了中國海軍裝備建造的日程 。
1958年,中國海軍提出建造一批能與魚雷艇協同作戰的高速護衛艇。在當時“大躍進”的形勢下,海軍各艦隊和基地均自行研製了多種護衛艇,像東海艦隊的0109型、旅順基地的0105型、青島基地的0108型、南海艦隊的0110型,都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
設計建造
1959年4月,“高速護衛艇設計建造現場經驗交流會”在上海召開,總參、海軍和各艦隊都派人參加。根據海軍和有關院所提供的設計方案,大連造船廠完成了施工圖紙。9月,海軍艦船修造部又在吸取了各艦隊基地自行研製的護衛艇特點的基礎上,提出了新型護衛艇設計方案,新艇被命名為0111型護衛艇。0111型試驗艇於1960年在大連造船廠建造,1961年11月建成。經過一年的試航,並由708所改進,提高航速和增強火力後,於1962年被海軍選中開始批量生產。
定型並批量生產後的“上海”級高速護衛艇是中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代大型高速護衛艇,代號062型,國外稱為“上海”級 。
上海級快艇一共外銷了一百多艘,其中以亞洲、中東及非洲國家海軍為主,羅馬尼亞並獲得生產許可,共建造了25艘。阿爾巴尼亞亦擁有8艘上海級快艇 。
技術特點
艦艇概況
062型護衛艇(“上海”級高速護衛艇)長38.03米,寬5.4米,吃水深1.7米,標準排水量113噸,滿載排水量134噸,動力為4台柴油發動機共4200馬力,最高航速30節,最大航程1200多公里,續航能力700海里/17節,戰鬥定員38人。武器配備有雙管37毫米艦炮兩門,雙管25毫米艦炮兩門,深水炸彈投放器兩座,可攜帶8枚深水炸彈和10枚水雷 。
動力裝置
062型護衛艇的發動機使用的是四部仿製前蘇聯М50Ф-3的輕型12V180高速柴油機,功率為882千瓦,轉速1850轉/分,共4200馬力。說到發動機又不得不說到62型的噸位問題。由於我國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尚不能獨立建造艦艇發動機,所以不得不仿造蘇聯的發動機。由於條件所限制,當時只能仿造出1200馬力的單機發動機,所以也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62級的噸位。但是由於62型的出色設計所以在速度上,62型還是擁有絕對的優勢的 。
艇載武器
062型艇上裝備的有前後兩座61式雙聯37毫米炮。61式37毫米雙管艦炮是中國海軍為了儘快在火力上趕超國民黨海軍於1958年開始由713所研製的。61式37毫米雙管艦炮是全自動方式,也是中國第一個自行研製成功的小口徑艦炮系統,它採用ZPJ-4型機電式指揮儀和谷燈炮瞄雷達制導,有效射程3800米。是中國裝備數量最多的一種艦載防空火炮。61年式雙聯25艦炮是一種小口徑半自動艦炮,用於對空、對海和岸上目標射擊。曾大量生產,並廣泛裝備中國海軍飛彈艇、護衛艇等各種艦艇。
該艇上還裝備61式雙25艦炮由兩門自動炮、供彈系統、炮架、瞄準具、液壓傳動系統等部分組成。總體結構採用兩門炮上、下配置,雙耳軸搖架;瞄準系統在左側,供彈系統在右側的布置。上、下配置火炮利於減小體積,節省艦艇上的安裝空間,特別是早期潛艇上也安裝有25炮做防空武器。61式雙25炮主要使用殺傷燃燒曳光彈,全彈重0.64千克彈丸重0.28千克 。
艇載電子
062型護衛艇採用的是蘇聯設計的“罐頂”對海搜尋雷達,“罐頂”對海搜尋雷達,I波段,搜尋範圍37千米;並且62型艇上沒有配備對空搜尋雷達,對空觀察需要目視 。另有仿P型船用通訊和艇內電話設備。西方將該型艇稱為“上海”II級護衛艇 。
