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強省建設規劃

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強省建設規劃

《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強省建設規劃》是黑龍江省政府2008年發布的黑龍江省高等教育發展建設規劃,又稱“1115工程”,即重點支持1所高校搞好省部級共建,實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的建設目標;重點建設10所大學達到國內同類高校先進水平;重點建設100個左右省級重點骨幹學科;重點建設5個示範性高等職業技術學院。

按照工程確定的目標,黑龍江省高教招生規模將適度擴大,每年擬按13%左右的比例遞增,力爭使全省普通高校在校生由目前的16.6萬人發展到2005年的32萬人,毛入學率達到15%以上。為此,黑龍江省委、省政府提出:要重點抓緊以人才培養、辦學層次、區域性限制為具體內容的結構調整,支持高校增設全省經濟發展急需的專業,重建和整合代表全省生產力發展方向的新興學科。辦學重心要逐步上移,大力發展本科,增加研究生培養比例,並且理清高校辦學層次,本科高校不舉辦專科層次教育,低層次教育不舉辦高層次教育。

黑龍江省委還提出,要把隊伍建設作為考核高校領導班子、評估辦學水平、審批高校設定、確定教師評審許可權、學位授予許可權和評選重點學科的重要依據,限制非研究生學歷人員進入教師隊伍,爭取在“十五”末期,具有研究生學歷的教師比例,在“211工程”建設高校達到80%,在教學科研性高校達到60%,在以教學為主的高校達到40%,職技學院和高專達到20%。

規劃說明

黑龍江省教育廳副廳長辛寶忠在發布會上講話 黑龍江省教育廳副廳長辛寶忠在發布會上講話

大興安嶺地區行政公署,各市、縣人民政府,省政府各直屬單位:

《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強省建設規劃》業經省政府第九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二○○八年八月二十九日


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強省建設規劃

(二○○八年八月十三日)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提出的“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戰略任務,提高高等教育水平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特制定高等教育強省建設規劃。

現實基礎

近10年來,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整體實力大幅提高,許多重要指標居全國前列,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在《中國教育與人力資源發展報告(2005-2006)》教育發展指數排名中,黑龍江省居第9位,屬於高等教育區域競爭力比較強的省份。

基礎條件

1.高等學校布局比較合理。截至2007年,全省共有普通高等學校68所,在校本專科學生63.49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26.78%,高於全國平均值3.78個百分點。在校研究生4.6萬人,居全國第9位。每萬人口中高等教育在校生達220.7人,居全國第10位。“十五”以來,累計為社會生產和服務第一線培養輸送近115萬名高級專門人才。全省13個地市都設有普通高等學校,哈大齊工業走廊聚集了49所普通高等學校,占全省普通高等學校的72.06%。

2.學科門類比較齊全。黑龍江省高等學校學科門類齊全,學位授權體系完整,辦學特色明顯。截至2007年,全省研究生培養單位25個,其中高等學校17個。全省具有一級學科博士點47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07個;擁有材料科學與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林業工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中藥學等14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居全國第6位。理工學科實力居全國前列,農、哲、醫學科在全國有較高地位,經、法、文、管學科在國內有一定影響。高等學校學科專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2003年以來新增為老工業基地服務的相關本專科專業點1257個,占新增專業點總數的82%。

3.服務能力不斷增強。自2003年起,緊緊圍繞老工業基地振興的需求,在高等學校建立了10類26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基地,與企業合作建立了37個研究生培養創新基地。在全國率先實施“村村大學生計畫”,並擴展實施了“鄉村醫生”、“鄉村教師”計畫。積極組織高等學校科技力量進入經濟建設主戰場,大力開展聯合研發、科技成果轉化和科技服務工作。啟動建設了26個校企共建工程技術研發中心,推進與企業合作的41項老工業基地振興重大項目和22項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為黑龍江省建立糧食安全和煤礦安全保障技術體系、動物重大疫情防控體系、農產品及食品安全體系、農業和林業生態安全體系以及裝備製造、能源工業等行業科技進步等做出了重大貢獻。全省高等學校科技產業實現年銷售總額20億元。一些高等學校為學校所在地的招商引資和重大項目引進發揮了重要作用。

