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象
口氣大、來頭大一位自稱得了“010恐懼症”的地方幹部苦笑著告訴記者,騷擾電話不全是“北京來電”,但“010”占據了“大頭”,而且近幾年還有了變化,以前主要是北京的,現在上海和一些省會城市的電話也多了起來。
記者調查發現,這些騷擾電話大致分為以下幾類:一是推銷圖書、畫冊、郵冊、紀念幣的;二是邀請企業負責人或企業參評各類獎項的;三是邀請參加各類高端培訓、研討會、考察的;四是自稱新聞單位要做正面有償新聞或收負面“封口費”的。
這些陌生電話的共同特點是“來頭很大”,起碼打著國家部委下屬機構的旗號,有些甚至打著聯合國的旗號。徐州睢寧一位基層幹部說:“我們真的很難分辨真假,打這種電話的,有些還很橫,你一說沒這個經費,立刻就拿大帽子出來壓人。有一次我們一個鎮長就被一個推銷理論書籍的唬住了,到處找關係打聽,結果查出那個電話和其所說的單位一點關係都沒有,這才安了心。”
近年來,不止一地的基層幹部曾向記者打聽某某媒體是不是真的,所謂“封口費”要不要給,一位地方幹部直言:“現在想挑出地方政府的毛病很容易,面對這樣直接要‘封口費’的,我們也很矛盾,給吧不甘心,不給吧又擔心真的鬧大了。”
分析
既然明知是忽悠,直接回絕不就行了嗎?當記者拋出疑問時,受訪者都直言沒那么簡單。一位幹部說:“關鍵就是很難分辨真假,對我們基層單位或者企業而言,可不想得罪部委辦局,萬一真是哪個部委的下屬機構呢,萬一真和哪個領導關係很鐵呢?”記者了解到,儘管國家一直對部委下屬機構進行精簡,一些部委也經常聲明自己是“被冠名”“被組織”,但現在打擦邊球的依然很多。
北京某部委一位公務員告訴記者,其實真正的下屬機構,現在不敢這樣亂搞。這些到處騷擾基層幹部和企業家的,一部分是真有點關係,通過一些部門或領導搞個掛名權或合作權,“草台班子”就搭起來了;另一部分則什麼真東西都沒有,騙一筆是一筆。
復旦大學社會科學基礎部副教授邵曉瑩說,一邊是不接電話被動地“躲”,另一邊是忽悠大軍有增無減。中央三令五申要把權力關進籠子裡,但社會上利用權力胡亂作為的現象仍然不少。對此,不僅要限制有關部門自身的權力,對這種權力的“溢出效應”也要高度重視,把權力從根到葉都關進籠子,從根子上讓這些人無法鑽空子。與此同時,整個社會也要敢於直接說“不”。不可否認,正是“惹不起躲得起”的心理長期存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此類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