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龍城是哪個城市的別稱
![龍城](/img/3/225/nBnauM3XzEDM5kzMxEjM1kjMwITM5YTO2QDMwADMwAzMxAzLxIzL3A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諸城龍城
諸城市地處山東半島東南部,北距濟青高速公路和膠濟鐵路50多公里,南至亞歐大陸橋橋頭堡日照港80公里,東離青島港100公里。全市總面積2183平方公里,23處鄉鎮(街道),106萬人,是國務院確定的全國沿海對外開放城市、綜合改革試點市和鄉村城市化試點市。列“全國綜合發展百強縣(市)”第76位,是山東省首批省級文明城市。諸城歷史悠久,人傑地靈。西漢初年設東武縣,隋代改稱諸城,歷史上曾稱為密州。據考證,諸城因上古名君舜帝出生於城北的諸馮村而得名。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曾任密州太守兩年,在這裡寫下了《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江城子.密州出獵》等千古名篇。諸城名人輩出,孔子的學生、女婿公冶長,宋代《清明上河圖》的作者張擇端,北宋金石學家趙明誠,清代東閣大學士、書法家、宰相劉墉(劉羅鍋),《續金瓶梅》作者丁耀亢,《四庫全書》總裁竇光鼐等都是諸城人。在現代文學史上,湧現出了王統照、臧克家、陶鈍、王願堅等一批文化名人和崔嵬、李仁堂等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黨的“一大”代表、山東黨組織最早的組織者和領導者王盡美,也誕生在諸城。諸城龍文化特色鮮明,是全國甚至是世界上罕見的恐龍化石寶庫,市境內埋藏有非常豐富的恐龍骨骼和恐龍蛋化石,種屬繁多,門類複雜,其中有小巧的鸚鵡嘴龍、兇猛的霸王龍、高大的鴨嘴龍、笨重的蜥腳龍、原角龍和獸腳類恐龍蛋等。目前,全市已在十幾個鄉鎮發現了近二十處恐龍化石點,以市境內西南部的“龍骨澗”最為有名。1964年至1968年,先後在此進行了10次挖掘,共采化石50餘噸,至少包括10個鴨嘴龍個體。現已在北京、天津、濟南和諸城等地裝架起四具恐龍化石骨架,其中位於諸城市恐龍博物館內的“巨大諸城龍”,是世界上已發現的個體最大的鴨嘴龍化石骨架。因此,諸城又稱龍城,被譽為中國北方的“恐龍之鄉”。
常州龍城
龍城之稱來源於傳說:很早以前,常州
![龍城](/img/7/b48/nBnauM3XxYTOxkDN5EjM1kjMwITM5YTO2QDMwADMwAzMxAzLxIzL0U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弘智一驚,睜開眼睛,才知剛才做了一場夢。儘管夢中山神的話仍然記得清清楚楚,心想是做夢嘛,何必當真,便熄燈安息,一宿無話。次日,又是平安無事,他就更加不把此事放在心上了。第三天,正是五月初五,風和日麗,萬里無雲,九龍山上百花齊放、 景色宜人。弘智和尚吃過中飯,山下山上、山前山後,四處轉了一圈,一時感到有些倦意,雙手仰天打了一個“哈欠”,正想回廟裡午睡,突然看到天空中狂風驟起,滾滾的烏雲從四面八方擁來,一下子便遮去了太陽,蓋沒了山巒,只見電光閃閃,雷聲隆隆,頃刻間暴雨嘩嘩地傾盆而下,弘智見此光景,當即想起那天夢中山神的囑託,心想莫非真的群龍來奪山了?!便急急忙忙跑回廟裡,吩咐香火、匠工在山門中敲鑼打鼓,自己率領全寺大小和尚一起集中到大雄寶殿,眾僧齊聲念佛誦經、擊鼓撞鐘,不多一會,懸掛在大殿右手的銅鐘發出了“當!當 !當!……”宏亮的鐘聲,蓋住了呼嘯的暴風驟雨,震憾著山崗,持續了約莫半個時辰。突然,天空中豁然開朗,祥雲驅散了烏雲,巍峨的九龍山又沐浴在溫暖的金色陽光之中了。
