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震[清代詩人]

龍震[清代詩人]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龍震,字文雷,號東溟。清代天津人,家世業鹽。其兄龍霖擔任天津鹽業綱總。《大清畿輔先哲傳》在《高士傳》里說他“少放曠不羈,不肯低首事家人生產”,晚年其狂益劇,“築別業老夫村,自額曰:玉紅草堂。“與同邑張笨山(張霔)相得,歡然無所間,皆喜為詩歌自娛。

人物生平

龍震,字文雷,號東溟。家世業鹽,產業之一部分在其名下。其兄龍霖是天津鹽業的綱總。

康熙二十九年(1690),龍震參加鄉試,一試不第,不復問津。與張霔等相友,平日感慨皆發於詩。陳儀撰寫的《龍震傳》說他:“許身如杜陵野老,與時牴牾,迄無所就,而托於詩。與同邑張笨山(張霔)相得,歡然無所間,皆喜為詩歌自娛。笨山尤稱東溟之詩,疏盪遒逸,司馬子長之文;渾脫瀏漓,公孫大娘之舞劍器也。”龍震曾兩游江南,一游山東,遇可驚、可愕、可歌、可泣之事,全寫在他的詩文之中。“遇山水幽奇處,輒流連不忍去,憑弔感慨,至於泣下,既而發狂大叫,同游著皆駭,莫能通其意,往往拉野人道士與之同飲(《津門古文所見錄》卷四)。龍震能讀佛道經典,與香林苑道士王野鶴相過從,開懷暢談,久而不厭。
龍震年七十而卒。留有《玉紅草堂集》《東溟又存稿》各若干卷。津人華鼎元《津門征獻詩》對他的一生做了概括:“東海詩人老布衣,錦囊篇什富珠璣。西湖風月盤山雪,幾度流連樂忘歸。”其晚年所築老夫村,《天津縣誌》記曰“在閘口下”。

據《天津縣誌》記載:“老夫村,在閘口下。”大概在今天的自由道海河對岸一帶。老夫村還有“東溟別墅”、“龍家別墅”、“紅玉草堂”的名稱。

家族關係

龍霖(1675—1726),字佩然,龍震之兄,為清初天津大鹽商。為人豪爽,待繼母以孝稱。兒子龍圖躍在外做官,俸入不足,龍霖經常予以接濟,並告誡兒子說:“你為清白吏,我不惜破家相助,你若持官府一物給我,我即不能再與你相見。”龍圖躍亦不負父親所望,果然為官清廉,受到褒獎。

龍圖躍,字占飛。龍震之侄。例貢生,官江南江寧府通判,權蘇州府鹽捕海防各同知。康熙四十八年(1709)升任山東高唐州知州。《天津縣誌》里評價他“所至廉潔有聲”。他任河南汝寧知府期間,河南各府以科派激變,官員多受處分,龍圖躍獨能以家財補虧欠,避免事端而處分得免。《縣誌》里說他“不派民一錢,悉出家財補所絀,故吏議獨不及,論者謂能承父志雲”。

交遊

與龍震私交頗深的是張霪,龍和張一見如故,既是世交,又身世經歷極為相似的鹽商世家,情趣雅好更是如出一轍。但張霪壽命不長,康熙四十一年,張忽然無疾而終,年僅45歲,這次變故痛煞了龍震。他在《憶亡友張帆史交情始末》一文中,懷著沉痛的心情寫道:“或一月一聚,或一、二日即聚,或連日連夜相聚。聚時即覓題吟詩,相互刪校為樂。如此者,十二年如一日。”

曾做過天津同知的陳儀在《玉虹草堂龍東溟傳》云:“東溟豪氣機敏,踔厲風發;笨山則蕭散恬泊,如山間林下人,取趣不同,而相得歡然無間。笨山草書全得張顛神骨,詩似青蓮,天馬行空,不可羈絡。”

個人作品

龍震在其《夏日閒居》一詩中這樣描繪老夫村的景色:“僻巷清風滿,深林夏日寒。竹已足千竿。身懶浮雲散,亭高午夢殘。樹間蟬寂寂,門外水慢慢。洗菜童臨渚,鋤瓜人過談。素書憑石讀,粗飯就松餐。有暑全無覺,何貧不可安。琴樽閉事業,蓑笠野衣冠。歌詠懷康樂,鬚眉愧木蘭。虛名食耳易,古道問心難。磊落頭空白,韶華指一彈。聰明皆陷阱,勳績實危欄。瓦解遊仙枕,冰消承露盤。秣方得地種,酒免向鄰乾。若是若非處,半醒半醉看。”

《打棗歌》:“打棗打棗需打早,莫待棗色十分紅。棗紅十分非不好,只恐裡面多生蟲。勸郎且停打棗竿,郎打棗子妾張兜,大棗小棗滿兜收。郎欲嘗棗向妾討,妾不開兜涎枉流。”

軼事典故

為人豁達豪爽,性情放達不羈,雖富甲一方但不貪於錢財,是津門當時的真名士。相傳,有一次役吏前來催租,龍震不堪其煩擾,索性將名下產業按照交納租額的價格,賤價出售。旁人無不惋惜萬分,獨龍震神情怡然,笑曰:“我於此取樂而已!何足嘆哉?”但是,龍震並非沒有經營產業的能力,為了顯示自己的才能,他曾試著做一次大的生意,竟獲取巨額利潤。《大清畿輔先哲傳》說他“共贏三倍,既盡償所負,日買牛酒”。但他從此不肯再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