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提出
璦琿─騰衝線的概念,於1935年由地理學家胡煥庸首次提出的。他根據1933年的人口分布圖與人口密度圖,提出了此概念。在該年《地理學報》第二期發表的《中國人口之分布》一文中寫到:
“自黑龍江之璦琿向西南作一直線,至雲南之騰衝為止,分全國為東南與西北兩部:則此東南部之面積,計四百萬平方千米,約占全國總面積之百分之三十六;西北部之面積,計七百萬方公里,約占全國總面積之百分之六十四。惟人口之分布,則東南部計四萬萬四千萬,約占總人口之百分之九十六;西北部之人口,僅一千八百萬,約占全國總人口之百分之四。”
—胡煥庸,《中國人口之分布》
該文中所附的《中國人口密度圖》,是中國的第一張全國人口密度圖;該文後來還陸續被美國《地理學評論》及英、德等國的著名地理期刊介紹或轉載。
形成原因
這條線從黑龍江省愛輝(1983年改稱黑河市,今黑河市愛輝區)到雲南省騰衝,大致為傾斜45度基本直線。首先,它是一條人口地理的分界線。由東北至西南,從黑龍江愛輝到雲南騰衝作一直線,就是我國的人口地理分界線。以此線為界,約有94%的人口居住在約占全國土地面積43%的東南部地區,約6%的人口居住在約占全國土地面積57%的西北部地區。
其次,它是一條自然地理的分界線。它基本上和我國400毫米等降水量線重合,兩邊地理、氣候迥異,所以它不僅是我國人口民族地理分界線,也是我國自然地理分界線。線東南方以平原、水網、丘陵、喀斯特和丹霞地貌為主要地理結構;線西北方人口密度極低,是草原、沙漠和雪域高原的世界。
再次,它是歷史地理分界線。從歷史上看,這條線是中原王朝直接影響力和中央控制疆域的邊界線,是漢民族和其他民族之間戰爭與和平的生命線,還是中國歷史地理分界線。從這條線的周邊,可以清晰尋找中國的疆域、今天我們稱之為中華文明的影響是如何從中原地帶,一點點拓展到西部與北部的蹤跡。
而且,這條線不僅是人口的分界線、地理的分界線、氣候的分界線、歷史的分界線,它還是一條文明分界線:它的東部,是農耕的、宗法的、科舉的、儒教的……一句話,是大多數人理解的傳統中國;而它的西部,則是或遊牧或狩獵,是部族的、血緣的、有著多元信仰和生活方式的非儒教中國。以北方為例,大多數蒙古族人都信仰薩滿教;以新疆為例,穆斯林是那裡的主流;以西藏為例,佛教在那裡的傳播,已經長達幾千年。75年之後,這條看不見的線仍然主宰著中國東、西部的人口地理分布,與75年前相比,西部有些地區的人口增加了,但東多西少的格局基本上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
1987年重新計算
1987年,胡煥庸根據中國大陸1982年的人口普查數據,排除二戰後台灣光復和外蒙古獨立導致中國版圖變動的因素,得出:
……東半部面積占全國的42.9%,西半部面積占全國的57.1%……在這條分界線以東的地區,居住著全國人口的94.4%;而西半部人口僅占全國人口的5.6%……
—胡煥庸,《我國人口與經濟的地區分布》
名稱的變更
在1956年以前,這條人口地理的分界線以兩端的城市“璦琿-騰衝線”命名。1956年11月,璦琿縣改名為愛輝縣,故分界線的名稱也隨之變更成“愛輝-騰衝線”。到了1983年4月,愛輝縣被撤銷及併入黑河市,此後名稱則變為如今所用的“黑河-騰衝線”。
參考資料
^胡煥庸. 中國人口之分布//.. 地理學報. 1935. ISSN 0375-5444
中國人口史秦嶺-淮河線(中國江河冬季結冰分界線)秦嶺-巴山線(中國氣候分割線)大興安嶺-太行山線天山-南嶺線秦嶺-南嶺線陰山-賀蘭山線長白山-青藏高原線
人口劃分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