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介紹
學校龍湖鎮市頭村龍鸛路中段,交通便利、環境適宜,周邊環境有利於學生的身心健康。學校占地面積42430㎡,建築面積22210㎡。學校現有25個教學班,在校生1070人,生均占地面積為39.6㎡。校園布局合理,設施完善,環境優雅。
1、校園布局合理、硬體設施完善。
學校教學區、運動區、生活區、辦公區布局合理,建築建設符合國家《中國小校設計規範》要求。校舍功能齊全,滿足學校教育教學的需求。學校現在教室29間;計算機室1間,面積111㎡;電教室1間,面積111㎡;體育衛生室、物理實驗室、化學實驗室、圖書室各1間,面積為67.02㎡;團隊室、儀器及器材儲存室、財務檔案室,面積各有34㎡;還有心理輔導室、廣播室等13間功能室,總面積為505.15㎡。教室與功能室之比為1:0.46。
學校設有教師辦公室4間、教導處、總務處、校長室共3間,會議接待室1間。每層教學樓樓梯兩側都設有男女各一間廁所。辦公室各一間廁所。教學樓共有衛生間8間,面積為223.8㎡。學校共有教師宿舍32間,共480.2㎡(不包括行政房、門衛、教師休息間)。食堂一間,面積為68.8㎡,這些生活服務用房符合安全、衛生標準。
學校現有運動場地面積6000㎡,基本能滿足學生體鍛課的運動。學校有200米環形田徑場一個,有一條100米直道。學校目
前有籃球場1個,排球場1個,羽毛球場2個,沙坑二個,基本能滿足體育課的需要。學校基本按省標準配齊體育器材、設備,現配有體育衛生室,能滿足師生運動需要,能及時處理較輕的運動創傷。
學校在教學樓前中心位置設立升旗台,不鏽鋼標準旗桿,國旗按要求經常去舊換新,保持國旗鮮艷奪目。課室及功能室正面牆上中央懸掛國旗,兩側是班風標語。
學校圖書室圖書資料數量充足、分類比例合理,總藏書約為28000多冊,生均藏書超25冊,有足夠的教學參考資料、工具書和報刊,且每年按計畫更新,滿足了廣大師生的需求。
2、師資配備標準,隊伍素質達標。
學校上級核定編制為92人,現有教職工92人,專任教師88人,都具有《教師資格證書》,大專學歷以上92人,本科學歷80人,占87%。學歷達標率100%,中高職稱45人,有20人獲心理健康輔導C級證書;學校現有中共黨員28人,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能起到先鋒模範作用。
校微
以“龍湖國中”的拼音字頭LHCZ為設計元素,變形為毛筆書寫而成的騰龍和人形。騰龍象徵著龍湖初級中學的教育事業的發展和人才的騰飛,象徵著龍湖初級中學積極進取、開拓創新的精神風貌和時代氣息,更體現學校的辦學特色——“體育訓練基地”和“書法教育示範校”, 龍湖初級中學是1993個合併鎮內的5所聯中創辦而成的,1993字樣表示學校的創辦時間,舞動著的人形象徵學校以人為本、全面發展的辦學理念,其形又似江流,表示我們矗立在韓江之濱,書本延伸為校徽的內環則表示校園洋溢著書香,圖形整體如朝陽冉冉升起在川流之上,朝陽象徵著學校發展欣欣向榮,蒸蒸日上,動感十足的川流突出我們生活的這片土地歷史悠久,底蘊深厚,簡潔明了,寓意美好,催人奮進。
校旗
龍湖初級中學校旗由旗色、旗標、旗字構成。主旗旗色為白色,旗標為新校徽,旗字為行楷校名,與校門的校名字型一致;校徽色為黃藍白相間,校字為綠色。
學校校旗集校色、校徽、校名於一體,集中展示學校形象。校色喻示學校嚴謹、開放、包容、向上的風格與精神,校徽突出象徵著學校發展欣向榮,蒸蒸日上,以及我們生活的這片土地歷史悠久,底蘊深厚,簡潔明了。高高飄揚的校旗,集中昭示著龍湖鎮初級中學全體師生昂揚奮鬥、自強不息的精神。
辦學理念
以人為本,全面發展
“以人為本”,就是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把人放在第一位,堅持一切從人出發,從實際出發,從人的本質出發,順應人的稟賦,提升人的潛能,研究人的需要,譬如尊重的、認可的、求知的、發展的需要等,以調動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手段,達到使人不斷個性發展、全面發展。“全面發展”,是指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協調、自由的發展,是讓學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均衡的、協調的、自由的發展,使其擁有健壯的體魄和健康的人格,成為一個有個性特長的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這體現出對學校未來發展方向的一種期待。
