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廟供奉的是“泰山”部將溫康二都統。“泰山”源自中國古典小說《封神演義》中的人物,商朝大臣
“鎮國武成王黃飛虎”。因不滿昏淫無道的殷紂王,黃飛虎反商助周,是姜子牙登壇封神的第二位人物,被封為“東嶽泰山天齊仁聖大帝”,居五嶽之首,掌管天地人間吉凶禍福,享受人間香火。福州泰山神祖殿稱 “東嶽廟”,在東門外的岳峰村,始建於唐末五代,龍峰泰山廟和福州城鄉其他泰山廟一樣,都尊東嶽廟為祖殿。神也有等級之分,溫康二都統被民間認定是泰山手下的大將。在舊時,每年農曆九月初四,龍峰村的重要活動就是抬著神像到東嶽廟朝拜,到初六才回來。
經清代重修和擴建,保留至今。據傳,這座廟是為紀念村民在明代抗倭而建的。現在大門上的一副題有“龍峰”二字的藏頭聯,就記錄了這段歷史。左聯“龍舞在天揮雲驅倭寇”,右聯“峰迴越麓建廟佑黎民”。據當地傳說,明嘉靖年間,倭寇侵犯福州北郊,燒殺搶掠,龍峰村在遭到倭寇攻擊時,激起村民的反抗,正當村民寡不敵眾危急之時,突然天上烏雲密布,電閃雷鳴,風聲中還伴隨著“喊殺”之聲。別看這群心性兇狠的倭寇,也被一陣陣雷聲給嚇住了,慌作一團。看到前臨河,後是山丘,找不到出路,為了保命,個個跪地求饒。這時,一道閃電讓倭寇找到了一條逃生之路,他們再也不敢停留,落荒而逃。後來,有人說這是溫康二都統在幫助村民趕走倭寇。這個民間的傳說就為後來的建廟提供了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