4.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全省高等學校年均承擔科研項目9000多項,5年來獲得科研經費近95億元,其中縱向經費54億元,取得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獎1100項,其中國家級獎勵43項,占全省獲獎總數的54.8%。2006年,在全國各省市高等學校科技發展排位中,黑龍江省年均獲得科技經費、科研課題、專利申請數與授權數均居第10位,國家級科技獎勵數居第5位。國家重點實驗室、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建設等不斷取得新突破。

5.國際合作日益廣泛。黑龍江省高等學校與42個國家的500多所高等院校及國際組織建立了合作交流關係。以俄羅斯科技和教育合作為重點,以韓、日教育交流為傳統優勢,形成了全方位、寬領域、多形式的合作交流格局。中外合作辦學項目152項,國際合作科研項目113個。近5年,外國留學生規模每年增加1000人,其中2007年在校生總數達7000人,居全國第7位。高等學校海外留學歸國工作的教師2250人,每年派出訪問學者和攻讀學位的教師200餘人,聘請海外教師500餘人。高等學校辦學視野不斷開闊,為培養符合外向型經濟發展的國際化專門人才奠定了基礎。經過改革開放30年的大改革、大發展,黑龍江省現已具備建設高等教育強省的基礎:在校生規模的擴大使建設高等教育強省具備了規模基礎;高等教育辦學條件改善和辦學質量提高使建設高等教育強省具備了實力基礎;創新型國家建設對人才的需求與人民民眾希望接受優質高等教育的需求使建設高等教育強省具備了社會基礎;經濟社會發展步入良性軌道,財政收入的增加使建設高等教育強省具備了經濟基礎。

制約因素

1.人才結構不合理,領軍拔尖人才少。黑龍江省受地域和經濟發展等因素的影響,高層次教師外流較多、引進較少,致使人才隊伍結構不盡合理。尤其是年輕領軍拔尖人才匱乏,省屬院校沒有國家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人事關係在黑龍江省高等學校的21位“兩院”院士中70歲以下的僅2人。全省高等學校專任教師中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的比例為39.4%,低於全國平均數近5個百分點。

2.高等教育社會服務功能發揮不夠充分。高等學校作為高層次人才的集聚區,是科學技術和現實生產力之間的重要橋樑和紐帶,由於受管理體制和辦學理念等制約和影響,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潛力沒有充分發揮,學科專業結構與經濟社會發展結合不夠緊密,優勢學科資源整合力度不夠,科技創新平台建設相對薄弱,集成創新能力不強,缺乏有效的產學研合作與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和政策保障。

3.高等教育事業發展與資金需求的矛盾未能根本緩解。高等學校擴招以來,財政對高等教育投入不斷增長,但高等學校整體投入仍不能滿足高等教育事業發展需求。各高等學校通過銀行貸款方式籌措資金,解決基礎設施、教學儀器設備等固定資產不足問題,在固定資產大幅度增長的同時,也形成了大量債務。截至2007年,黑龍江省地方高等學校債務總額已達83.5億元。高等學校貸款已經進入還本付息的高峰期,平均每年需要償還的貸款利息超過4億元。高等學校運轉負擔過重,壓力過大。

緊迫性

1.建設高等教育強省是黑龍江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迫切需要。《黑龍江省2007-2010年人才發展計畫》預測,到2010年,在黑龍江省經濟迅速發展、產業結構不斷調整過程中,對各類人才需求總量將增加86.3萬人。只有源源不斷地培養和輸送專業人才,把人才資源優勢發揮好,為加快發展提供智力支撐,才能實現黑龍江省經濟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目標。

2.建設高等教育強省是黑龍江省建設創新型省份的迫切需要。《中國省域競爭力藍皮書(2006-2007)》對全國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排名中,黑龍江省列第13位。建設高等教育強省,發揮高等學校在提高原創能力、集成創新能力和引進再創新能力等方面的排頭兵作用,進一步突出科技進步和科技創新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有利於推動全省向科技要產品、要產業、要生產力、要經濟效益,增強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建設創新型省份。

3.建設高等教育強省是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要。黑龍江省為新中國高等教育模式的建立做出過歷史貢獻,高等教育水平多年保持全國前列。改革開放以來,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競爭,導致高層次人才的競爭,建設高等教育強省成為落實人才強省戰略的共識。廣東、浙江、山東、陝西、遼寧、湖北等省份傾力打造高等教育強省,陸續啟動建設規劃,形勢逼人。黑龍江省必須面對挑戰,搶抓機遇,建設高等教育強省,保持人才優勢。

