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子村

黑山子村位於內蒙古烏蘭察布察右後旗,全村68戶234口人。由2001年的全村無一頭奶牛,到如今的全村奶牛存欄達386頭,戶均奶牛5頭以上;由全村人均純收入不足1000元,到如今人均純收入中來自奶牛業的收入近3720元。他們走了一條產業結構大調整,農民生活水平大改觀之路。

基本信息

黑山子村

黑山子村人面對各地人們在奶牛市場效益走高而大量以高價購進奶牛的情況下,他們沒有盲目追隨,以高價去購買奶牛,而是依託現有優良母體,利用優良精液進行冷配擴繁,並逐年淘汰低產奶牛,漸漸培育新的高產奶牛。村民們每年都把自家繁育的質優奶多的年留下來發展,把質差奶少的牛出售更換。目前,這個村有改良點一處,專門負責全村的奶牛改良培育。村民席成就是走了這樣一條道路。2001年以前,他像許多年輕人一樣選擇了外出打工。在城市的幾年打拚使其稍有一些積蓄,在村里奶牛養殖戶的輻射帶動下,他回村養起了奶牛。當時他以每頭1000元左右的價格買了5頭奶牛犢,實行起了自擴自繁之路,現如今,他已是一個擁有10頭奶牛,每頭牛日平均產奶60餘斤,每頭奶牛年平均收入5000元的奶牛養殖專業戶。黑山子村還走出了一條自繁、自改良、科學防治疫病的道路。到目前,全村90%以上為優質奶牛,進站奶牛80%以上日產奶量在70斤以上,全村質量差,產奶少的奶牛全部出售更換。並且全村擁有青貯窖136個,可貯草玉米850多噸。為使奶牛產業成為該村的長效產業,實現農牧業產供銷一體化經營,黑山子村與蒙牛集團簽訂了15年的供銷契約,有效解決了養牛戶的後顧之憂。村民們在嘗到養奶牛的甜頭後,更意識到養奶牛應該有高標準的基礎設施與相套。從2001年起,村民們積極修暖棚、打機井、建青貯窖、購機具。到目前,全村養牛戶做到了棚舍、機井、青貯窖、農機具四配套,並且達到了戶均2口青貯窖。與此同時,該村面對奶牛業的快速發展,不斷適應新形勢,調整種植結構,確立了以玉米特別是草玉米為主導產業的種植結構,為發展奶牛養殖業創造了條件。沿著確立的主導產業,昂起發展的龍頭,察右後旗黑山子村正朝著一個產業興、民眾富、村莊美、風氣正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大踏步邁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