![龍城](/img/0/de3/nBnauM3X1cjNzgzMyIjM1kjMwITM5YTO2QDMwADMwAzMxAzLyIzLxE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當天晚上,弘智和尚和往常一樣,焚香默坐,慢慢入定,他眼睛一眯,看到山神菩薩又來到他的面前,笑嘻嘻地說:“今天中午,群龍前來攻山,我寡不敵眾,眼看就要敗北,多虧你及時率眾以金鼓相助,得以轉敗為勝。現在兩條為首的惡龍已往宜興山里,其他六龍都已逃回郡城。我今天來除了感謝你,還請你前往郡城安撫我的六位兄長。儘管他們無理,我卻還是有情,希望他們在城裡安居樂業、為民造福,切勿無事生非、自相殘殺,每年五月初五,可在雲溪相聚……”說著又化作一條黃龍騰空而飛了。
弘智睜開眼睛,覺得似夢非夢,卻又不敢怠慢。第二天一清早,他便急急忙忙來到郡城,一面化緣一面尋訪六龍蹤跡。他從縣前轉到府前、城南尋到城北,日復一日、夏去冬來,眼看將近一年,儘管勿曾尋到“龍跡”,卻在老百姓中間散布了六條天龍降臨常州的訊息,城內雲溪兩岸的居民們就集資建造了一條五色龍船;東門外頭的百姓聽見了也不落後,同樣募捐集資,建造了大小青龍船各一條;西門的民眾知道了,也集資造了一條金龍船和一條白龍船;北門的百姓則造了烏龍船。到了五月初五那天,城內城外的六條龍船一字形排列在去溪中段的白去古渡,觀看的百姓無法計數。看客中間不知那位喊了一句:“六條龍船真好看,為啥勿劃將起來比比看!”這話提船上的水手,大家爭先恐後地向前劃了起來,真是盛況空前,熱鬧非凡!
從此,五月初五劃龍船,“去溪況渡”的風俗便在常州流傳了下來,延續了二千多年之久,郡城便被稱為“六龍城”,常州也就有了“龍城”的別名。
太原龍城
中國把皇帝稱為真龍天子,有2500年歷史的太原是因為出了多個皇帝被稱為龍城。
傳說中的:
帝堯曾建都晉陽
![龍城](/img/4/e6f/nBnauM3XygzMykzN3IjM1kjMwITM5YTO2QDMwADMwAzMxAzLyIzLwY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大禹曾建都晉陽
周成王桐葉封弟把叔虞封到太原建立唐
史實:
趙簡子,趙襄子以太原為基地成就戰國七雄。
漢文帝劉恆八歲來到太原為代王,16年後即位並開創文景之治,成就西漢盛世。
漢景帝劉啟出生在晉陽。
司馬氏先被封為晉公,封於并州,晉封為晉王,因此立國號為晉。
劉淵以晉陽為據點建立前漢。
前秦苻丕在晉陽稱帝。
北齊高歡、高洋父子以晉陽為基地,建立東魏、北齊。
隋煬帝楊廣即位前為晉王,封晉陽。
太原留守李淵及其子李世民,從晉陽起兵建立了唐朝。
李世民號稱“太原公子”。
唐高宗李治為晉王,封晉陽。
武則天為并州文水人。
李克用、李存勖從太原起兵建立後唐。
李存勖也號稱“太原公子”。
石敬瑭從太原起兵建立後晉
劉知遠從太原起兵建立後漢
劉崇在太原建立北漢。
![龍城](/img/4/469/nBnauM3XwgzN5ADO5IjM1kjMwITM5YTO2QDMwADMwAzMxAzLyIzLzg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孟知祥為太原尹、北都留守後入蜀建立後蜀
孟昶出生在晉陽城。 太原簡稱"並"這你知道吧,大營盤那的并州路~~太原古稱晉陽,創建於公元前479年,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了,早在西漢時期,晉陽就成了全國13個州部治所之一,隋朝時晉陽在全國是僅次於長安 洛陽的第三大城市了!
唐王朝發祥於晉陽,唐初先後封其為"北都""北京"與京都長安 東都洛陽並稱"三都"五代十國時的後唐後晉後漢等都以晉陽為都,因此太原素有龍城之別稱!
