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內經·寒熱病篇》。又名齒(匿^蟲)、齒蠹。本病多由口腔不潔,齒牙被腐蝕蛀空,或濕熱熏蒸手,足陽明二經所致。正如《證治準繩·雜病》認為:“有齒齲者,亦以陽明入風熱之邪,搏齒齦氣血,腐化為膿出臭汁,謂之齒齲。”治宜清熱止痛,可用清胃散加減。也可用銀花等煎湯漱口。
相關詞條
-
齲
齲是中國漢字,拼音是qǔ,部首是齒部,總筆畫是17畫,意思是齲齒如牙齒髮生腐蝕的病變,在牙面上形成齲洞,逐漸擴大,最後可使牙齒全被破壞。或是患這種病的牙。
基本信息 字型結構 基本字義 詳細字義 常用詞組 -
慢性齲
權威調查表明,中國5歲兒童中77%都有齲齒,平均每個孩子有將近5顆壞牙。如何預防齲齒,讓孩子擁有一口健康潔白的牙齒,已成為父母和醫生熱切關注的話題。齲齒...
疾病描述 疾病病因 病理生理 診斷檢查 治療方案 -
根面齲
根面齲是指人到中老年以後,牙周逐漸開始“暴露”,因牙周部位的硬度較牙冠低,隨之而來是抗齲能力變差,於是容易出現齲洞的病症。根面齲因位置隱蔽,經常被忽視,...
病因 根面齲為何易發於老年人 -
齲脫
齲脫,病名。系指因齒齲而牙齒脫落的病證。《仁齋直指方》:“手陽明之支脈入齒,壅則齒浮,虛則宣露,挾風則上攻頭面,疳(匿^蟲)則變成齲脫。”詳見齒齲條。
定義 相關條目 -
可樂齲
可樂齲:是指可樂或(碳酸飲料)引發的牙科炎症,症狀門牙上出現半月形白斑,齒色發黑感覺不適,專業名詞“牙齒酸蝕症”。
-
齲蛀
齲蛀,病名。系指齲齒蛀空,齦腫腐臭,齒牙蛀蝕宣露,疼痛時作時止的牙痛病證。見《證治準繩·雜病》。即齒齲。詳見該條。
定義 相關條目 -
蚛齲
蚛齲,讀音為zhòng qǔ,是一個漢語辭彙,釋義為牙齒蛀蝕。
解釋 出處 -
齲病(齲齒)
齲病又稱齲齒,俗稱蟲牙或蛀牙,是牙齒硬組織被齲蝕所致。齲齒是由於口腔內的細菌菌斑侵蝕作用和牙齒本身的缺陷造成的。平時口腔內有許多細菌,在適宜條件下,滯留...
-
抑齲散
”味甘、辛,性大寒。 味甘、淡,性寒。 ”味辛,性涼。
百科名片 產品簡介 產品配方 花椒 生石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