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國[漢語辭彙]

黨國[漢語辭彙]
黨國[漢語辭彙]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黨國,即黨和國家,通常指解放前的中國國民黨及其統治下的中華民國,即抗戰時期經常出現的“黨國的利益高於一切”“為黨國效力”等口號內的黨國,單從字面來了解,黨就是國,國就是黨,愛黨才叫愛國,愛國必須愛黨。它體現的國家的一黨專政。此名詞是民國時期的一個特定稱謂。

基本信息

起源

但細翻歷史書籍,卻並非這么簡單,“黨國”的實質內容其實是“以黨訓政”,只是國民黨政治治國的一個階段,並非是開始,也非結束。 另外,黨國作為一個詞是不可分開的,國家不可能沒有黨,黨也不允許沒有國家政權。同時,從語素的排列順序來看,黨在國家前面,黨的意義重要性大於國家。 首創者為蔣介石。

發展

孫中山 孫中山

在西方政黨政治潮流及蘇聯體制的影響下,中國國民黨總理孫中山形成了一套中國特色的黨制理念,為後來的國民黨體制奠定了理論基礎。

1926年,廣州國民政府初步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黨國體制。

1927年4月,伴隨著南京國民政府的成立和全國的統一,中國國民黨繼續實施起黨國體制。黨國體制的核心在於,作為執政的國民黨,以黨的意識形態作為治國的基本原則,以黨政雙軌制的權利管理體系作為從上到下的運轉方式。這一獨具特色的行政管理體制,既是西方政黨政治理念特別是蘇俄政黨體制進入中國政壇的結果,也是傳統中國政治文化與西方現代政黨體制及理念相互作用的產物。由於理念與利益的分化,“黨國” 體制不僅形成了中國現代政治制度及其運作模式的重大變革,成為中國國民黨統治體系內黨、政、軍利益分爭的根源,也由於黨、政兩條管理系統並存且關係滯礙而導致行政成本倍增,進而演變為中國國民黨政治制度上的一重大問題。

以辛亥革命的爆發和中華民國的成立為標誌,中國開始了政治權威從傳統向現代的轉變。民國初年,雖然建立了中央政權,但沒有真正建立起中央政治權威。相反,由於權威合法性延續的中斷導致政治權威的斷裂與危機,社會走向嚴重的失序狀態,各種不同的政治力量試圖用不同的方式重建政治權威,其中,以袁世凱為代表的"強人政治"和以宋教仁為代表的民主政治兩種途徑較為典型。在袁、宋所主張的方式均遭失敗的情況下,孫中山提出了"以黨治國"的第三種權威模式。作為一種替代性和過渡性模式,孫中山探索的"黨治"模式回應了社會政治心理需求,為解決迷失已久的社會政治權威提供了一種現實的選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