太原歷史上出的皇帝數不勝數
趙簡子,趙襄子以太原為基地成就戰國七雄
漢文帝劉恆八歲來到太原成為晉王,16年後即位, 開創文景之治,成就西漢盛世
北齊高歡、高洋父子以晉陽為基地,建立北齊
隋煬帝楊廣即位也為晉王
太原留守李淵及其子李世民,從晉陽起兵,攻入長安,奪取了隋朝政權,於 618年建立了唐朝。
武則天為并州文水人
五代十國,李存勖、石敬瑭、劉知遠和劉崇兄弟憑藉晉陽爭奪天下,走馬稱帝分別建立了後唐、後晉、後漢、北漢。
正是因為這些,所以太原才被稱為:“龍城”。
柳州龍城
柳州,秦屬桂林郡,唐貞觀八年(634)始定名至
![龍城](/img/1/f27/nBnauM3X0ETOyMDMzMjM1kjMwITM5YTO2QDMwADMwAzMxAzLzIzL1I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南朝梁代大同年間,南方的馬平郡即今柳州市,始有傳見“八龍見於江中”,柳江周水因此改名為龍江,於畔建龍城縣即今柳州柳城縣。唐貞觀年間約公元634年,馬平城址遷於今柳州河北半島城中區,依柳江而建,故名“柳州”,此始,柳州稱“龍城郡”,柳宗元的詩句中也稱柳州“龍城郡”,上下相習,龍城柳州成為歷史的凝固。宋徽宗時,柳州郡號“龍城”成為沿襲定製,《宋史》:“柳州龍城郡”。從歷史的角度說,雖然朝陽或者其他地方或曾名龍城,但是絕對沒有這個郡稱,加上朝陽市並非地理上原來的“和龍城”“龍城縣”,所以公共認可的歷史和文學認為龍城是柳州的一個別稱。文人騷客的詩句也似可為證,元陳孚《柳州道中》:“荒哉秦象郡,痛矣柳龍城”,不一而舉。柳州的龍文化可以很明顯的體現在各個地名上面,柳州最繁華的一條商業街名“龍城路”;多處名勝風景名字與龍有關,“龍潭”“老龍巖”“龍壁山”等,不難發現柳州人對龍的特別感情。至於其他的各個地方別號“龍城”,實乃牽強附會之舉,缺乏歷史根據和淵源,龍城柳州,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其他信息
柳州龍城公車的詳細信息
![龍城](/img/d/c6a/nBnauM3X3YjM0AzN1MjM1kjMwITM5YTO2QDMwADMwAzMxAzLzIzLzc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1. 東環路口 - 2. 金羊汽配廠 - 3. 國美新村 - 4. 白雲小區 - 5. 白雲市場 - 6. 金地市場 - 7. 榮軍菜市 - 8. 廣西假肢廠 - 9. 榮軍醫院 - 10. 中西醫結合醫院 - 11. 文惠橋南 - 12. 東門 - 13. 龍城中學 14. 柳州飯店 - 15. 柳侯公園 - 16. 八一路 - 17. 龍城大廈 - 18. 河西橋頭 - 19. 文惠橋南 - 20. 中西醫結合醫院 - 21. 榮軍醫院 - 22. 廣西假肢廠 - 23. 榮軍菜市 - 24. 金地市場 - 25. 白雲市場 - 26. 白雲小區 - 27. 國美新村 - 28. 金羊汽配廠 - 29. 東環路口 - (有29個公交站點,柳州龍城中學)
古詩詞常提及的城堡
龍城:匈奴的著名城堡。匈奴族在龍城祭祀龍神故名龍城。其地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國鄂爾渾河西側的和碩柴達木湖附近。
植物名稱
龍城 Haworthia.viscosa
原產南非。植株初呈蓮座狀,後成圓筒狀。葉寬三角形,中間凹。褐綠色,長3-4厘米。花白色。
相關古詩——出塞
出塞
![龍城](/img/8/d84/nBnauM3X4UzN3kjM5MjM1kjMwITM5YTO2QDMwADMwAzMxAzLzIzLzY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注釋]
1.出塞:是唐代詩人寫邊塞生活的詩常用的題目。
2.秦時明月漢時關:即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塞。意思是說,在漫長的邊防線上,一直沒有停止過戰爭。
3.但使:只要。
4.龍城飛將:指漢朝名將衛青李廣。“龍城”:衛青於漢武帝元光六年奇襲匈奴龍城聖地。“飛將”:南侵的匈奴懼怕他,稱他為“飛將軍”。這裡泛指英勇善戰的將領。
5.胡馬:指侵擾內地的外族騎兵。
6.陰山: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古代常憑藉它來抵禦匈奴的南侵。
[譯詩]
依舊是秦時的明月漢時的邊關,征戰長久延續萬里征夫不回還。
倘若龍城的飛將李廣而今健在,絕不許匈奴南下牧馬度過陰山。
這是一首慨嘆邊戰不斷,國無良將的邊塞詩。詩的首句最耐人尋味。說的是此地漢關,明月秦時,大有歷史變換,征戰未斷的感嘆。二句寫征人未還,多少兒男戰死沙場,留下多少悲劇。三、四句寫出千百年來人民的共同意願,冀望有“龍城飛將”出現,平息胡亂,安定邊防。全詩以平凡的語言,唱出雄渾豁達的主旨,氣勢流暢,一氣呵成,吟之莫不叫絕。明人李攀龍曾推獎它是唐代七絕壓卷之作,實不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