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志楨

龍志楨(1890年—1935年),又名龍登鳳,彝族名納吉納美,昭陽區炎山人,龍雲胞妹。熱心地方公益事業,對家鄉貧寒之人,及婚喪嫁娶求學無助之人,都熱心給予幫助,被人們稱為“龍姑太”。曾就讀於昭通女子學校,輟學後在家侍奉寡母,終生未嫁,經營產業。她創辦了志禎國小、昭通女子國小幼稚園、炎山回龍場國小,修建了孤兒院,資助麻風醫院,修建了龍公蔭河,創設了女子十縣聯合中學,創設糖廠,主持修建了龍家祠堂,還設立集市貿易,招募昭通、永善、巧家等地的農民開荒種地,於地方公益事業貢獻很多。病故後,因“守貞、盡孝、興學、勸農”事跡被國民政府旌表。

獲得榮譽

1937年,國民政府在雲南地方政府的表請下,明令頒布了褒揚雲南省主席龍雲之妹龍志楨的“貞孝慈祥”榜額,林森代表政府題贈“堅金粹玉”四字,龍志楨也即成為中國史上最後一個由國家褒揚的貞節孝女,隨後龍云為她修繕墓碑。墓碑上有蔣介石在龍志楨生前就親自題贈的“節烈孝女,操行可風”字樣,

圓通山制高點的三石牌坊,今天依然保存較完整。三個牌坊表彰的人一位是彌勒人義者王熾,另一位是大姚人忠者李玉堂,而東牌坊“貞孝慈祥”坊,表彰的就是昭通女性孝者龍志楨。三石牌坊都是用雲南石灰岩整石雕成的,柱高坊闊,雕塑造型古樸、典雅、精美,體現了雲南石雕藝術的風格。牌坊上的書法是上個世紀初,昆明著名的書法家趙鶴清等人書寫的,書法遒勁,氣勢雄闊,歷史藝術價值很高。

表彰龍志楨的牌坊的正中匾額是當時的國民政府給龍志楨的褒揚詞,全文是:雲南省昭通縣龍志楨女士,淑德善行,流惠桑梓,綜厥平生,殊堪嘉尚。除題頒貞孝慈祥匾額一方外,特加以褒詞,以資激勸。民國二十五年二月二十九日。

褒詞左邊為袁嘉穀敬題的“安貞之吉”匾,正聯為:

是南國婺女星,滇水之清,螺峰之峻。

比北方奇男子,地維以立,天柱以尊。

褒詞右邊為由龍雲敬題的“美媲若昭”匾,側聯為:

史編烈女增貞節,綽楔千秋廣孝思。

石坊西面正中是“貞孝慈祥”匾額,左邊為周鍾岳敬題的“彤管揚芬”匾額:

賢媲北宮,撤環瑱以養老母。

化行南國,表門閭而稱女宗。

右邊為任可澄敬題的“資懿播清”匾額,正聯題:

撤環明志,廬墓終生,兩字褒榮爽月旦。

白水高歌,炎山弦誦,千秋綽楔仰風徽。

少女時代

龍志楨出生於當時的昭通永善縣炎山鄉蒿洛村營盤,為民國期間雲南省主席龍雲的唯一手足。1890年龍雲的父親就離開人世,龍雲母親龍老太生下了龍老爺的遺腹女兒,少時取名為龍登鳳,彝族名字叫納吉美吉。

龍雲和龍志楨小時候,家中孤兒寡母勢單力薄,而彝族部落之間又不斷地打冤家,部落間動不動就相互殺戮。童年的龍雲和龍志楨籠罩在家族間仇殺的陰雲中,龍雲曾經有三個兄長和一個大妹子,都不幸早逝了。為了龍家血脈香火得以延續,龍母不惜背井離鄉,舉家遷居昭通謀生,並深明大義地將龍雲兄妹送到學校。龍志楨同兄長一起在城中私塾發蒙讀書,後來,龍志楨進入昭通女子學校,求學期間,她非常珍惜學習的機會,刻苦習字誦經,如龍雲先生所述:妹志禎沉靜端莊,受書聰穎,旁涉經史,益明大義,武能騎馬打槍,文能書法詞章。

在求學期間,龍志楨和胞兄龍雲的同學好友永善黃華的黑彝盧奎益自由戀愛,雖然盧奎益過去結過婚,病死的妻子還留下了幾個孩子,但是,龍志楨依然表示願意嫁給盧奎益。兩家家長也覺得二人門當戶對,同意他們訂婚。龍志楨到了出嫁的年齡,盧奎益帶著財禮從永善黃華前來永善炎山過禮,半路上其他黑彝土司設下埋伏,搶奪了財禮,發生了殘酷的械鬥。在彝族的風俗中,財禮被搶奪是奇恥大辱,於是,盧奎益返回家中後,組織人馬前來報仇雪恨,盧奎益在械鬥中不幸身亡,致使龍志楨未婚先寡,成為了昭通人所說的望門寡婦。她趕到盧奎益被殺的地方,肝腸寸斷,悲痛欲絕,含淚安葬了盧奎益。

後來當地黑彝家族來提親者無數,龍母總是先詢問龍志楨的意思,龍志楨總是不作任何回答。炎山至今都流傳著她早年時彝族首領為她打冤家的故事:說有兩家勢力強大的黑彝家族都來向龍志楨求婚,都沒有得到明確回答,於是遷怒於對方,認為自己求婚不成,是對方在志禎母親前說了自己的壞話,兩個家族為此打起了冤家。龍志楨聞知,親自到打冤家的陣地前,撩起紅裙子,在戰場上絞短頭髮,表示今生不嫁,交戰雙方於是停戰悻悻離去。

在兄長遠走高飛的時候,龍志楨也曾經動過出去沖闖一番的想法,到外面世界去見見世面,但是,想到家中母親年事已高,田產無人照顧,子侄們沒有人教育,她就放棄了到外面的精彩世界去的念頭,回到老家松落村陪伴母親和嫂嫂,潛心教育子侄、管理財產,為龍雲聯絡家族人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