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黑眼睛看世界:一個民主小販眼裡的世界》作者用最生活的眼光、最普通的事例,闡釋民主、自由、平等是如何在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體現的。通過與民生息息相關的分析評論,指出支撐民主制度得以建立、維持和運行的各種因素,以及使其得以生長的社會民情。
作者展示了我們社會的荒謬,一個明擺著圈養民眾的事實,從上而下,大家都裝作不知道,大部分民眾都表示對生活影響不大。事實上,作者的本意也不是要將所有人都拖進骯髒的泥潭,大家都有自己的生活,不會太好,但也不會太壞,這也是當下大部分中國人的心態:既然大家都混著,我也不妨渾水摸魚,沒有制度的支持,我就投機倒把。此書非是劣質環境生存指導手冊,我們只需分辨事實,以堅己心。
普世的價值觀,已經不需要再做渲染和鼓吹,幾百年來都已經陳詞濫調了,網路更是全知全能。有人極力找尋自己在這虛偽傳奇國度中與世界主流合流的證據,希望順勢搭上天堂的列車;有人閉目塞聽,強權黑洞與時代洪流之間的拼殺讓他舉足無措。所以,作者的意思很明確,在現在這個時代,德先生雖然屢遭禁足,但是套用一句惡俗的詩,“你見或不見,他就在那裡”,膽大的人和膽小的人自然選擇了見或不見。我們必須感謝網路,至少一部分人已經開始照亮自己,並極力照亮周圍堅石中的縫隙。
此書雖然文采一般,有時邏輯稍欠,但畢竟是伴隨著時代經脈,對我啟發頗多。即使不以經天為務,也該睜開眼睛看看我們是多么孤獨,堅守著一個必不兌現的大同謊言,還用沉默為虎作倀。黑色的眼睛一向是用來尋找光明,除非甘願作瞎子。房間裡的大象,一旦見光,就會變成龐然鐵證,最後轟然倒塌。
評價
民主作為人類政治發展的價值追求,一方面需要相應的民主制度保證民主的實施,更重要的是需要與民主相適應的社會民情。同時,作者也是在給青年一代上課,指出年輕人空有理想,不如從點滴的生活小事做起。
楊恆均所見所聞所思所言,從心中流出一篇篇優美、睿智、自然、來於生活又富有機鋒的博文,被眾多網友冬粉暱稱為“民主小販”。好一個吆喝民主、呼喚憲政的“民主小販”!當今中國不正需要更多的楊恆均,更多的楊恆均式的博文,來推動政治體制的改革么!
——周瑞金(人民日報前副總編輯;以“皇甫平”筆名撰寫一系列關於中國改革文章聞名於世)
相比於制度建設,老楊頭更關心活生生的個人對於民主的體驗。他不講塵封的理論,也沒有衝鋒陷陣的激烈,只是通過自己真實經歷過的事實,講述一些涉及每個人生活的規則和道理,以實現素樸的啟蒙,一點一滴,聚沙成塔。
——信力健(教育家、信孚教育集團董事長;時評專欄作家)
楊恆均博士的文字一向是平和的,能夠洞悉人心人性,對於一切關於民主的是非曲直,總是先從自身利益開始談起,即民主對於“我”自己,對於我們每一個平凡的人意味著什麼,而不是像某些專家一樣通篇大道理,專業名詞一大堆,動不動就上升到國家民族的大戰略。楊博士的文字契合的是每一位普通人的心靈,這就是如此吸引我的原因。
——網友Tassdars
可能還沒有第二個人能夠像老楊頭這樣把民主、自由、理想、價值講得像鄰居大爺和你聊家常一般深入淺出、通俗易懂。老楊頭的文章適合所有迷茫或者麻木沒有理想的人閱讀!
——網友chunwan
作者簡介
楊恆均,1965年生於湖北省隨州市。復旦大學法學學士,澳大利亞新蘭威爾斯大學文學碩士,悉尼科技大學博士。1987年至1997年,分別在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海南省人民政府、香港中資公司工作。1997年到美國大西洋理事會從事國際戰略問題研究,2000年在華盛頓和悉尼從事國際問題研究。2004年出任恆遠集團副總經理。2004年開始寫作,著有小說“致命”系列三部曲、評論集《家國天下》以及數百萬字的雜文、時評等。目前定居廣州。楊恆均博士以獨立思考和嚴肅題材寫作著稱,才華橫溢,冬粉無數,被讀者親切稱為“民主小販”,擁有極高聲譽。
圖書目錄
序言越民主越好嗎?
政治篇有病,治病
給我們八分鐘,我們給你八年
伊拉克的民主出了什麼問題
美國選民只關心經濟議題嗎?
CNN 為什麼那么愛國
馬桶上的政治
誰有資格代表總理
中文好的澳大利亞總理為何讀不懂中國
換褲子的時間澳大利亞就可以換一個總理
對華外交怕中國
崛起了怎么再謙虛
別了,穆巴拉克們!
美國將軍因言論自由而到白宮作檢討
社會篇現實照進夢想
不給肉吃,老虎還怎么猛
誰為絕望買單
美國是如何解決春運的
要社會還是要政治
抗災不是歌功頌德
開啟“民智”不如開啟“官智”
民生篇動什麼,不能動民眾
全民醫保太“恐怖”
食物還是出口的好
在中美兩國開車,不是堵與不堵
窮人心理都不正常?
民眾是什麼級別
都是“弱勢群體”惹的禍
教育篇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噩夢
西方教育讓兒子失去了“理想”
最牛的價值輸出——聯考噩夢
我對兒子講我們是少數民族
我們需要家長,但不需要大家長!
錢學森的最後提問
美國家長為啥不願意讓總統教育自己的孩子?
網路力量篇君要臣死,臣Facebook
有人民沒民意
自由言論不等於言論混亂
把網際網路變成兒童樂園?
中國的“網民外交”
“跨省”的另一端
觀念篇無夢一代的80後病
躺平了世界就不存在
一天才賺75 萬
留學的富不富都是“事”
打倒“三俗”主鏇律
“寬容”這把鑰匙
當批評知識分子成為一種時髦
只給男性讀者的寄語
我們如何面對即將到來的2012?
精彩語錄編輯
97年香港回歸之前,我到香港去,很快就會感覺到,香港人沒有我們這個自豪感。當時有香港朋友說,他們都害怕收回,收回之後肯定不是一個好事……
97年7月1日香港順利回收,我作為政府派遣香港的任務基本上應該是結束了。
8月我就到美國大西洋理事會,是一個北約智庫去。也是那個時候,見了陳水扁。
我百分之百猜到他會當台灣“總統”的,他身上的特質,最明顯的感覺就是說話很激動,臉紅脖子粗的。
美國其實看得很清楚,台灣這個社會的發展,他們很清楚。
在民主剛剛開始的時候,陳水扁這種性情中人往往會成功,民眾需要的是激情。
連戰這樣老成持重的是不行的,連戰是一個很成熟的政治家,但是在一個新興的民主地區裡面,打不過陳水扁,這是美國人親口告訴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