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龐公雖兩足,何曾到城府。躬耕南畝中,農作甘自苦。
皇虞世已遠,至道卑若土。君看天柱折,非是不可補。
遺安有深誨,百世激貪虜。
作品注釋
龐公
指龐德公 。 東漢 襄陽 人。躬耕於 襄陽 峴山 之南,曾拒絕 劉表 的禮請。後隱居 鹿門山 ,採藥以終。 唐 皇甫冉《贈鄭山人》詩:“ 龐公 採藥去, 萊氏 與妻行。” 明 高啟 《耕》詩:“自得 龐公 計,遺安與子孫。”
何曾
(1).為何,何故。《孟子·公孫丑上》:“爾何曾比予於 管仲 ?” 趙岐 註:“何曾,猶何乃也。” 宋玉 《九辯》:“何曾華之無實兮,從風雨而飛颺?”《詩·大雅·雲漢》“胡寧瘨我以旱?憯不知其故” 漢 鄭玄 箋:“天何曾病我以旱?曾不知為政所失,而致此害。”
(2).何嘗;幾曾。 三國 魏 曹丕 《與吳質書》:“昔日游處,行則連輿,止則接席,何曾須臾相失?” 唐 王昌齡 《九日登高》詩:“謾說 陶潛 籬下醉,何曾得見此風流?” 宋 蘇軾 《和寄無選長官》詩:“自古山林人,何曾識機巧?” 劉大白 《石下的松實》詩:“﹝松實﹞不知何時被壓著一塊大石。何曾沒有生機?只是橫遭抑塞!”
城府
(1).猶官府。《後漢書·龐公傳》:“居 峴山 之南,未嘗入城府。” 唐 杜甫 《別蔡十四著作》詩:“主人薨城府,扶櫬歸 鹹秦 。” 宋 王安石 《覺海方丈》詩:“往來城府住山林,諸法翛然但一音。”
(2).城池和府庫。比喻人的心機(多而難測)。 晉 乾寶 《晉紀總論》:“昔 高祖 宣皇帝 ……性深阻有如城府,而能寬綽以容納。”《宋史·傅堯俞傳》:“ 堯俞 厚重寡言,遇人不設城府,人自不忍欺。”《明史·張居正傳》:“然深沉有城府,莫能測也。” 沙汀 《淘金記》第二章:“本是一個城府很深的人,見過的局面也不少了,他是能夠沉住氣的。”
躬耕
(1).古代帝王親自率領大臣在籍田舉行耕種儀式以勸農。《禮記·月令》:“﹝孟春之月﹞天子親載耒耜……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躬耕帝籍。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諸侯九推。”《漢書·食貨志上》:“於是上感 誼 言,始開籍田,躬耕以勸百姓。”《資治通鑑·唐玄宗開元十九年》:“上躬耕於 興慶宮 側,盡三百步。”
(2).親身從事農業生產。《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臣本布衣,躬耕於 南陽 。” 閩 徐夤 《偶書》詩:“市門逐利終身飽,谷口躬耕盡日飢。” 朱德 《新農村》詩:“平田有份躬耕樂,得地無餘心事違。”
南畝
謂農田。南坡向陽,利於農作物生長,古人田土多向南開闢,故稱。《詩·小雅·大田》:“俶載南畝,播厥百穀。” 漢 桓寬 《鹽鐵論·園池》:“夫如是,匹夫之力盡於南畝,匹婦之力盡於麻枲。” 唐 杜牧 《阿房宮賦》:“使負棟之柱,多於南畝之農夫。” 宋 王安石 《感事》詩:“鄉鄰銖兩徵,坐逮空南畝。” 清 方文 《響山訪梅杓司及令弟昆白各賦》之一:“孤村南畝外,九載始重過。”
農作
耕作;農事。 漢 班固 《白虎通·號》:“ 神農 因天之時,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農作。”《北齊書·盧叔武傳》:“自 長安 以西,民疏城遠,敵兵來往,實有艱難,與我相持,農作且廢,不過三年,彼自破矣。” 葉聖陶 《曉行》:“他四肢的發達的肌肉可以證明他是久操農作的人。”
自苦
自己受苦;自尋苦惱。《書·盤庚中》:“爾惟自鞠自苦。”《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文君 久之不樂,曰:‘ 長卿 第俱如 臨邛 ,從昆弟假貸,猶足為生,何至自苦如此!’”《後漢書·仲長統傳》:“而清絜之士,徒自苦於茨棘之間,無所益損於風俗也。” 唐 盧照鄰 《對蜀父老問》:“何其不一乾聖主,效智出奇,何棲棲默默,自苦若斯?” 清 譚嗣同 《別意》詩:“為君歌,為君舞,君第行,毋自苦!”