校訓
勤學、篤志、誠實、創新
勤學:勤學指的就是“勤勤懇懇地努力學習”。 俗話說,“業精於勤而荒於嬉。”作為教師,要勤於學習本專業及相關的文化知識,鑽研教材、學習教法、不斷探索,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而作為學生,就該在老師的教育、引導下勤奮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學有所成。該校把“勤學”作為人才培養的首要任務,希望大家能用勤學的鑰匙打開知識寶庫的大門,讓知識的財富幫助每個人走向成功的人生。
篤志:“篤志”一詞出自《論語·子張》,是博學而志向堅定,好問而且多想當前的事情。博學。指廣泛學習和學問淵博;篤志,只要有堅定的志向。極廣博地學習,又有一個追求的中心,這就叫“博學而篤志”。無論做人還是求學,都要從小立志,做到堅忍不拔,持之以恆,方能最終成功。
誠實:誠實是人的立身之本。《中庸》認為“誠者,天之道也。”《禮記·經解》中有“故衡誠縣,不可欺以輕重。”朱熹在《四書章句集注》中也說“誠者物之始終,不誠無物”。我們認為“誠”是師生對祖國、對人民、對事業、對學業矢志不移。教師忠誠黨的教育事業,堅持科學育人;學生一心一意學習知識,忠於人民,報效祖國。把“誠”作為校訓的,就是要使它成為我們龍湖初級中學全體師生品性的根基,以誠待人,以誠處世。
創新:“創新,是一個民族發展的靈魂”,教師應該具有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保持開放、合作的態度,積極吸收新的教育理念,引進現代化教育技術和方法,進行大膽探索。注重在教育教學及教研中傳達新思想,給人以創新的啟迪,為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不斷將該校教育推向新的高度。另一方面,我們著力挖掘學生的創新能力,鼓勵發揮個人之所長。創新一直是龍湖鎮初級中學孜孜不倦的追求!
校風
優教、志學、求實、創新
優教:學校是學生成長的土壤,教師是學生成長過程中所需要的養分、水和陽光。優教,要求教師要追求優質教學,讓學生“學有優教”,以達到“全面發展”的目標。
志學:出自《論語·為政》,指人十五歲的代稱,也指專心求學。立志不是天天下決心,而是腳踏實地,循序漸進,珍惜時光,奮發向上,克服困難,努力把每天的功課做好。立志就是要求學生學會經常自省自勵,不斷克服缺點,增加優點,不斷取得德智體美各方面的進步。
求實:“求實”,講求實際,是對“實事求是”的濃縮。“實事求是”一詞,最早出自東漢班固《漢書·河間獻王傳》,以褒揚河間獻王劉德“修學好古,實事求是”。唐代訓詁學家顏師古曾注釋為“務得事實,每求真是也”,就是務必取得事實根據,逐一探求真實的結論。求實精神是中華文明的基石,是中國人民最珍貴、最精緻的思想精髓,是中華民族立國固邦之靈魂。學校必須弘揚求實精神,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關鍵。這與辦學理念“以人為本”相一致。
創新:“創新”,亦作“剏新”,創造新的,革新。意為與時俱進,追求新高,義出《禮記·大學》,引湯《盤銘》“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南史·后妃傳上·宋世祖殷淑儀》:“據《春秋》, 仲子 非 魯惠公 元嫡,尚得考別宮。今貴妃蓋天秩之崇班,理應創新。”只有創新,才能讓學校、教師、學生不斷地向前發展,這與學校的辦學理念“全面發展”相一致。
教風
修身、立德、博學、善導
修身:修身,是指修養身心,修身的具體行為表現日常生活中就是擇善而從,博學於文,並約之以禮。正人先正己,修身以養德,道之所從。教師須有高尚的品德、淵博的知識、健康的體魄、良好的習慣,成為學生效仿的楷模、典範。修身養性,鑽研教學,陶冶情操,提升品位,每一位教師應努力成為學生心中的偶像。
