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位於鄉北邊,距離村委會4.00公里,距離鄉4.00公里。國土面積2.99平方公里,海拔2,644.00米,年平均氣溫9.30 ℃,年降水量1,100.00毫米,適宜種植玉米稻穀等農作物。有耕地1,040.59畝,其中人均耕地2.15畝;有林地3010.06畝。有農戶111戶,有鄉村人口516人,其中農業人口506人,勞動力346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40人。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36.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750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和打工為主。該村現有農戶111戶,共鄉村人口516人,其中男性272人,女性244人。其中農業人口506人,勞動力346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漢族、摩梭人的混居地),其中納西族(摩梭人)124人,普米族40人。
到2008年底,全村未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加農村合作醫療481人;享受低保110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4公里,距離鄉衛生院5公里。該村未建有公廁,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無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106戶,占農戶總數的95.5%。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永寧完小,中學生就讀到永寧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2.00公里,距離中學5.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08人,其中小學生65人,中學生43人。
農村經濟
該村200![](/img/3/ecc/nBnauM3XwQDN0QDM3AzN3UjM5MTM4gDMycDM3MTNwAzMxAzLwczLwA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8年底,已實現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未通自來水,有111戶飲用井水,111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有110戶通電,未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95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85.5%);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96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56戶(分別占總數的86.5%和50.5%)。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彈石路;進村道路為彈石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4.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4.00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36輛,機車18輛。
全村未建有沼氣池;沒有裝有太陽能;未建有小水窖。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860.00畝,有效灌溉率為82.65%。
該村到2008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03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1、基礎設施薄弱;2、文化教育落後;3、醫療衛生條件差;4、人畜飲水困難。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結合當地實際,堅持以農業為基礎,科學為依託,全面發展種植業、養殖業、旅遊業等,進行綜合治理,儘早實現人均收入翻一番,引進科學技術,科學發展養殖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