總體思路

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最佳化結構,提高質量,以培育高水平人才隊伍為重點,以加大投入和提高管理水平為保障,以提高高等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為落腳點,充分發揮高等學校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社會服務和文化引領的作用,建設高等教育強省,為推動黑龍江經濟社會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基本原則

建設高等教育強省首先要做強高等學校,力爭使每種辦學類型都有國內一流的院校,每個辦學層次都有特色鮮明的學科專業。同時,充分發揮高等學校的服務功能,努力實現高等學校發展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良性互動,學科專業發展與產業發展互為依託,高等學校與企事業單位人才資源和發展成果互為共享。

一是堅持服務發展。高等教育面向經濟建設主戰場,為全省和諧社會建設大局服務,把人才培養、科技創新、文化傳承等工作全力納入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軌道上來,為實現省十次黨代會確定的“五個突破”和“一個跨越”宏偉目標,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二是堅持突出重點。科學規劃,合理布局,集中優勢資源,重點建設一批高水平院校和學科專業,推進資源共享,提高開放效益,發揮重點建設院校在全省高等教育發展中的引領作用和在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支撐作用。

三是堅持人才為本。統籌規劃和協調人才工作,建立和完善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人才管理體制和機制,加強以高層次領軍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為重點的人才隊伍建設。樹立專家治校和教授治學理念,努力營造“鼓勵人才幹事業、支持人才幹成事業、幫助人才幹好事業”的良好環境。

四是堅持改革開放。全面深化高等學校教育教學改革、招生制度改革、管理體制改革和辦學體制改革,更新教育觀念,最佳化教育結構,提高教育質量。充分發揮黑龍江省地緣優勢,積極引進俄、日、韓等境外優質教育和科技資源,支持高等學校開展國際教育與科技合作。積極推進中外合作辦學,擴大國際留學生招收規模,拓展境外辦學渠道。不斷提升黑龍江省高等教育的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

建設目標

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由現在的26.78%提高到30%以上,在校生總數達到90萬人左右,其中普通高等學校在校研究生6萬人左右、普通本專科生70萬人左右;建設重點學科200個、本專科重點專業330個。高等學校年承擔科研項目1.5萬項左右,年獲得科研經費30億元左右,年獲得國家級科研獎10項左右;重點支持潛力較大的領軍人才10人、長江學者40人、龍江學者100人、創新團隊20個、教學名師200人、教學團隊30個。本科院校專任教師中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的比例達到60%,專科學校達到30%;培養落地人才40萬人左右,培訓各類人員200萬人次左右。建設省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100個、校企共建工程研發中心35個,重點推進科技成果轉化30項。

到2015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50%左右,在校生總數在黑龍江省適齡人口下降情況下保持90萬人左右,其中普通高等學校在校研究生7萬人左右、普通本專科生70萬人左右,高等教育步入普及化階段;建設重點學科220個、本專科重點專業450個。年承擔科研項目1.8萬項左右,年獲得科研經費40億元左右,年獲得國家級科研獎10項以上;重點支持潛力較大的領軍人才15人、長江學者50人、龍江學者200人、創新團隊50個、教學名師400人、教學團隊50個。本科院校專任教師中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的比例達到65%,專科學校達到35%;培養落地人才50萬人左右。建設省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120個、校企共建工程研發中心50個,重點推進科技成果轉化100項以上。

到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60%以上,其他各項指標在2015年基礎上有較大幅度提升。

通過建設高等教育強省,到2020年黑龍江省高等院校在一些重點領域成為培養和造就國內一流科學家和科技領軍人才的搖籃,成為知識創新和推動科研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中心,成為推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陣地。高等教育全面普及,辦學結構布局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建立起創新型人才培養體系和科技創新服務體系,高等教育綜合實力強、學科特色強、服務能力強,辦學水平保持在全國前10位。

建設任務

圍繞規劃目標,實施黑龍江普通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重點建設“五個一批”,全面提高高等學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服務社會的總體水平。