立德:立德,樹立德業。《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 孔穎達 疏:“立德,謂創製垂法,博施濟眾,聖德立於上代,惠澤被於無窮。”德立,則人立、事立。寓意該校教師不斷發展,成為大寫的人、舒展的人、博雅的人、睿智的人、和諧發展的人,真正做到“德高為范”。
博學:是對教師學品、學問、學識和實踐能力、創新意識的基本要求,是以恭敬嚴肅、一絲不苟的態度,終身學習、刻苦鑽研、積極探索、勇於實踐,不斷提高自身的科學文化水平和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言傳”與“身教”相結合,真正做到“學高為師”。
善導:善導,指善於引導別人進行學習。出自《論語·子罕》:“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我們教師要依據市場需求和崗位工作任務以及學生認知規律,因勢利導,循循善誘,學而不厭,因材施教,講究教法,指導學法,真正讓學生學有所得。
學風
文明、守紀、樂學、善思
文明:文明,廣義的文明一般是指有人居住,有一定的經濟文化的地區。狹義的文明是人類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所逐步形成的思想觀念以及不斷進化的人類本性的具體體現。作為學風,可以簡單地理解為言行規範,遵循禮儀,講究文明。
守紀:守紀,即遵守紀律。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只有嚴格遵守紀律,才能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
樂學:樂學,就是樂於學習,就是要在學習中尋找快樂。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喜歡學習,樂於學習,才能激發起更強的學習動機,才能真正感受到“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宋濂《送東陽馬生序》)的學習境界。
善思:善思,語出《荀子·成相》:“臣謹修,君制變,公察善思論不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是基礎,是前提。思考是關鍵,是總結,是深入,是完善,“三思而後行”講的也是這個道理。在學習中,學生應該經常性地反思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狀態,分析其中的得失、成敗、經驗和教訓,作適時、適當的調整和改善,掌握行之有效的方法,以提高學習效率。
現任校長
龍湖鎮初級中學,現任校長許培德。校長符合國家規定的任職條件,由縣教育局任命,具有大學本科學歷,2009年取得中學語文高級教師資格,參加校長崗位培訓並獲得證書,有較強的組織和管理能力。
辦學特色
學校以“以人為本,全面發展”為辦學理念。辦學以來,學校從實際出發,努力克服“學生人數多、起點低、基礎差、尾巴長、心理素質獨特”的五大困難,堅持以德育為首的宗旨和以人為本的原則,圍繞“如何讓學生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上得去”這一課題,開展辦學的研究、探索和實踐,堅持以德育為首位,狠抓校風建設,努力提高辦學質量,形成了“優教、志學、求實、創新”的良好校風,辦學規模不斷壯大,從合併初的14班672名學生髮展至今25班近1070名學生。近年來,學校不斷完善學校內部管理,堅持德育先行,繼續營造良好校風,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堅持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以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嚴謹治校,教育教學取得豐碩的成果,辦學的質量全面提高。
辦學業績
業績1
