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陂花鼓戲

黃陂花鼓戲

黃孝花鼓是一種湖北武漢的地方傳統戲劇。自清中葉至1926年之間流行於湖北省黃陂、孝感一帶的花鼓戲,原名為“西路子花鼓”,因多在春節後玩燈時演出,故又名“燈戲”。最早由民間的劃採蓮船、踩高蹺、打架子鼓等藝術形式演變而成,其發展到1926年改稱“楚劇”。“黃孝花鼓”自起源到成為黃孝地區一種正規的地方劇種的100餘年的歷史裡,這種民眾喜聞樂見的以黃孝片語言為說唱形式的小戲,走過了它曲折艱難的道路。楚劇的原生態戲曲,簡易道具,簡單服裝,演出不受時間、場地、人數的限制,演唱自由,多唱打鑼腔,有的唱大筒腔。

基本信息

起源

“黃孝花鼓”約起源於清道光年間,有黃梅縣紫雲山、龔平山一帶的茶農,由兩人扮為一醜、一旦踩高蹺演出的歌唱形式流傳到孝感、黃陂兩縣。1882年前後,黃陂、孝感兩地的民間藝人受黃梅採茶小戲的影響,於農村春節玩燈時仿效其歌舞,以踩高蹺的形式,一邊行進一邊唱小調。繼之乃去蹺而走平地演唱,後來演出者又裝扮成不同身份的人物進行演唱,並由單人演唱變為男女對唱和五至七人演唱,接著又配之以鑼、鼓形成表演故事的“打鑼腔”。

唱腔分類

此時的“黃孝花鼓”雛形已經形成,為典型的“黃陂腔、孝感調”。這時的“黃孝花鼓”也只是以“小生、小旦、小丑”為主角的“三小”土戲。一班三五個演員兼打擊樂、打擊樂兼幫腔(無弦樂伴奏)。 後來興“掛彩”,即著戲裝和化妝,但服裝簡易,多是借新娘子的新衣新裙,化妝也只是搽宮粉抹胭脂,旦角頭上開始出現“包青紗”現象,這就是後來楚劇旦角“包頭”的由來。

演唱地點

黃陂花鼓戲 黃陂花鼓戲

黃孝花鼓的演唱地點開始只在農村,演員都是業餘的,觀眾也多為農民和手工業者。1830年前後,“農忙種田,農閒演戲”成為黃孝兩縣半職業演唱班子的演出形式,被稱為“湊角班。”活動規律是“春緊夏松秋垮台,十冬臘月又重來”。1840年前後,“湊角班”漸漸發展為職業戲班。另外還有一種家族式戲班,只在本灣同姓人中間演唱燈戲。清中葉,黃阪梅店王家沖灣每年正月十五開始,連續玩燈三天,傍晚開鑼唱戲。清道光25年(1845年),由王家沖灣塾師王家福從孝感請來師傅教唱花鼓戲,組建黃破第一個家園戲班,後該班子相傳達七代(家、光、文、運、昭、有、道)不輟,歷經140餘年。

黃孝花鼓戲班子在清代中葉除村灣自組班子、用公款請師傅教戲外,還有熱心人自己湊錢請師傅教戲。但這種方式有很嚴格的規矩,第一、二種要與本灣里人或頭人訂好契約,戲學好了,每年春節一定得先為本灣義務演出,如不按時回村唱燈戲,族長先要把該戲子屋上的瓦片掀掉,還得按規認罰(此規矩黃孝一帶有的地方至今還在沿用)。第三種人和班主訂契約,三年不拿“包銀”(薪水),只供一伙食。這種戲班基本上是一種職業半職業的“四季班”。 班子湊齊後,平時只是玩“鄉班”,逢年過節就唱“燈戲”,還有酬神許願唱會戲。酬神許願唱會戲比唱燈戲有更多講究,一般從春節一過就開始演唱。大約是正月十五鬧元宵,二月十五為慶祝送子娘娘生日演唱,二月十九觀音生日,三月初三祖師生日,三月十五財神生日,三月二十八日東嶽生日,四月十五火神生日。農忙季節來臨時,玩四季班的藝人就要散班,回家種田,農閒時再重新組班。