(一)建設一批高水平大學,支撐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緊緊圍繞黑龍江省加快發展的現實需要,實施1115”工程,發揮龍頭帶動效應。重點支持哈爾濱工業大學建設成為世界一流大學,重點推進10所省屬本科高等學校建成國內同類院校一流大學;重點扶持10所省級示範性高職院校建設,其中國家級示範高職院校5所;重點鼓勵5所民辦普通高等學校成為國內有影響力的民辦高等院校;支持哈爾濱工程大學、東北林業大學211工程”建設,使黑龍江省“985工程”、“211工程”和“1115工程”院校達到國內同類院校先進水平。

建設一批高水平大學(省屬)
省屬本科高等院校 (10所) 東北農業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黑龍江大學、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大慶石油學院(現為東北石油大學)、哈爾濱理工大學、哈爾濱師範大學、哈爾濱商業大學、佳木斯大學、齊齊哈爾大學
省示範高等職業院校 (10所) 黑龍江建築職業技術學院、黑龍江農業工程職業學院、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大慶職業學院、黑龍江林業職業技術學院、黑龍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現為黑龍江職業學院)、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哈爾濱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哈爾濱華夏計算機職業技術學院(現為哈爾濱信息工程學院)、黑龍江畜牧獸醫職業學院(現為黑龍江職業學院)
省民辦普通高等院校 (5所) 黑龍江東方學院、哈爾濱德強商務學院(現為黑龍江財經學院)、哈爾濱師範大學恆星學院(現為黑龍江外國語學院)、哈爾濱工業大學華德套用技術學院(現為哈爾濱華德學院)、齊齊哈爾職業學院(現為齊齊哈爾工程學院)

(二)建設一批高水平學科專業,服務主導產業群發展

根據高等學校學科特點和專業優勢,結合黑龍江省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到2010年,集中力量建設與黑龍江省主導產業群直接相關的200個重點學科和330個重點專業(其中高職高專130個)。以國家重點學科為平台,整合全省學科資源,集結力量,重點建設好服務生物醫藥、現代農業、新材料、裝備製造、能源技術、文化藝術等產業的10個左右學科群,使之成為科技創新、社會發展、產業升級的動力和源泉。擴大省級軟體學院建設範圍。建設一批高質量、高水平、具有示範作用的精品課程和相應的高質量教材。引導學校進行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手段改革,搭建網路教育資源共享和學習支持服務平台,為建設學習型社會提供最需要的教育資源。

建設一批高水平學科和專業
學科專業 服務產業 重點學科 重點專業
本科 專科
四大支柱產業 60個 80個 40個
六大高新技術產業 60個 30個 20個
現代服務業 30個 50個 30個
新農村建設 30個 20個 20個
其他行業 20個 20個 20個
合 計 200個 200個 130個

(三)建設一批高水平創新平台,支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

按照黑龍江省發展裝備、石化、能源、食品四大支柱產業,生物、航空航天、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技術與裝備、環保六大高新技術產業,冶金、建材、森工、輕紡等傳統產業需求,建設與完善省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重點建設好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國家級重點實驗室,重點支持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建設。突出建設好東北農業大學乳品科學和大豆生物學、哈爾濱醫科大學生物醫藥、大慶石油學院提高油氣田採收率和哈爾濱理工大學工程電介質技術等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完善已有的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加大校企共建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和省部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力度,突出建設好哈爾濱工業大學工業技術研究院、東北農業大學乳品和大豆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黑龍江大學農業微生物、哈爾濱理工大學汽車電子和齊齊哈爾大學亞麻加工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黑龍江中醫藥大學藥物安全評價中心。以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為龍頭,發展黑龍江大學科技園,重點建設4個功能齊全、管理運行規範、具有一定規模的省級大學科技園(哈爾濱理工大學科技創新創業園、東北農業大學生物農業科技產業園、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農業現代化科技園、大慶石油學院石油工業科技園)。到2010年,力爭使黑龍江省國家大學科技園達到3個。實現“大學校區、科技園區、公共社區”三區融合、聯動發展,逐步成為本地區吸引人才、吸引創業、吸引投資的高地。要進一步面向全省開放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設立開放課題,積極接納研究人員、企業工程技術人員進行合作研究。要進一步加強與俄、日、韓等國家的科技合作與交流,互利雙贏,提升黑龍江省高等學校科技創新能力。