近三年來,學校學生在中考和各項競賽中取得優異的成績,有吳涵等6名同學考上金山中學,有李思帆等5名同學考上高級中學的,有李冰等44名同學考上華僑中學;學生在參加國級、省、市、縣(區)、鎮的各項比賽中也屢創佳績,縣以上的獎項達25項,鎮級的有30項,其中許曉瑾、高秋旭獲全國英語和化學競賽一、二等獎,蔡夢歡獲全國英語競賽三等獎;有黃瀚同學獲省書法三等獎;許曉瑾獲潮州市化學競賽一等獎,許戴純獲市星河杯作文競賽獲三等獎。2006年、2008年該校學生運動員在潮安縣中小學生運動會中分別獲得國中乙組第四名和第一名;學校教師共有35篇教學論文(教學設計)獲縣以上獎勵,其中市級以上獎項9人,省級以上獎項5人;有5篇教育教學論文發表在省級以上刊物;參加縣級以上觀摩課比賽獲獎的有6人,其中獲市、縣一等獎的各1人,縣三等獎4人;參加縣數學解題能力比賽獲一等獎的6人,三等獎的4人;有許培德、黃少偉、吳銳傑、蔡少雄、王雙燕、余史炎、廖雅蘭8名教師被授予縣級以上優秀榮譽稱號;學校先後被評為“潮安縣文明校園”、“潮安縣綠色學校”、“潮州市依法治校示範校”、“潮州市義務教育規範化學校”,“潮安縣德育達標學校”,“潮安縣書法教育示範校”,被列為“潮安縣中小學生體育訓練基地”,多次被評為“龍湖鎮先進學校”。
業績2
熱愛學生,尊重學生,關愛學生,這是該校教師的優良傳統。近年來,我們的教師“與時俱進”,不斷加強師德建設,更新教育觀念,加強現代化教育技術培訓。在民主和諧激勵奮進的良好環境下,在開放發展的現代教育進程中,學校擁有一大批師德覺悟高,業務能力精的青年骨幹教師。近(5)年來,該校教師共有37篇教學論文(教學設計)獲縣以上獎勵,其中市級以上獎項9人,省級以上獎項5人;有5篇教育教學論文發表在省級以上刊物;參加縣級以上比賽獲獎的有17人,其中獲得縣一等獎的5名,市一等獎的1名;有6名教師被授予縣級以上優秀教師稱號,其中4人被授予市優秀教書育人稱號。
自2003年以來,累計有26名學生考上市金山中學,被金山、高級、華僑中學錄取的學生達到215人;有多個學科的中考成績進入全縣前三名;縣中考評獎中,獲同組學校總分比率評價優勝獎第一名2次,第二名2次,第三名2次,獲市中考組織獎1次,多次受到市、縣教育局和鎮政府、鎮中心學校的表彰。學生在參加國級、省、市、縣、鎮的各項比賽中也屢創佳績,其中縣級以上的獎項達34項,鎮級的有56項 。2006年、2008、該校學生運動員在潮安縣中小學生運動會中分別獲得國中乙組第四名、第一名,2010年獲得國中甲組第二名;2011年該校學生代表隊代表鎮參加潮安縣中小學生田徑錦標賽,獲得縣甲組第一名,其中有兩人打破縣記錄。
學校圖片
校園與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是學校發展的靈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學校形象、提高學校文明程度的重要體現。校園文化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產生著潛移默化的深遠影響,對學校的發展提供不竭的動力。建設校園文化,要注重精神的激勵性和豐富多樣性結合,堅持“動態”和“靜態”同行,物質與精神同構,為學生的發展構建良 好環境氛圍。龍湖鎮初級中學在校園文化建設上主要突出以上兩點:
1、靜態布置上突出精神激勵。教育家杜威對環境教育是這樣解讀的:教育必須充分利用環境的作用,離開了環境也就沒有教育。靜態布置上,校園本身的一牆一柱一花一木就應讓其具備育人功能。如我們在學校門廳安裝電子顯示屏,做為宣傳視窗,及時公布學生在各項競賽活動中的獲獎情況,讓學生一進校門便能看到;將中考前列學生也列入“名人”行列,將其照片和座右銘製作成幅掛在走廊的顯眼處,為學生樹立身邊的榜樣。
2、動態開展上突出豐富多樣。動態校園文化是以學校內教師和學生的活動為主要表現方式的,以此彌補課本知識的不足,跟進社會的一種動態的育人方式。學校應堅持開展豐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活動,培養學生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榮辱觀。該校充分發揮學校團、年級、學科組的優勢,有計畫、有組織地開展書畫比賽、版報設計比賽、鋼筆字比賽、書信比賽、歌詠比賽、廣播體操比賽、學習交流活、學科比賽等,以豐富多彩的活動,建設校園動態文化陣地,提升學校文化內涵,為學校發展提供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