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絨金龜子

黑絨金龜子

黑絨金龜子(Serica orientalis)屬鞘翅目鰓金龜科。為害玉米、高粱、甜菜、向日葵、麻類、桑樹、蔬菜、果樹、榆、楊、柳等作物和林木。

基本信息

昆蟲簡介

黑絨金龜子(Serica orientalis)屬鞘翅目鰓金龜科。為害玉米、高粱、

黑絨金龜子黑絨金龜子
甜菜、向日葵、麻類、桑樹、蔬菜、果樹、榆、楊、柳等作物和林木。

形態特徵

成蟲

體長7~8毫米,寬4.0~5.0毫米,略呈卵圓形,體黑或黑褐色,密被黑絨毛。觸角褐色,鰓葉狀,共l0節;前胸背板密布刻點;側緣弧形,具一列刺毛。每一鞘翅上有由刻點組成的縱溝9條。

長1.5毫米,橢圓形,乳白色,有光澤,長約l毫米。老熟幼蟲體長16~20毫米,頭黃褐色,腹部乳白色。肛門開口於末端,其裂口呈“Y”形,在裂口的四周密布剛毛,肛門腹片後緣剛毛區,其中央縱裂成筆頭狀空隙,肛門後緣有小刺成“弧”形彎曲。蛹長8毫米左右,裸蛹,初為黃白色,後為黃褐色,頭部黑褐色)。

黑絨金龜子黑絨金龜子

為害症狀

以越冬成蟲咬食幼苗葉片、嚴重發生時可將幼苗吃光造成缺苗斷壟,甚至毀種。
生活史與習性
黑絨金龜子在東北、華北每年發生l代,以成蟲在表土下20~30厘米處越冬,第二年4月上、中旬越冬成蟲開始出土活動,早期多數成蟲集在蒲公英、洋鐵葉、苣蕒菜等發芽雜草及楊、柳、榆等樹的返青葉片上取食。4月下旬至5月份玉米、甜菜幼苗出土後,大量成蟲遷移到田間為害。5月上、中旬為為害盛期。成蟲夜間及上午多數潛伏於土內,僅少數活動為害,午後2~4時出土活動取食,有假死性和趨光性。飛翔力很強,傍晚多飛行於樹冠周圍,根據有關資料介紹,其飛翔個體多為雄蟲,飛翔高度達l0米,個別的達300米以上,雌蟲一般不飛翔個別雌蟲可以作短距離急飛和跳飛。成蟲食性很雜,據介紹,可取食149種植物,主要喜食榆、楊、柳和甜菜等作物。成蟲經過取食後,一般於5月中旬至5月末進行交尾產卵。每頭雌蟲一生中產卵量11~59粒,多者為100粒,卵期5~10天,卵孵化率90%以上。初孵幼蟲,以幼根和腐植質為食,幼蟲共分三齡,平均第一齡19.29天;第二齡14.96天;第三齡21.42天。在22~25℃溫度範圍內的土層,適合l~2齡幼蟲活動,老熟幼蟲潛伏在20厘米以下土層中化蛹,於8月中、下旬羽化成蟲,大部分成蟲不出土而進行越冬。

防治技術

1、使用有效種衣劑拌種。
2、誘殺成蟲。於無風的下午3時左右,用長約60厘米的楊、榆、柳新鮮枝條蘸上80%敵百蟲100倍液(最好將樹枝條浸蘸在藥液內2~3小時後取出使用),然後分散安插在地里誘殺成蟲,可收到良好效果。
3、人工捕殺。在成蟲發生期,利用其假死習性於傍晚在其棲息林木上振落捕殺。
4、藥劑防治。可用2.5%敵百蟲粉劑噴撒,每畝2公斤。或用2.5%敵殺死、5%來福靈、2.5%功夫等藥劑,每畝15~20毫升,兌水40公斤左右,噴霧。

黑絨金龜子黑絨金龜子

包括種類

杏樹黑絨金龜子牡丹黑絨金龜子
甜菜田黑絨金龜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