創建一批高水平創新平台
年份 項目 2008年 2010年 2015年
國家級重點實驗室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省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 11個 11個 91個 12個 15個 100個 14個 20個 120個
國家級工程技術中心省部級工程技術中心省校企共建研發中心 3個 22個 26個 3個 30個 35個 5個 40個 50個
國家大學科技園 省大學科技園 2個 1個 3個 4個 4個 7個

(四)建設一批高水平人文社科基地,促進文化大省發展

完善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基地和教育部重點基地的功能,努力發揮對外輻射作用,繁榮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事業。重點建設好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黑龍江大學俄語語言文學研究中心,培育建設黑龍江大學文化哲學研究中心等進入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利用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學科齊全、信息資源廣泛、圖書資料豐富的優勢,構建文化服務平台。積極推進哈爾濱師範大學和哈爾濱市南崗區共建黑龍江現代文化藝術產業園區。鼓勵大學參與和支持社區文化和農村文化建設,挖掘、總結、保護黑龍江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加強藝術院校建設,支持綜合性大學開展多樣化的教育與培訓,培養文化人才、文化科技人才、文化管理人才和文化經營人才,不斷提高高等學校文化服務的能力,為建設邊疆文化大省強省和提升黑龍江省綜合競爭力提供人才、作品、產品和智力支持。

建設一批高水平人文社科基地
年份 項目 2008年 2010年 2015年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1個 2個 3個
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5個 8個 10個
省高等學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 24個 30個 35個

(五)培育一批高水平領軍人才為核心的創新團隊,促進人才強省建設

在充分發揮現有院士為領軍的創新團隊作用同時,強化高層次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工作。制定“高等學校院士後備人選支持計畫”,落實“長江學者計畫”,實施“龍江學者計畫”,努力培養引進一批高水平的領軍人才。實施“高等學校科技創新團隊培養計畫”和“高等學校教學名師計畫”,建設一批高水平創新團隊。繼續實施“高等學校教師培訓和學歷提升計畫”,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明顯提高。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設立省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50個,其中15個入選國家重點建設行列。

打造一批高水平創新團隊
年份 項目 2008年 2010年 2015年
院士後備人選支持計畫   10人 15人
長江學者 龍江學者 35人 72人 40人 100人 50人 200人
教育部科技創新團隊 省屬高等學校科技創新團隊 6個 8個 20個 15個 50個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 省屬高等學校新世紀優秀人才 101人 22人 180人 50人 300人 100人
國家級教學名師 13人 20人 35人
省級教學名師 149人 200人 400人

服務計畫

(一)新農村建設服務計畫

繼續實施“村村大學生計畫”,每年招收2000名左右來自農業(農墾、林業)生產、鄉村中國小、鄉鎮醫院(衛生所)的一線工作者,進行專科教育,由東北農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黑河學院、牡丹江醫學院牽頭,省內相關高等學校參與共同實施,培養農村“留得住、用得上”的專門人才。利用網路、函授、廣播電視、自學考試等方式,加大新農村建設人才培養培訓力度。到2010年,培養培訓新農村建設各類人才30萬人;到2015年培養培訓50萬人。實施墾區人才支持計畫,舉辦墾區企業高級管理人員研修班,建立墾區研究生創新培養基地,為墾區培養碩—16—士以上專業學位的人才,到2015年培養培訓2000人左右。實施師範類學生農村支教計畫,到2015年力爭每年選派10%以上的師範實習生到農村實習支教。

新農村建設人才培養培訓計畫
年份 計畫名稱 2010年 2015年
村村大學生計畫 6000人 16000人
墾區人才支持計畫 500人 2000人
師範類學生農村支教計畫 3000人 8000人

積極支持高等學校與縣(市、區)、農場開展農業科技合作與共建活動,重點推進17項種植養殖新技術新品種的推廣和套用,開展15項新農村建設方面的軟科學研究,為全省鄉鎮、村屯提供小城鎮規劃服務。依託東北林業大學、東北農業大學、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和各農職院校,在全省縣(市、區)和農場推進縣(場)校共建和科技合作共建。辦好東北農業大學農業專家線上科技服務信息網,發揮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大學科技園作用,努力擴展服務領域和提高服務水平,使高等學校科研與新農村建設實際需要結合更緊密。