至道
(1).指最好的學說、道德或政治制度。《禮記·學記》:“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禮記·表記》:“道有至,義有考。至道以王,義道以霸,考道以為無失。” 鄭玄 註:“此讀當言‘道有至,有義,有考’,字脫一有耳。” 陳浩 集說引 應氏 曰:“至道,即仁也。至道渾而無跡,故得其渾全精粹以為王。” 晉 陸機 《演連珠》之六:“是以至道之行,萬類取足於世;大化既洽,百姓無匱於心。”
(2).最高的原則、準則。《荀子·儒效》:“以從俗為善,以貨財為寶,以養生為己至道,是民德也。”
(3).佛、道謂極精深微妙的道理或道術。《莊子·在宥》:“來!吾語女至道。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 漢 牟融 《理惑論》:“﹝ 老子 ﹞曰:‘用其光,復其明,無遺身殃。’此道生死之所趣,吉凶之所住。至道之要,實貴寂寞,佛家豈好言乎!” 唐 陳鴻 《東城老父傳》:“讀釋氏經,亦能了其深義至道,以善心化市井人。” 宋 洪邁 《夷堅丁志·司命府丞》:“及見 海蟾 曰:‘汝以夙契得遇我。’命長跪傳至道。”
天柱
(1).古代神話中的支天之柱。《淮南子·地形訓》:“昔者 共工 與 顓頊 爭為帝,怒而觸 不周之山 ,天柱折,地維絕。”《神異經·中荒經》:“ 崑崙 之山有銅柱焉,其高入天,所謂天柱也,圍三千里周圓如削。” 唐 王勃 《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 郭沫若 《女神·女神之再生》詩:“黨徒們呀,快把你們的頭顱借給我來!快把這北方的天柱碰壞!碰壞!”
(2).比喻負重任者。 田漢 《關漢卿》第五場:“可是自從讀了 文丞相 的《正氣歌》,才知道現在也還有這樣不愧前人的地維、天柱,這就大大增加了我的勇氣了。”
(3).耳的別名。《太平御覽》卷三六六引《長沙耆舊傳》:“太尉 劉壽 少遇相師,相師曰:‘耳為天柱,今君耳城郭,必典家邦。’”
(4).山名。在 山東 平度縣 北。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山東七·萊州府》:“ 天柱山 ,州( 平度州 )北五十里,絕頂巉岩,聳立如柱。”
(5).山名。又名 霍山 。在今 安徽 。 西漢 元封 五年(公元前106年) 武帝 南巡,登其山,號為南嶽,即此。《史記·孝武本紀》:“上巡 南郡 ,至 江陵 而東,登禮 潛 之 天柱山 。” 裴駰 集解引 應劭 曰:“ 潛縣 屬 廬江 , 南嶽 霍山 也。”
(6).山名。在 浙江省 餘杭縣 北。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浙江二·杭州府》:“﹝ 大滌山 ﹞其右為 天柱山 ,高六百六十丈……為第五十七福地。”
(7).山名。 陝西 岐山 的別名。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陝西四·鳳翔府》:“ 岐山 亦曰 天柱山 。”
(8).星名。屬於東方七宿中的角宿。《晉書·天文志上》:“三台六星,兩兩而居,起文昌,列抵太微。一曰天柱,三公之位也。”《星經》卷上:“天柱五星在紫微宮內,近東垣,主建教等二十四氣也。”
非是
(1).謂不正當的事。《管子·明法解》:“國無明法,則百姓輕為非是。”
