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簡介
廣西柳州市龍城中學坐落在柳侯公園的柑香亭旁,是柳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模範職工之家"、"五四紅旗團委"、自治區"文明學校"、"德育先進單位"、"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計算機網路試驗學校"、"貫徹《體衛兩個條例》優秀學校",通過自治區一級甲等學校辦學水平評估和柳州市示範性國中立項建設評估。
1935年10月15日,由高天驥等柳州開明賢達集資創建的私立龍城中學,終於誕生了。正如校歌所言:龍中誕生在柳江之濱,經過無數苦難,都始終勇往直前。
龍中的前輩們譜寫了龍中光輝的歷史,在改革開放的年代龍中人又續寫龍中輝煌的篇章。建校以來,龍中培養了30000多名學生,為國家輸送了一大批優秀人才。
現在的龍城中學,是柳州一塊教書育人的重要基地,學校搶抓機遇,加快發展,以科學規範的教育管理,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讚譽。
辦學理念
▲辦學宗旨:讓每一位學生走向幸福之路
世界和平,民族發展,國家昌盛,人民幸福,皆繫於教育。
“幸福源於知識,知識改變命運”;“窮無知識不除根,富不學習不長久”。全體教職員工要殫精竭慮,精心施教,為每位學生的成人、成才,走向幸福之路,創造條件、奠定基礎。
“要創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龍城中學的莘莘學子,要牢記父母的囑託,堅信態度決定一切,刻苦學習、努力拚搏,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處事、學會合作、學會創造,靠實本事立身、真才實學報家報國,一步步走向幸福之路。
▲校訓:沐舜帝蕙風拓幸福之路
鴻蒙滄桑,浩浩乾坤,一個茹毛飲血的民族在石破天驚中誕生了千古一聖—虞舜。
舜“其仁如天,其智如神”,“其人之德,如蘭如蕙”。賢能使萬邦熙合,普天同樂;德能服四夷之眾,彪炳青史。漢代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中說,“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舜之德可謂至矣”。
龍城中學坐落在舜王聖地,潤聖賢雨露,沐虞舜蕙風。傳承千古文明,弘揚民族美德,開拓幸福之路,造福人類社會是每個學子肩負的使命。才德是人生雙翼。“鳥無雙翼難翔空,人無才德事難成。”
▲校風:嚴為治校之本勤是成才之路
▲教 風:為人師表嚴謹治學
▲學 風:尚德勵志勤奮篤學
▲育人目標:做人為先 全面發展 造福人類
▲龍中精神:幹事創業事爭一流
▲辦學特色:幸福教育
歷史沿革
龍城中學創建於1935年,解放前是一所私立中學,以招收國中生為主,1943年起至1949年底,斷斷續續招收了部分高中班。
解放後,龍城中學由柳州市人民政府接辦,改制為公辦中學。1952年秋併入 柳州高中,校名為柳州中學。
1958年秋從柳州高中分離,改校名為柳州市第一初級中學。
1960年秋又與柳州高中合併,校名仍為柳州中學。
1963年秋再次從柳州高中分離,校名為柳州七中。
1964年秋恢復原校名為龍城中學。
1966年,在“文革”中,校名改為紅衛中學。
1968年改校名為柳州七中。
解放後至1971年均為初級中學。1972年起招收 高中班。
1981年10月15日再恢復原校名為龍城中學直到現在。
1987年柳州市委定龍城中學為副處級單位。此後,學校的校長、書記均由市委組織部任命。
2001年秋柳州市教育資源整合,學校高國中拔離,至2003年秋拔離完畢後為一所國中學校,校名仍為龍城中學。
解放前,中共地下組織“中共柳州特別支部”(簡稱“特支”)設在龍城中學,領導了柳州市的革命鬥爭,在“特支”的領導下,龍城中學的師生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和為柳州市的解放作出了重要貢獻。因為龍城中學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中共柳州市委市政府於1996年指定為柳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06年9月,得到原柳州高級中學校園,硬體設施逐步完善。
成績榮譽
2001—2003年學生參加各級各類學科競賽,獲國家級一等獎19人,二等獎28人,三等獎60人;獲區級一等獎45人,二等獎82人,三等獎87人;獲市級一等獎61人,二等獎78人,三等獎123人;
2001—2003年教師指導學生參加各級各類競賽,獲國家級優秀指導教師獎4人,獲區級優秀指導教師獎28人,獲市級優秀指導教師獎26人;
2001--2003年教師參加各級各類業務競賽,獲國家級獎項3人,獲區級獎項24人,獲市級獎項22人;
2001—2003年教師教研論文獲國家級獎2人;獲區級獎15人;獲市級獎13人;
2001、2002年學校榮獲自治區精神文明先進單位;市文明單位;市素質教育工作二等獎;市教育先進集體;市計畫生育先進單位;市無毒學校;市中國小第八套廣播體操比賽一等獎;第六屆校園文化藝術節合唱比賽一等獎;
2002年學校市素質教育工作一等獎;公民道德建設實踐活動示範單位;市治理中國小亂收費先進單位;市2002年聯考工作二等獎;
2003年學校獲區直第六期支教工作先進後援單位;市2002年度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先進單位;城中區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市2001—2002年度市“模範職工之家”、2001—2002年度“城中區文明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