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水芋
正文
黃水芋(《貴州民間藥物》)
來源
為罌粟科植物血水草的根及根莖。植物形態
血水草,又名:廣扁線,捆仙繩。多年生草本,含紅黃色汁液。根狀莖橫生。葉基生,具長柄;葉片卵狀心形,長3~9厘米,寬5~10厘米,尖頭,邊緣波狀,上面青綠色,下面灰綠色,基出脈5~7條,細脈網狀。花莖抽自葉間,花少數,直徑4厘米,成稀疏聚傘花序;花萼全包花蕾,先端長漸尖,開花時破裂脫落;花瓣4,白色,倒卵形;雄蕊多數,花絲細,花葯深黃色;雌蕊綠色,花柱單一,頂端2淺裂。蒴果,種子多數。花期4~5月。
常群生於溝邊或低平濕地,分布湖北、四川、貴州、廣西、湖南、江西、福建等地。
本植物的全草(黃水芋草)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採集
9~10月采。性味
《四川中藥志》:"性溫,味苦,有小毒。"功用主治
行氣,活血,解毒。治癆傷腰痛,跌打損傷,小兒瘡癬。①《貴州民間藥物》:"清熱解毒,治小兒癬瘡。"
②《四川中藥志》:"行氣活血。治勞傷咳嗽、跌打損傷及腰痛。"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2~5錢;或浸酒。外用:研末調敷。選方
①治勞傷腰脊痛:廣扁線.紅絲線、金腰帶、筋骨草。泡酒服。(《四川中藥志》)②治小兒胎毒、瘡癢:黃水芋、虜胃⒀轡涯喔韉確鄭參韃擻屯俊;蚣逅匆囁傘?《貴州民間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