(2).以非為是。《荀子·修身》:“非是是非謂之愚。” 楊倞 註:“以非為是,以是為非,則謂之愚。”
(3).不正常,意外。
(4).不當;有過錯。《漢書·外戚傳下·定陶丁姬》:“臣前奏請葬 丁姬 復故,非是。” 唐 韓愈 《送侯參謀赴河中幕》詩:“侵官固非是,妄作譴可懲。”
不可
(1).不可以;不可能。《公羊傳·文公九年》:“緣民臣之心,不可一日無君;緣終始之義,一年不二君。” 三國 魏 嵇康 《釋私論》:“或讒言似信,不可謂有誠;激盜似忠,不可謂無私。” 前蜀 韋莊 《章台夜思》詩:“鄉書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沉從文 《從文自傳·我的家庭》:“爸爸十歲的時候,家中就為他請了個武術教師同老塾師,學習作將軍所不可少的技術與學識。”
(2).不答應;不準許。《穀梁傳·昭公三十一年》:“ 晉侯 使 荀櫟 唁公於 乾侯 。唁公不得入於 魯 也,曰:‘既為君言之矣,不可者 意如 也。’” 范寧 註:“言己已告 魯 求納君,唯 意如 不肯。”《史記·刺客列傳》:“誠得劫 秦王 ,使悉反諸侯侵地,若 曹沫 之與 齊桓公 ,則大善矣;則不可,因而刺殺之。”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四:“﹝大駕﹞幸 明州 時, 呂相 欲並從官聽自便, 高宗 不可,乃止。”
(3).不輕易贊同或遵奉。 宋 無名氏 《儒林公議》卷下:“臣竊謂 仲淹 秉朴忠之心,懷直諒之節……觀其臨事不可,言必忤上,竭忠奉國,夫豈私其身哉?”
(4).謂不符合,不稱。 元 尚仲賢 《柳毅傳書·楔子》:“早是我受不過狠毒的兒夫氣,更那堪不可公婆意!”
(5).猶不堪。 宋 蘇軾 《九日黃樓作》詩:“去年重陽不可說,南城夜半千謳發。水穿城下作雷鳴,泥滿城頭飛雨滑。”
(6).指缺點、過錯。 宋 王安石 《別少述》詩:“子今此去來何時,後有不可誰予規?”
(7).與“非”連用,“非……不可”,表示必須或一定。 郭小川 《崑崙行》詩三:“我卻有個不解的難題,非問問他們不可。”
遺安
《後漢書·逸民傳·龐公》:“﹝ 龐公 ﹞因釋耕於壟上,而妻子耘於前。 表 指而問曰:‘先生苦居畎畝而不肯官祿,後世何以遺子孫乎?’ 龐公 曰:‘世人皆遺之以危,今獨遺之以安;雖所遺不同,未為無所遺也。’”後遂以予子孫以德,使其淡泊自守,安寧無事為“遺安”。 宋 姜夔 《以長歌意無極好為老夫聽為韻奉別沔鄂親友》詩之三:“無庸垂罄嗟,遺安 鹿門 意。” 元 成廷圭 《寄靜逸處士顧仲庸》詩:“ 楊子 暮年空識字, 龐公 早歲已遺安。”《歧路燈》第一回:“萬事無如愛子真,遺安煞是費精神。”
百世
世世代代。指久遠的歲月。《詩·大雅·文王》:“ 文王 孫子,本支百世。”《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此百世之怨而 趙 之所羞,而王弗知惡焉。” 南朝 梁 劉協 《文心雕龍·辨騷》:“所謂金相玉質,百世無匹者也。” 唐 韓愈 《祭田橫墓文》:“事有曠百世而相感者,余不自知其何心。” 鄭澤 《長沙謁烈士祠》詩:“詎唯百世興,浩氣凌蒼莽。”
激貪
抑制貪婪。《三國志·蜀志·姜維傳》:“察其所以然者,非以激貪厲濁,抑情自割也,直謂如是為足,不在多求。”《南史·王弘之傳》:“ 阮萬齡 辭事就閒,纂戎先業,既遠同 羲 唐 ,亦激貪厲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