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地產期
分布於北太平洋西部、中國沿海均產之。日本南部至台灣,包括台灣北、西、南部海域。
形態特徵
背鰭I,XI-14~17;臀鰭Ⅲ-9~10;胸鰭17;腹鰭I-5;尾鰭19,側線鱗44~48。 體呈橢圓形,高而側扁;體長為體高1.8~2倍,為頭長2.5~2.7倍;體背面較窄,腹面鈍圓;尾柄短而側扁,其長與高約相等。頭中等大,由吻端至第一背鰭起點前坡度甚陡,顏面約呈55度角;頭腹面較寬而平直,頭長為吻長3.7~3.8倍(斜長2.6~3.3倍),為眼徑2.9~3.1倍。吻鈍尖,其長約與眼徑相等。眼中等大,側上位,距吻端與距鰓孔上角相等。眼間隔微凸。鼻孔每側2個,橢圓形,前鼻孔大於後鼻孔,周圍有瓣膜,後緣瓣膜高呈三角形。口前位而低,稍斜,兩頜等長,兩頜牙細小呈帶狀,外行牙較大,犁骨、齶骨及舌上牙。頰部密生小髭,頦孔3對,最後一對長裂縫狀。鰓孔大,前鰓蓋骨後緣具細鋸齒,鰓蓋骨後緣有一小的扁平棘。假鰓明顯。鰓蓋條7。鰓耙6~8+12~14,鈍短,最長鰓耙為眼徑1/3~1/4。 體被細櫛鱗,櫛狀齒強。頭部除吻端、兩頜及額部外皆被鱗。上頜骨有鱗。背鰭、臀鰭基部有鱗鞘。側線完全,位高,與背緣平行。 背鰭具11鰭棘,14~17鰭條,鰭棘部與鰭條部僅在基部相連,中間形成一深凹陷;背鰭鰭棘強大,在起點處有一向前倒棘,以第三鰭棘為最長,向後漸次縮短,鰭條部邊緣圓形,其基底長為鰭棘部基底的1/2。臀鰭小,其起點與背鰭鰭條部相對,同形,具3鰭棘,9~10鰭條,以第二鰭棘最強大。胸鰭小,末端圓形。腹鰭稍長於胸鰭,起點在胸鰭基底下方,其末端接近肛門。尾鰭圓形。 體背部灰褐色,腹部較淡。體側有4條黑色橫帶:分別在吻端、眼部、背鰭前倒棘下背鰭第4~5鰭棘下、背鰭最末三鰭棘下、背鰭鰭條部及尾柄上各有一橫帶。背鰭和臀鰭棘間膜黑色。背鰭、臀鰭、尾鰭淡黃色,有深黑色邊緣。胸鰭淺黃色。腹鰭灰褐色。 幽門盲囊3個。腹腔膜黑色。
生存習性
主要生活於30~50公尺的溫帶海域,屬底棲性魚類,常出現在人工魚礁區。肉食性,以小魚及甲殼類為主。
漁業價值
可食用魚,觀賞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