性能數據
062 護衛艇參考數據:
尺度 | |
艇長 | 38.8米 |
艇寬 | 5.4米 |
吃水 | 1.7米 |
編制 | 38人 |
動力 | |
發動機 | 4台柴油發動機共4200馬力 |
性能 | |
標準排水量 | 113噸 |
滿載排水量 | 134噸 |
最高航速 | 30節 |
最大航程 | 700公里 |
武器 | |
火炮 | 61式37毫米雙管火炮2門,61式25毫米雙管火炮2門 |
水雷 | 10枚 |
深水炸彈 | 深水炸彈投放器兩座,備彈8枚 |
艇載雷達 | “罐頂”對海搜尋雷達1座 |
衍生型號
改型八艇
根據主機的不同配置方案,062型艇又派生出0111甲、0111乙、0111丙、0111丁四種型號。
0111甲型艇,主機為4台輕12V-180型1200馬力柴油機;
0111乙型艇,主機為2台12V-180輕型柴油機和2台300馬力柴油機,航速有所下降;
0111丙型艇,主機為2台12V-180輕型柴油機和2台新研製的12V-180重型1000馬力柴油機。
0111丙II型艇,根據實際使用和海戰經驗,經修改設計出了0111丙II型艇(又稱為0111D型艇);
0111丁型艇,由於12V-180重型柴油機產量不足,主機換用進口的2台1300馬力柴油機替代。丁型艇也被稱為0111M型艇。
0111丁II型艇,是0111丁型艇的有一種修改版,稱為0111丁II型艇。
0111S型艇,根據反潛鬥爭的需要,在丙II型艇上加裝了反潛武器和聲吶裝備,稱為0111S型艇。主機配置採用甲型艇方案,武器配置主要是增加了3座5管火箭式深彈裝置,艇首兩台艇尾一台。
0111SII型艇,0111S型也有改型,稱為SII型,動力沿用丙11型配置,取消了尾部的火箭深彈發射裝置。這兩型S型艇西方稱為“上海”M級。
上述八型艇中前三型即0111甲、0111乙、0111丙由708所設計,後五型即0111丙II、0111丁、0111丁II、0111S、0111SII由大連造船廠設計,約總計建造391艘 。
062-1型
062型護衛艇雖然戰鬥性能不錯,但由於艇小,加之設計中對生活居住和工作環境考慮不周,不利於長期作戰。20世紀80年代,根據南海艦隊的使用要求,海軍決定在0111S型艇基礎上改善生活條件和居住性,進一步提高適航性,後由廣州船舶及海洋工程設計公司和桂江造船廠設計出新型艇,定名為062-1型護衛艇。新型艇的改進主要有;增加2米艇長,使艇長達41.08米,增加淡水儲量,加裝空調裝置,增加減搖鰭,改善了艇員的工作、居住和生活條件。另外在露天式艇橋的前面和兩側加裝擋風玻璃窗,改善了指揮台的工作環境。
該型艇由桂江造船廠子1985年建成首艇,次年交艇。後付諸批量生產。西方稱該型艇為“上海”W級護衛艇 。
062-1G型
在五型062型護衛艇已退出現役或轉為預備役後,部分隨著80年代裁軍被轉到公安武警邊防部隊和海關緝私部門。海軍現役的062型為1987年開始建造的062-1G型。062-1G型加裝了減搖鰭,改善了艇員的工作、居住和生活條件;在露天式艦橋加裝了擋風玻璃窗,改善了指揮台的工作環境;桅頂上裝有一部新型平面搜尋雷達。西方將其稱之為上海IV級護衛艇。鑒於成本和出勤率優勢,062-1G護衛艇還將擔當起巡邏、警戒、搜尋、偵察、護航、護漁等繁重的戰鬥勤務,繼續活躍在中國海軍行列當中。
服役作戰
服役裝備
062型高速護衛艇是中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代大型高速護衛艇,最高航速30節,以前中國海軍的魚雷艇大多速度慢,而該型高速護衛艇的服役則將此狀況大大改觀。在五一海戰、八六海戰、崇武以東海戰、打擊特務船中殺出了威風 。
