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黃陵廟
黃陵廟前莎草春 ,黃陵女兒蒨裙新 。
輕舟短櫂唱歌去 ,水遠山長愁殺人 。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黃陵廟:廟名,是舜的二妃娥皇、女英的祀廟,亦稱二妃廟,又叫湘妃祠,坐落在湖南省湘陰縣之北的洞庭湖畔。
⑵莎草:多年生草本植物。
⑶蒨(qiàn):一種紅色的植物染料,也用以指染成的紅色。
⑷短:一作“小”。櫂(zhào):划船的一種工具,形狀和槳差不多。一作“楫”。唱:一作“隨”。
⑸愁殺:謂使人極為憂愁。殺,表示程度深。
白話譯文
黃陵廟前,春光明媚,綠草如茵,景象清新美好。一位紅裙少女翩然來到黃陵廟前的湖上。
她唱歌而來,駕船而去,水面還飄散著她的一串歌聲。只見小船漸去漸遠,直至消失在遠水長山那邊。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這首詩雖然以“黃陵廟”為題,所寫內容卻與娥皇、女英二妃故事並不相干。詩中描寫的是一位船家姑娘,流露了詩人對她的愛悅之情。
“黃陵廟前莎草春”,黃陵廟前,春光明媚,綠草如茵——這是黃陵女兒即將出現的具體環境。美麗的大自然仿佛正在等候以至在呼喚著一位美麗姑娘的到來。莎草碧綠,正好映襯出船家姑娘的動人形象。
“黃陵女兒蒨裙新”,一位穿著紅裙的年輕女子翩然而至,碧綠的莎草上映出了艷麗的紅裙。“蒨裙”,本已夠艷的了,何況又是“新”的。在莎草閃亮的綠色映襯下,不難想見這位穿著紅裙的女子嫵媚動人的身形體態。
“輕舟短櫂唱歌去,水遠山長愁殺人”,是寫女子駕船而去。而船後還飄傳著她的一串歌聲。詩人出神地凝望著,只見小船向著洞庭湖水面漸去漸遠,直至消失。“水遠山長”,形象地寫出詩人目送黃陵女兒劃著名短槳消失在遠水長山那邊的情景。“水遠山長”四字還像一面鏡子,從對面照出了悵然迷茫、若有所失的詩人的形象。
《黃陵廟》使用了寫意的白描手法。詩人完全擺脫了形似的摹擬刻畫,忠實地描寫了自己的感受。綠草映出的紅裙留給詩人的印象最深,他對黃陵女兒的描畫就只是抹上一筆鮮紅的顏色,而毫不顧及穿裙女子的頭腳臉面。登舟、舉槳與唱歌遠去最牽動詩人的情思,他就把“輕舟”、“短櫂”、歌聲以及望中的遠水長山,一一攝入畫面。筆墨所至,無非是眼前景、心中事,不藉助典故,也不求花俏,文字不矯飾,樸實傳神,頗有“豪華落盡見真淳”之美。
名家點評
《唐三體詩評》:結句是欲往從之而無由,亦《楚辭》求女之意。
《唐詩摘鈔》:“水遠山長”言對面天涯也,此《竹枝》體。
《歷代詩發》:三四自然得妙。
《唐人萬首絕句選評》:《竹枝》縹渺,風味悠然。
《詩境淺說續編》:詩言黃陵女兒,盪輕舟而去,無限愁心,付諸雲水。其茜裙游女,托微波之辭耶,抑空明蘭槳,望斷美人耶?此類詩,重在音節蒼涼入古,而微意自在其間,不煩說盡也。
作者簡介
李群玉,唐代詩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縣)人。工書法,好吹笙。舉進士不第。後以布衣游長安,因獻詩於唐宣宗,授弘文館校書郎。不久,辭官回鄉。其詩善寫羈旅之情。有《李群玉詩集》。
李遠,唐代詩人。字求古,一作承古,夔州雲安(今重慶雲陽)人。主要活動在武宗、宣宗兩朝。大和五年(831)進士。官終御史中丞。《唐才子傳》稱其“夸邁流俗,為詩多逸氣,五彩成文”。《全唐詩》收其詩3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