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田村[安徽省宣城市涇縣榔橋鎮下轄村]

黃田村[安徽省宣城市涇縣榔橋鎮下轄村]

涇縣黃田村位於安徽省涇縣榔橋鎮東南部,黃子山西麓。四周群山環抱,鑲嵌在青山綠水之中。占地1.5平方公里。黃田古村始於北宋嘉祐年間,距今已有千年歷史。以“洋船屋”為代表的黃田古民居建築群是物化了古代哲學思想、建築美學的結晶,有著較高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獨特的藝術價值。 2016年2月,根據《旅遊景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國家標準與《旅遊景區質量等級管理辦法》,經有關市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機構推薦,安徽省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組織,擬評定宣城市黃田景區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簡介

黃田村森林資源豐富,氣候溫和。占地1.5平方公里,距205國道4公里,交通便捷。

黃田村 黃田村

全村以茶、竹、木為主要產業。盛產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的“涌溪火青”。

涇縣黃田村皂角樹 涇縣黃田村皂角樹

歷史

黃田古村始於北宋嘉祐年間,距今已有千年歷史。這裡歷代文風昌盛,人才輩出。

有乾隆年間的貴州巡撫朱理,嘉慶年間的翰林院侍講、國史館總纂朱珔;

近代的民族實業家朱鴻度、朱幼父子;

當代的著名交響樂作曲家朱踐耳,中國工程院院士、核物理學家朱永貝睿等等。

黃田朱氏家族與理學家朱熹同宗共祖,並以儒商並重而鼎盛於清朝。昔日黃田富商巨賈雲集,財富甲於一邑。

村內有書院書舍十餘所,藏書齋室六處。濃厚的儒家書卷氣息,凝聚著朱氏先人的勤勞和智慧。

旅遊

黃田村形似船形,東依黃子山,南臨鳳子河,共有古建築56處,單體建築135棟,總建築面積33058平方米,均保存完好。村中河岸和道路均以石塊砌築,河上架設石橋十餘座。村中巷道平直,明溝暗渠相連,活水穿村西流,排水通暢。村中建築以家廟、住宅和書院、書舍為主,建築上飾以木雕、石雕和磚雕,題材豐富,雕刻精美。主要建築有洋船屋(篤誠堂)、思慎堂、聚星堂、旗峰公家廟、敬修堂、崇德堂、思永堂等。

以“洋船屋”為代表的黃田古民居建築群是物化了古代哲學思想、建築美學的結晶,有著較高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獨特的藝術價值。 2005年被安徽省批准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第六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田古村落是一個聲名遠揚依然質樸的古村落,位於安徽涇縣榔橋鎮。這裡是個風水寶地,朱氏家族於北宋嘉佑年間遷居此地,鼎盛於明、清,距今已有千年歷史文化沉澱。有大山裡的洋船屋,有千年不粘灰的水磨花磚,有引進朝庭工部圖紙規劃布局的大宅院,有培風閣為代表輝煌的教育發展史,有古今眾多名人和學者,文化底蘊深厚。

交通指南:合肥——繞城高速——銅陵/福州/安慶/G3方向——京台高速——S103——黃山區/甘棠/西遞出口——S322——G205——X078

2009年授予中國景觀村落榮譽稱號。

價值

1、黃田村古民居群是皖南古民居的代表之一。

黃田村古民居是從選址、規劃到建築的設計,無一不依據中國古代《周易》陰陽、五行等學說,成功地把古人對“天人合一”的願望表觀得淋漓盡致。在村落的選址上,“依山造屋、傍水結村”,村莊立腳於河之北、山之南,取背山面水,負陰抱陽之勢。村中明溝暗渠通向每家每戶,活水穿村而流,為整個村莊增添了靈氣與活力。尤其是洋船屋為仿洋船而造,但內部民居組合有序,功能完全合理,是古民居建築中的典型代表。

2012年12月17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文化部、財政部決定將宣城市涇縣榔橋鎮黃田村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第一批)。

2、黃田村古民居群集古代哲學、歷史、美學、生態學於一爐,是古代皖南民居建築精品的代表作。

黃田村古民居群在建築設計和營造上集清代建築藝術、技術之大成。民居雖為封閉式整體結構,但畫龍點睛的門、窗卻巧妙利用借景、對景手法將外界山水與民居融為一體。建築布局以禮為準則,四合院採取南北中軸線、左右對稱、主次分明等一整套傳統建築布局意法。有很多古民居門牆高大寬敞,而牆面用涇縣特有建築材料——花磚貼飾,色彩過渡自然諧和,極具中國畫的水墨意韻。

村內呈阡陌交錯,卻戶戶相通,只要進了村,即便傾盆大雨,亦可以衣不沾雨鞋不濕地走遍村內人家。

3、黃田村的文化內涵十分豐富,是典型的“儒商”文化。

黃田朱氏是“以商賈興,以官宦顯”的涇縣一大望族。清中期村內有書院書舍十所,藏書齋室六處。其中“培風閣”藏書樓藏書3.3萬餘卷,“小萬卷齋”藏書樓藏書10萬餘卷。另外還有“松竹軒”、“紹衣堂”、“板橋書屋”、“綠竹山房”等藏書樓。

由於重文興教,人才輩出,反映在古民居建築風貌上,也是儒家的書卷氣息。黃田村古民居群是典型的“儒商”文化的體觀。

綜上所述,黃田村古民居群是物化了古代哲學思想、建築美學的結晶,有著較高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獨特的藝術價值,更有著深刻的文化內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