(二)緊缺人才培養培訓服務計

圍繞黑龍江省產業結構調整,依託省內高等院校,發揮校企合作優勢,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實施緊缺人才培養培訓計畫。選擇辦學實力較強、特色突出、與行業和企業結合緊密的高等學校,建立12類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培訓基地,下設29個專業技術人才培養培訓中心。根據各高等學校的學科特點,聯合對口企業制定人才培養培訓實施方案,在基地培養的本科生,20%以上的畢業論文題目要結合黑龍江省企事業發展實際。通過校市合作、校區合作、校企合作,使高等學校成為黑龍江省產業發展需要的高素質創新、創造、創業型人才的培養基地。深化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加快高技能專門人才培養,以就業為導向,推進校企合作辦學,大力發展面向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和新興產業的專業,到2010年建成130個省級重點專業。與企業合作開發體現工學結合特色的課程體系,建成200門工學結合的省級高職高專精品課程,力爭創建30門工學結合的國家級精品課程,編寫體現工學結合的特色教材100部。建成30個融教學、培訓、職業技能鑑定於一體的高水平實訓基地。加強“雙師型”教學團隊建設,培養省級高職專業帶頭人300名、“雙師型”中青年骨幹教師3000名。

緊缺人才培養培訓服務計畫
培訓基地 人才培養培 訓中心簡稱 人才培養培訓領域 牽頭單位 計畫數 重點合作企業
到2010年 到2015年
1 裝備 製造 1.機械加工與數控 機械製造、數控技術 哈爾濱工業大學 8.8萬人 13.4萬人 哈電集團、一重集團、哈飛集團等、
2.電站成套設備哈電集製造 電站設備製造與運行 哈爾濱理工大學
3.汽車製造與維護 汽車製造、汽車維護 東北林業大學
4.材料成型 鑄造、焊接 哈爾濱工業大學
2 基礎 設施 5.交通運輸與管理設施 交通工程、交通管理 黑龍江工程學院
6.城市設施 城市規劃、城市建設 哈爾濱工業大學
3 石油 化工 7.石油化工工程 石油工程、石油化工 大慶石油學院 4.5萬人 7.8萬人 大慶石化
8.精細化工 化工機械、精細化工 齊齊哈爾大學
4 能源 9.探礦採礦 探礦、採礦 大慶石油學院 4.5萬人 7.8萬人 大慶油田、東部煤電化企業等
10.煤炭生產轉化 煤炭生產與煤炭轉化 黑龍江科技學院
11.電力 電站運行、電網運行 哈爾濱理工大學
5 高級經營管理 12.法律及公共事業 法律、公共事業 黑龍江大學 8.8萬人 13.5萬人 哈飛集團、哈藥集團、東輕公司、光宇集團等
13.外語 外語、外語證書考試 黑龍江大學
14.高級經營管理 EMBA、MBA、工商經貿 哈爾濱工業大學
6 社會 服務 15.信息與社區服務 信息諮詢、社區管理 黑龍江大學
16.教育資源管理 教育管理、開發與利用 哈爾濱師範大學
17.旅遊開發與管理 旅遊開發、旅遊管理 哈爾濱商業大學
18.物流與電子商 物流、物業、電子商業務 哈爾濱商業大學
19.金融保險業 金融、證券、保險業 哈爾濱商業大學
7 醫藥 20.藥業哈藥集 製藥、中藥 哈爾濱醫科大學、黑龍江中醫藥大學 4.5萬人 11萬人 哈藥集團,哈爾濱、大慶服務外包園區等
21.醫療器械製造 醫療器械製造與維護 佳木斯大學
8 信息 技術 22.計算機套用技術 計算機套用、計算機維護 哈爾濱工業大學
23.計算機軟體 軟體技術、服務外包 哈爾濱工業大學
9 動漫 24.動漫產業 動漫製作、動漫編創 哈爾濱理工大學
10農產品深加工 25.糧油食品加工 糧油食品加工 東北農業大學 8.9萬人 13.5萬人 森工、農墾系統、企業,完達山乳業有限公司等
26.農畜及乳品加工系 農畜及乳品產品加工 東北農業大學
11 森工 27.林業資源開發 林業資源開發 東北林業大學
28.木材產品開發 木材產品開發及加工 東北林業大學
12 生物 技術 29.生物科學與技術 生物科學、生物技術 東北農業大學
合計     40萬人 67萬人  

