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文明的歷史變遷·黃河文化與西風東漸

黃河文明的歷史變遷·黃河文化與西風東漸

黃河文化與西風東漸》從宗教、科學技術在黃河流域的傳播、農作物的引進、西方社會風尚的影響等各個方面論述黃河流域對西方文化的吸收,中西文化的交流與發展,近代黃河文化的特質和內涵。《黃河文化與西風東漸》適合歷史、古代文化、考古等相關專業的高校師生、科研工作者和區域文化愛好者閱讀。

圖書信息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3月1日)

平裝: 385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030228895

條形碼: 9787030228895

尺寸: 23.6 x 16.8 x 1.8 cm

重量: 621 g

作者簡介

宋軍令,男,1974年生,河南輝縣人,歷史學博士,副教授。1996年畢業於河南大學歷史系。2001-2004年在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攻讀中國近現代史專業碩士學位。2004~2007年在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攻讀中國古代史專業博士學位。現為河南科技學院旅遊管理系系主任。主要從事中國文化史、中國旅遊文化的教學、研究工作。

內容簡介

歷史上黃河文化的興盛與發達,無不得益於它同周邊地區和外國文化的交流、吸收和融合,正是對外來文化的兼容並包和博採眾長,才造就了黃河文化歷史上的輝煌。

目錄

總序一 (李學勤)

總序二 黃河文明的歷史地位(李玉潔)

緒論

第一篇 明清前中期黃河文化對歐洲文化的吸收與融合

第一章 明清前中期基督教在黃河流域的傳播

一、晚明歐洲傳教士的東來

二、利瑪竇在北京的活動及其傳教成就

三、明末基督教在黃河流域傳播的挫折與復興

四、清前中期基督教在黃河流域的傳播

第二章 對西方天文曆法、數學的吸收與融合

一、明末對西方天文曆法、數學的吸收與融合

二、清代對西方天文學、數學的吸收和融合

第三章 對西方火炮和地理學的吸收與融合

一、對西方火炮的吸收與融合

二、對西方地理學的引進和吸收

第四章 西方文學藝術的傳人和黃河流域的西式建築

一、西方文學藝術的傳入

二、黃河流域的西式建築

第五章 西方機械學、物理學、醫學等的傳人

一、西方機械學、物理學的傳入

二、西醫的傳入

第二篇 明清時期玉米、番薯、菸草在黃河流域的傳種及其影響

第六章 明清時期玉米在黃河流域的傳種及其影響

一、玉米在黃河流域傳種概況

二、玉米傳種對明清時期黃河流域社會生活的影響

三、清代政府對玉米傳種的政策

第七章 明清時期番薯在黃河流域的傳種及其影響

一、番薯在黃河流域各省傳種概況

二、番薯傳種對明清時期黃河流域社會生活的影響

三、明清政府對番薯傳種的態度

第八章 明清時期菸草在黃河流域的傳種及其影響

一、菸草在黃河流域各省傳種概況

二、菸草傳種對明清時期黃河流域社會生活的影響

三、明清政府的菸草政策

第三篇 晚清時期黃河文化對西方文化的吸收與融合

第九章 鴉片戰爭、洋務派、總理衙門與新式軍隊

一、鴉片戰爭的影響

二、洋務派和總理衙門

三、北洋海軍的創辦

四、新式陸軍的編練

第十章 黃河流域近代工、農業和官辦新式教育的產生和發展

一、黃河流域軍事工業的次第舉辦

二、黃河流域民用工礦業的產生和發展

三、黃河流域對西方近代農業科技的引進

四、清政府在黃河流域舉辦的新式學堂

五、派遣留學生

第十一章 黃河流域近代郵電通訊的出現和發展

一、近代郵政的創辦

二、近代電報事業的興辦

三、近代電話套用的肇始

第十二章 鐵路修建與黃河流域社會變遷

一、鐵路在中國的緣起

二、晚清黃河流域鐵路修建的概況

三、鐵路修建與黃河流域的社會變遷

第十三章 西方政治文化在黃河流域的傳播和實踐

一、早期啟蒙思想家對西方民主政治的探求

二、西方政治思想在黃河流域的傳播

三、維新運動在黃河流域的高漲

四、清末“新政”

五、“預備立究”和官制改革

六、辛亥革命

第十四章 晚清黃河流域的西式社會風尚

一、服飾風氣的漸變

二、西式飲食文化的傳入

三、西式洋房出現

四、西式交通工具的引進

五、文明婚禮漸成時尚

六、現代訃告的出現和喪葬變革

七、西式娛樂樣式的濫觴

八、西式體育運動的傳入

第十五章 晚清傳教士在黃河流域的文化活動

一、晚清基督教在黃河流域的傳播

二、教會學校的創辦和發展

三、傳教士在黃河流域舉辦的衛生事業

四、傳教士在黃河流域的辦報活動

主要參考文獻

外國人名中外文對照索引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