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正平[革命烈士]

黃正平[革命烈士]

黃正平(1895-1935)安徽六安人。中國共產黨員。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歷任鄂豫皖紅軍第四軍第十一師參謀主任、第三十軍參謀主任、第四方面軍總指揮部參謀處主任、紅軍部司令部第四局局長。在紅軍長征過草地時因病犧牲。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黃正平學生出身。中國共產黨黨員。1928年,參加革命。1930年,在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五軍中工作。先後任紅四軍第十一師參謀主任、紅三十軍參謀主任。1932年10月,隨部隊從鄂豫皖根據地撤退,於12月中旬,到達漢中。為開闢革命根據地積極向總部提出進軍四川的建議。堅決擁護翻越天險大巴山的決定。他與戰士們同甘共苦,堅持戰鬥,於12月25日一舉解放四川通江縣城。1933年1月,解放南江和巴中縣城,使紅四方面軍在川北初步站穩了腳跟,並著手擴大川陝根據地。不久,調任紅四方面軍總部參謀主任,負責指導全軍作戰和後勤供應。6月底,紅四方面軍原4個師擴編為4個軍。同年10月底,根據地發展到東起城口,西抵嘉陵江,南達營山、渠縣,北至陝南的鎮巴、西鄉、寧強,面積42000多平方公里,人口700餘萬,共建立22個縣和1個市的蘇維埃政權。1933年11月至1934年9月間,紅四方面軍徹底粉碎國民黨四川省“剿匪”總司令劉湘20餘萬人的“六路圍攻”,計斃傷敵軍路司令(相當旅長)郝耀廷及旅長以下官兵60000餘人,俘敵旅長以下官兵20000餘人,繳槍30000餘支,炮百餘門,擊落敵機1架。1935年秋,一、四方面軍匯合後,他調任紅軍總司令部四局局長,率領四局幹部戰士和直屬部隊集中力量進行紅四方面軍的後勤工作,以及補充兵員,動員嚮導帶路,為部隊長征作了充分的準備工作。由於長期戰爭的操勞,加之醫療條件差,他的肺結核病日趨嚴重,於1935年在長征途中犧牲。

人物事跡 

當黃正平已過而立之年時,在他的家鄉,土地革命風暴席捲而來。黃正平在其叔父黃紹洲(又名黃義成,曾任中共麻埠道區書記,後犧牲)等影響下,放下鋤頭,參加了三區(獨山區)農民協會,積極開展農民運動,並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9年11月,在中共六安中心縣委領導下,黃正平的家鄉爆發了獨山暴動,打響了六霍起義第一槍。黃正平和農協會員們積極投身到這場農民暴動中去。起義勝利後,黃正平等一批積極分子被選拔出來,組成了赤衛隊。黃正平成為赤衛隊的領頭人,擔負了保衛根據地的艱巨任務。

六霍起義使皖西地區的革命運動進入新時期。1930年1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三十三師於流波建成。3月18日,中共中央致信鄂豫皖邊特委和紅三十一師、三十二師、三十三師,決定以這3個師組成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軍,軍長許繼慎;並要求“擴大紅軍,發動地方暴動”,加強兵變運動,迅速擴大赤衛隊,把他們彙編組織到紅軍中來。在黨的號召下,黃正平毅然率領赤衛隊加入紅軍,並擔任排長,參加了鄂豫皖根據地第一次反“圍剿”鬥爭。從此,黃正平由一名農民的兒子成為中國工農紅軍一員。

1931年1月,紅一軍和紅十五軍合編為紅四軍,軍長鄺繼勛,政委余篤三,參謀長徐向前,轄十一、十二兩個師。紅四軍利用有利時機,適時發動進攻作戰,壯大隊伍,至3月上旬,全軍已擁有15萬人。