(三)高層次人才培養培訓服務計畫

依託黑龍江省具有專業學位培養資質的高等學校對在職人員進行高層次教育與培訓,舉辦招商引資、服務外包、項目管理培訓班,每年培訓高層次管理和科技人員1000人、企業中級管理人員和行政管理人員4000人。高等學校依託骨幹企業建立50個黑龍江省研究生培養創新基地,結合國家重大項目培養企業高層次科研人員及技術骨幹。實行雙導師制,學位論文在“示範基地”撰寫,論文選題必須是企業實際科研攻關項目。到2015年為企業培養工程碩士4000人左右、農業推廣碩士600人左右、臨床獸醫碩士200人左右。

高層次人才培養培訓服務計畫
項目名稱 學習類別 學習內容 目標任務 主辦單位
高級管理和科技術人才培養培訓計畫 培訓教育 以面向黑龍江省各類企業高級經營管理人員為主的高水平、深層次在職教育 每年培訓1000名高層管理人員和科技人員,培訓4000名左右企業中級管理人員和地方幹部 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哈爾濱商業大學、哈爾濱理工大學MBA教育中心
學歷教育 高級經營管理人才培訓中心 1.EMBA班每年招生20人 2.MBA班每年招生200人 1.哈爾濱工業大學 2.哈爾濱商業大學、哈爾濱理工大學、黑龍江大學MBA教育中心
高層次人才創新計畫 學歷和專業學位教育 結合國家重大科研項目、定向招收企業高層次科技人員和科技骨幹 企業建立50個研究生培養創新基地:2008-2010年培養博士60人、碩士300人、工程碩士1500人。2011-2015年培養博士100人、碩士500人、工程碩士2500人。 大慶石油學院、哈爾濱理工大學、齊齊哈爾大學、黑龍江科技學院、東北農業大學、哈爾濱商業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黑龍 江中醫藥大學

(四)校企共建工程研發中心服務計畫

進一步發揮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等創新平台作用,重點圍繞哈大齊工業走廊、東部煤電化基地建設和生物產業、現代服務業等行業與領域的發展需要,進一步整合完善已有的26個校企共建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到2015年建成50個校企共建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工程技術研發中心須以技術集成創新為核心,以共建合作企業為主要服務對象,進行工程技術研究與開發、孵化高新技術成果,促進國外引進先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和創新,為行業和相關領域的發展提供信息和諮詢服務,加大科技成果研發與轉化力度。強化生物領域校企共建工程研發中心建設,解決黑龍江省生物產業發展急需解決的重大科技難題。重點加強哈爾濱醫科大學、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哈爾濱商業大學在生物醫藥領域,東北農業大學、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黑龍江大學在生物農業領域,哈爾濱工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在生物環保和生物資源保護領域工程研發中心和重點實驗室建設。

校企共建工程研發中心數量
  服務領域、行業 2010年 2015年
1 裝備製造業 9個 12個
2 石油與化學工業 6個 9個
3 能源工業 2個 3個
4 生物與農業 10個 13個
5 信息與現代服務業 2個 4個
6 醫藥產業 6個 9個
合計   35個 50個

(五)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服務計畫。 針對黑龍江省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重點在資源精深加工、裝備製造、航空航天、生物產業等方面,每年從哈爾濱工業大學等科技實力較強的高等學校中精選推薦10項左右市場前景好、科技含量高、可轉化的高新技術成果予以重點支持,為用高新技術提升傳統產業做出貢獻。進一步發揮哈爾濱工業大學在科技創新與服務方面的作用,重點推進哈爾濱工業大學工業技術研究院的建—設,整合資源、辦出特色,更好地服務於黑龍江省的經濟社會發展。省經委、教育廳、科技廳、農委、中小企業局共同推進產學研結合工作,進一步發揮裝備製造業、石油化學工業、能源工業、醫藥工業、綠色食品和森林工業6個校企合作委員會的作用,提供產學研合作信息,搭好洽談對接平台,做好科技成果轉化的服務工作。全省所有高等學校都要根據自身的特點和優勢與1至2個地市、縣(市、區)或企事業單位建立穩定的合作關係,推進校企聯姻、加快科技成果的轉化。

科技成果近期擬推薦轉化數量
  服務領域、行業 2010年
1 裝備製造業 11項
2 石油與化學工業 5項
3 能源工業 2項
4 生物與農業 7項
5 醫藥產業 5項
合計   30項

