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特徵
黑疣猴,體長58–72cm,尾長60–97cm,體重6–11kg。體態輕盈,四肢修長,身形較一般猴子大和重,額頭上的冠毛髮半直立,臀疣很小,毛色為全黑而有光澤,如一領大衣從肩膀向下延伸到整個背部。黝黑而美麗飄逸的尾巴比身體還長,有時超過1米,沒有簇絨。頰囊也比一般猴子小,前肢長有與眾不同的四個指頭,拇指已退化成一個小疣,故稱疣猴。雖然同是疣猴屬的物種,但黑疣猴初生的幼猴不是毛髮全白,而是棕色的。分布範圍
分布於喀麥隆,剛果,赤道幾內亞(奧科),加彭。生活習性
棲息於熱帶雨林,以及成熟的次級雨林,山地和沼澤森林,偶爾出現在沿海沙丘和森林草原。居住在森林的上層和中層,很少到地面上來,家庭由平均6-15隻成員組成,通常包括一隻成年雄性、幾隻雌性和它們尚未獨立的子女。幾頭雌性會共同哺育家庭內年幼的小猴,雄性在成年前會離家獨立,雌性則留在家族裡。比一般的疣猴安靜,只在清晨或在樹林間遷移時發出響亮高亢的吼聲,用於種群間的彼此聯繫和招喚。有時會連續地吼叫達20分鐘之久。它們的吼叫聲很響亮,一般能傳出1.5公里遠。主要吃種子、未成熟的水果和鮮花,也吃樹葉。生長繁殖
一年四季均可交配繁殖,婚姻方式為一夫多妻制,在家庭中雄性占主導地位,可以與群族中的任一成年雌性交配,雌猴每兩年繁殖一次,孕期限175天,每胎產1-2仔,小猴白色。幼猴出生的最初幾個月里,不論是否母親,族群中的雌猴都會幫助照顧及支持幼猴,而母猴帶幼猴到處餵哺,幼猴總是掛在其母親的胸部抓緊母猴的皮毛。跟隨母親一起生活,幼猴3個月後長得和父母體色相同,7個月大時就可以自由活動了,4~6歲左右性成熟。平均壽命(野生)20年。亞種分化
(2種)1.黑疣猴加彭亞種(學名:Colobussatanasanthracinus)分布於加彭,赤道幾內亞,喀麥隆東部和西南部,剛果西部。2.黑疣猴指名亞種(學名:Colobussatanassatanas)分布於赤道幾內亞的奧科島。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2008年靈長類紅色名錄——易危(VU)。盤點猴科動物
猴科,即舊世界猴,靈長目的一科,是與猿類最接近的猴,也是我們最為熟悉的一類靈長目動物。今天主要分布在非洲和亞洲的廣大地區,也分布於歐洲集少部分地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