五一海戰
1965年5月1日凌晨,中國海軍東海艦隊兩艘062型護衛艇,將台灣“東江號”獵潛艦擊成重傷。兩艘護衛艇實際發射57炮彈209發,37炮彈824發,575艇被命中20毫米炮彈兩發,人員無傷亡。國民黨海軍的損失則是東江艦重傷被拖回東引港,全艦被打出大小彈洞154個,主機、輔機、戰勤室全毀,亡副長姚振方以下4人,傷艦長何德崇以下36人,失蹤1人 。
八六海戰
1965年8月6日1時42分,國民黨軍海軍“劍門”、“章江”兩艦憑其火炮射程遠,先機向中國海軍護衛艇開炮,海軍突擊編隊連續兩次突擊和抵近射擊,壓制了敵艦炮火,將敵兩艦分開。敵艦“劍門”號一面還擊,一面向東規避;“章江”號被4艘護衛艇緊緊咬住,中國護衛艇從500米與敵同航向射擊,直打到100米以內。“章江”號中彈起火,開始後撤脫離接觸,中國海軍突擊編第589、601艇加速衝擊堵擊,611號艇勇猛追打“章江”艦。但這時062型護衛艇611號艇正好位於己方艇隊與國民黨海軍“章江”號艦之間,在猛烈的炮火中,誤被己方炮彈擊中。接著又被“章江”號擊中,3部主機被打壞,前艙進水。但611艇仍堅持戰鬥。敵艦“章江”號在中國海軍艇隊的攻擊下,此時已遍體鱗傷,失去作戰能力,起火爆炸,於3時33分沉沒於東山島東南約24.7海里處。中國海軍突擊編隊第611艇自航返回基地 。“八六海戰”中的四艘062型艇,最知名的就是611艇 。
崇武海戰
1965年11月13日夜至14日晨的崇武以東海戰(台灣方面稱“烏丘海戰”),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東海艦隊一部與國民黨海軍軍艦在福建省惠安縣崇武以東海面進行的一次海戰,是人民解放軍海軍與退守台灣的國民黨海軍在1965年進行的第3次海戰。這次海戰是人民海軍“小艇打大艦”的光輝戰例。周恩來總理親自參與了指揮 。中國海軍兩艘062型護衛艇參戰。
此次海戰,從解放軍艇隊開火至“臨淮”號沉沒,歷時1小時33分。擊沉國民黨海軍“臨淮”號、擊傷“山海”號,俘敵9名;“臨淮”號艦長陳德奎以下14人被美國驅逐艦救起外,其餘80餘人全數喪生。戰後“山海”號艦長朱普華中校與南巡支隊長麥炳坤上校都被以“敵前脫逃”罪名遭受國民黨軍法處分,但國民黨當局對外仍宣稱“擊沉敵艦艇四艘,重創一艘”。“臨淮”號艦長陳德奎身負重傷,在冰冷海水中漂流數小時,才被美國軍艦救起;國民黨軍方一度打算將責任歸咎於陳德奎,但在海軍副總司令宋長志、前司令劉廣凱與蔣經國的力保之下,陳德奎才免於牢獄之災。戰鬥中,解放軍指戰員犧牲2人,傷17人,輕傷護衛艇和魚雷艇各2艘,消耗魚雷6枚,各種炮彈7165發、槍彈250發。這是繼“八·六”海戰勝利之後,人民海軍取得的又一次重大勝利 。
退役展出
2017年4月23日是中國海軍節。當日,中國退役“重慶號”驅逐艦、353號潛艇以及兩艘62型護衛艇正式落位天津泰達航母主題公園。
總體評價
062型護衛艇(“上海”級)可對台灣的中小型艦艇形成威脅,並能直接攻擊對方,它的服役大大提高了中國海軍對付台灣國民黨海軍的能力。以前中國海軍的魚雷艇大多速度慢,很難單獨對台灣國民黨海軍的大中型艦艇產生威脅,而且也無適合的艦艇進行護航,而“上海”級高速護衛艇的服役則將此狀況大大改觀。此後很長一段時間裡,“上海”級高速護衛艇成了這一階段台海戰場的“明星” 。
062型護衛艇的設計是比較成功的,它既可作為突襲型的武器,依託島岸,與對手的中小型艦艇作戰,又可以掩護魚雷艇進攻,日常則可擔任沿海巡邏、護漁、護航任務,還可執行反潛和布雷等任務。作為20世紀60至70年代中國海軍的重要服役艦艇,擔負了東海和南海的主要巡邏戰鬥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