而職業化戲班的藝人就轉向唱“賭博戲”,即由當地以賭博為生的賭博佬們,擺設賭場,借唱戲招來觀眾(賭徒),以此度過淡季。最早的黃孝花鼓戲職業戲班較為簡陋,其全部行頭不滿一籮筐,樂器只有鼓、板、鑼、拔。腔調只有訝腔、悲腔、四平、扭絲和小調幾種,演唱節目保留著民間歌舞和說唱的特點。且演出劇目也不多,即使到了有情節劇出現的時候,也只是一些生活折子戲,故有“花鼓戲開了鑼,不是《喻老四》就是《張德和》”之說。

藝術特色

黃孝花鼓戲有著深深的藝術魅力。由於黃孝花鼓具有生動活潑、生活氣息濃郁等傳統民間小戲的固有特色,其演唱劇目又多取材於演員和觀眾身邊的農村生活和民間傳統故事,加之語言質樸、口語化的唱腔、詞句通俗易懂、演員表演真切自然,令人有百看(聽)不厭之感,因而擁有廣大觀眾。過去黃孝一帶,無論是農村的放牛娃還是鄉鎮的手藝人,都能有板有眼地哼上幾段花鼓戲的訝腔,所以,黃孝花鼓其演唱範圍逐漸擴大,由農村的草台廟社擴大到城鎮的茶園、會館、戲院。清末,孝感城裡的九街十八巷分布有七座廟觀、三座會館和著名的“六也茶園”。這些地方的戲摟上都留有黃孝花鼓戲藝人的足跡。

在孝感100多年來流傳的民間諺語中,存在著大量的民眾讚美花鼓戲藝人和作品的謠諺,如“喝湯要喝黃雞母湯,看戲要看嚴漢江”(嚴漢江為黃孝花鼓戲著名藝人,下同);“吃菜要吃白菜心,看戲要看陳苟金”;“吃雞要吃雞胯子,看戲要看陳哈子”;“吃米要吃湖南米,看戲要看劉雙喜”;“不怕你唱得喉嚨出血,唱不倒郭何峰的《董永分別》”。黃孝花鼓戲的無窮魅力,連老漢口的一些老茶園也受影響,他們開始請黃陂、孝感的花鼓戲藝人到漢口唱戲。清道光30年(1850年)黃孝花鼓戲班開始在漢口市區外圍的水陸碼頭土盪湖(今長堤街、統一街一帶及長江飯店以上)一帶演出。其時,浙江餘姚葉調元寫的《漢口竹枝詞》就描寫了黃孝花鼓在漢口演出受歡迎的情景:“俗人偏自愛風情,浪語油腔最喜聽,土盪約唱花鼓戲,開場總在兩三更”。一些有名氣的藝人還被請到武漢之外的宜昌、沙市等城市的茶園演出。

代表人物

黃陂花鼓戲 黃陂花鼓戲

據有關史料介紹,黃陂和孝感的花鼓戲藝人甘時生、艾光裕、江福興、李品三、張銀林、朱福全、江屏秋、熊三元、冷月三、匡伯林、胡喜堂、張玉清等人,自1899年至1945年這段時間先後到過上海法租界的遊藝場、漢口的清正茶園、沙市的最樂舞台、宜昌的同樂、西安的同春、重慶的一園等大中城市劇場演出。

主要曲目

黃陂、孝感縣的花鼓戲在進入城市後,為適應市民需要,劇目逐漸增多。光緒26年(1900年),沙口鎮望江茶園設有小戲台一座,聘請有十幾名藝人演出,所演劇目都是傳統小戲,如《蔡鳴鳳辭店》、《翠花女撿過》、《十里涼亭》、《喻老四拜年》等。民國時期,黃破戲班開始在漢口茶園、劇場演出《朱氏割肝》、《雞人血》等本頭劇目,開始了黃孝花鼓連本台戲的演出歷史。1927年,黃孝花鼓定名為楚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