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堡村[雲南大關縣上高橋鄉下轄村]

龍堡村[雲南大關縣上高橋鄉下轄村]

龍堡行政村,屬於山區。距離村委會0.0公里,距離鄉15公里, 國土面積12.26平方公里,海拔1650米,年平均氣溫13℃,年降水量1100毫米,適宜種植玉米、馬鈴薯等農作物。 該村東鄰打堡村,南鄰永善縣墨翰鄉金竹村,西鄰悅樂鎮青林村,北鄰大寨村。轄王家院子、大石板、沙池、大樹子、新房子、碉上、小丫口、龍堡溝、瓦廠溝、余家溝、金家老林、蜂子岩、丫口、青龍山、仰天窩、毛坡等16個村民小組。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196.83畝,人均耕地1.81畝,主要種植玉米、馬鈴薯。

基礎設施

截止2007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五通。全村有312戶通自來水,有82戶飲用井水,全部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有394戶通電,不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92戶並接收衛星(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48.73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28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96戶(分別占總數的32.16%和24.37%)。

該村到鄉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3公里,無集貿市場。全村共擁有汽車1輛,機車1 輛,無有效灌溉面積。到2007年底,全村建成沼氣池16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16戶。全村有4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4個自然村已通電;有3個自然村已通路;有4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4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4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

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 151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4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63戶居住土木結構住房,還有40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3年農村經濟總收入中,種植業收入占52%,養殖業收入占18%,其他收入占30%。農民人均純收入1100元,農民收入以種養殖業、外出務工等為主。

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40人,在省內務工230人,到省外務工110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07年種植業、畜牧業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78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44.074%。

該村計畫大力發展核桃、板栗等林果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334戶,共鄉村人口1208人,其中男性620人,女性588人。其中農業人口1208人。

到2013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614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208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室,距離鄉衛生院15公里。無人畜混居的農戶。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龍堡村完小,中學生就讀到上高橋中學。

該村距離國小校2公里,距離中學15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174人,中學生80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3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34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196.83畝,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7個,黨員總數30人,黨員中男黨員28人,女黨員2人。 團員53人。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少數民族村莊,缺乏生產發展資金,機械化運用少,只能進行常規生產,無好的發展項目。

該村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鞏固原有種養殖業的同時,探索發展林業產業。

人文地理

龍堡村屬典型的邊遠山區,地勢險峻,自然環境惡劣,交通不便,經濟社會發展十分滯後。長期以來,在各級各部門的關懷和支持下,村兩委帶領龍堡村人民充分發揚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的拼搏精神,架電線、修公路、辦學校、興水利,農村基礎設施有了較大發展,教育、文化、衛生事業取得進步,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樸素、善良、勤勞、勇敢的龍堡人民與全鄉人民一道,投入到積極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熱潮中來。

但是,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基礎設施滯後等條件制約,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步伐依然十分緩慢,教育、衛生事業發展滯後,村民的文化生活單調,龍堡村的發展在立足自身優勢的同時,必須緊緊依靠各級各部門各社會各屆的關心支持,儘快改善教育、衛生、交通等基礎設施條件,培育和發展增收產業,加快經濟發展速度,提高人民民眾的生活質量。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