保障條件

高等教育強省建設是新型工業化建設和老工業基地振興的基礎工程。各級政府負主導責任,要樹立服務高等學校就是服務區域,發展高等學校就是發展區域的理念,加強統籌領導,使高等教育強省建設成為各級政府的行為和社會的共識,切實提到突出位置,認真抓緊、抓實、抓好。

(一)建立高等教育強省建設的組織機構

成立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強省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研究決定高等教育強省的總體規劃和重大方針政策,協調推進重點項目落實。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省教育廳,負責日常工作。高等學校比較集中的地市政府要成立組織協調機構,牽頭研究政策,重點支持高等學校發展和發揮高等學校服務地方的作用。建立高等學校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和政府為高等學校發展服務的評價制度,與省目標考核制度等相銜接,把高等學校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政府為高等學校發展開展的服務工作與效果,作為考核高等學校和政府工作以及幹部績效的重要內容。

高等院校要成立高等教育強省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並建立專門機構負責相關工作,更新發展觀念,轉變工作方式,最佳化高等學校內部管理體制,統籌安排自身發展和社會服務工作,加快科技創新和社會服務體系建設。

(二)建立高等學校發展的支持和激勵機制

高等學校所在地市政府要主動研究支持高等學校發展和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問題,謀劃大學校區、科技園區和公共社區的發展規劃對接、重大項目對接、人才使用對接等問題,努力形成以地方政府為主導,區校互動的“三區聯動”發展格局。要制定和完善相應政策法規,給高等學校改革發展創造優越條件和寬鬆環境。省機構編制部門要加強高等學校編制管理,合理確定編制總量規模,實行動態管理,向一線教師傾斜,最佳化編制使用結構。省人事廳要加快推進高等學校人事分配製度改革。省教育廳要積極推進高等學校深化內部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落實高等學校辦學自主權,配合加強高等學校領導班子建設。省發改委、物價局、公安廳、財政廳、國土資源廳、審計廳、地稅局、國稅局等部門要在化解高等學校貸款、物資採購、稅收、學校創收等方面給高等學校以政策扶持,幫助高等學校按規劃解決建設用地,整治校園周邊環境。對高等學校校區置換涉及的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免稅,契稅先征後返。鼓勵高等學校吸引社會資助,對引進社會捐助發展資金的學校,政府給予10.5的匹配資金獎勵。省經委、國資委、科技廳、農委、中小企業局等部門要牽頭建立企業與高等學校長期聯繫機制,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引導企業和高等學校開展科技合作,鼓勵校企共建實驗實訓基地,吸收大學生實習。

(三)完善科技成果轉化的激勵機制

教育、科技、財政、人事等部門要研究制定科技成果轉化獎勵政策,鼓勵高等學校教師和科研人員投身經濟建設主戰場,圍繞黑龍江省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開展科學研究。對在省內轉化的成果,按取得經濟效益的一定比例給成果所有者以獎勵。轉化取得經濟效益的科技成果應作為評聘教師職務的重要依據。重點支持高等學校新研製成果的中試,積極推進科技成果向黑龍江省企業轉化。大學科技園中符合國家高新技術產業條件的企業享受相應的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

(四)創造高層次人才成長創業的條件

制定優惠政策,加大高層次人才培養、穩定和引進力度。對在黑龍江省工作的兩院院士、長江學者和龍江學者給予特殊待遇。對院士後備人選、長江學者和龍江學者給予科研啟動經費支持。各級政府和高等學校要進一步加大高層次人才引進和培養、培訓的政策扶持和資金投入力度。高等學校要重視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完善內部人才政策體系,制定培養和引進高層次人才的戰略規劃並認真組織實施。

(五)完善高等教育經費投入保障機制

省政府加大高等教育投入力度,建立按生均培養經費撥款的增長機制,到2010年達到當年全國高等學校預算內平均生均培養經費撥款水平。各地市、行業和國有企業舉辦的高等學校也要參照建立相應的生均培養經費撥款增長機制。進一步調整支出結構,整合現有專項資金,突出支持重點,提高專項資金使用效益。積極引導和支持社會力量辦學,進一步拓寬高等學校辦學和發展資金渠道。省政府近5年每年安排一定數量專項資金支持高等學校創新人才培養、創新平台建設和創新成果轉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