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驊南大港

黃驊南大港

南大港產業園區前身為省屬大型農工商聯合企業南大港農場。1958年12月,由國務院批准成立,定位縣處級,隸屬滄州地區行政公署。1962年起直屬河北省農墾局,2003年適應省體制改革的要求,執行屬地管理,建立滄州市南大港管理區。2007年7月,隨著滄州渤海新區的成立而更名為滄州渤海新區南大港產業園區至今,仍保留國營南大港農場,享受國家農墾政策。

南大港:

在區黨委、管委會大力領導下,結合本地實情,堅持以項目為載體,大力實施全民招商政策,積極推進工業化、產業化和城鎮化建設,全區工業經濟發展迅猛。南大港經濟正步入大發展、快發展的軌道; 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區經濟迅速發展,實力顯著增強,2012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1億元,人均15.11萬元。2010年是南大港產業園區關鍵的一年。我們以“把南大港濕地打造成為休閒旅遊 度假區;

南大港風光 南大港風光

南大港風光

把南大港打造成為科學發展的示範區、強區富民的高科技園區;把南大港打造成為渤海新區和天津濱海新區生態宜居區”三大任務為指針,以科學發展觀為主導,以項目建設為抓手,以構建和諧南大港為目標,朝氣蓬勃,奮發有為。乘黃驊大港之勢,借環渤海增長極和隆起帶之威,堅定信心,知難而進,讓渤海之濱的這顆明珠,在團結奮進的大港人手中更加奪目、更加璀璨!

南大港介紹:

區域位置
南大港產業園區位於滄州市東北部,渤海灣西岸,東瀕渤海,位於滄州市東北部。地理坐標北緯38°23′35〃――38°33′44〃,東經117°18′15〃――117°38′17〃。屬環渤海、環京津經濟開放區,東西北被黃驊三面包圍,南是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中捷農場)北距北京200公里,距天津90公里,距天津港80公里,西距滄州市50公里,南距黃驊市10公里,距中捷10公里,東南距黃驊港40公里,區域總面積294平方公里,耕地8960公頃(13.4萬畝),人口4.7萬,其中漢族占99.6%,少數民族有回族和滿族。

區域交通
區內路網四通八達,南臨近南滕公路和石黃高速,北倚歧河公路,東臨海防公路和沿海高速,西接205國道,津汕高速和黃萬鐵路縱貫全境,臨近渤海灣,交通十分便利。

區域氣候
我區屬於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由於臨近渤海灣,略帶海洋氣候特徵,年平均氣溫12.1℃,無霜期194天,年均日照2810小時,年降水量625毫米,四季分明,氣候宜人。

氣候宜人 氣候宜人

氣候宜人

自然資源
轄區主要礦藏資源有石油、天然氣、工業用鹽和豐富的地熱資源。本區是大港油田腹地
,大港油田採油二廠駐紮本區。另外14.7萬畝的濕地已成為環渤海地區的一顆耀眼的明珠,2002年被批准為省級自然保護區,2003年納入國家重要濕地名錄,2005年被授予“黑翅長腳鶴之鄉”,2006年加入東亞-澳大利亞遷徙鳥類保護網路。建設高品位的現代生態旅遊、休閒、度假勝地已提上日程。

南大港麥田 南大港麥田

南大港麥田

農業
耕地面積13.4萬畝。1.6萬公頃省級南大港濕地和鳥類自然保護區,主要農產品有冬小
麥、棉花、玉米、大豆、蔬菜、水果和蘆葦等等;由於本區域臨近渤海前次地下水比較鹹淡水資源匱乏,而且本區大部分都是鹽鹼地,本所以本區幾乎沒有水澆地,所有作物的豐收與否對天氣有很大的依賴性。
我區養殖業比較發達,養殖的有雞、豬、羊,狐狸等,我區的母豬養殖戶有138位,當前能繁母豬存欄2464頭,年出欄3千餘頭豬

人口狀況
本區人口4.7萬人,職工近1.5萬人,其中漢族占99.6%,少數民族有回族和滿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