3月中旬,敵又布置了新的“圍剿”,蔣介石採取了追堵兼施戰術,動用十多個師十幾萬兵力,企圖5月底“完全肅清”鄂豫皖紅軍。面對十倍於己的敵軍,紅四軍廣大指戰員在軍首長帶領下,採取主力部隊在東西方向往返機動,抓住敵弱點,對敵堵擊部隊實行各個擊破的戰術,先後進行獨山、滸灣、桃花店戰鬥,殲敵數千。黃正平在作戰中機智勇敢,敢打敢拼。敵“追剿”部隊到處撲空,各線“堵擊”部隊處處挨打。蔣介石的夢想又一次破滅。

不久,紅四軍領導幹部作了調整,政委改由曾中生擔任,下轄十、十一、十二、十三師和彭楊軍政學校。此時,黃正平升任紅十一師參謀主任,他和師長周維炯、政委余篤三一起帶領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團按軍部要求轉戰沙場。

11月初,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於黃安七里坪宣告成立,由紅四軍和紅二十五軍合編而成,部隊擁有3萬人,轄十、十一、十二師,總指揮徐向前。十一師師長王樹聲,政委甘濟時,參謀主任黃正平。

經過在戰火中不斷摔打、錘鍊,黃正平由一名紅軍排長逐步成長為紅軍的高級指揮員。

紅四方面軍成立後,根據軍委決定向敵人發起進攻。黃正平和十一師師部領導一起率領全師參加了黃安、商潢、蘇家埠、潢光戰役。在兄弟部隊的配合下,消滅敵有生力量約6萬人,敵第三次“圍剿”計畫破產。

革命政權和紅軍的大發展,使得蔣介石深為恐慌,1932年7月,他再次動用兵力30餘萬,對鄂豫皖根據地發動了第四次大規模的“圍剿”。根據地人民和紅軍一起奮力抵抗,但由於占據領導地位的張國燾被暫時勝利沖昏了頭腦,頑固推行“不停頓進攻”的“左”傾冒險主義,致使紅四方面軍和根據地人民遭受慘重損失。10月,紅四軍主力被迫西出京漢線,進行戰略轉移。

國民黨軍隊對紅四方面軍主力,進行圍追堵截,企圖將紅軍消滅在包圍圈裡。為防國民黨對根據地人民進行報復,大批根據地民眾和幹部紛紛跟隨主力轉移。黃正平組織了師部特務連及該師所屬3個團的特務連,計4個連兵力,擔當了撤退掩護任務。他指揮部隊邊撤邊打,輪番掩護,經過一番激烈戰鬥,終於將民眾和地方幹部送到了安全地帶。

紅四方面軍向四川進軍,歷時兩個多月,進行了艱苦轉戰。途中,黃正平率隊負責組織運送行李,確保主力輕裝行軍打仗。1927年12月18日,部隊通過川陝交界的大巴山時,大雪封山,戰士們禦寒衣物緊缺,行軍面臨嚴重考驗。大巴山上、中、下各70里,道路難行,且山上氣溫很低。黃正平積極做戰士們思想工作,解釋入川的重大意義,鼓舞士氣;同時想方設法弄一些辣椒湯和薑湯給戰士們喝,保暖驅寒。21日,部隊終於征服了天險,勝利走出大巴山。黃正平隨軍進入川北,轉入了創建川陝的革命根據地的鬥爭。

紅四方面軍進入川北後兵分3路,迅速實施戰略展開,僅月余,就先後占領了通(江)南(江)巴(中)3縣絕大部分地區。同時,為統一領導紅軍及地方武裝,組建了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1927年12月29日,川陝省臨時革命委員會在攻占通江後的第五天成立。同時,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頒發了土地問題的布告,繼之印發了中國共產黨的《十大政綱》。

由於通南巴地區地下黨組織的力量十分薄弱,為迅速建立根據地,紅四方面軍將部隊逐步就地展開,劃分地區,分片包乾。黃正平等師首長率十一師分赴巴中城區和郊區,深入民眾,宣傳發動,宣講“中國革命十大綱領”和“怎樣分配土地”。一場翻天覆地的民眾鬥爭很快在這一地區掀起。1933年2月7日,中共川陝省委和省蘇維埃政府正式成立,川陝蘇區人民開展打土豪、分田地,建立各級蘇維埃政權的運動蓬勃開展,一浪高過一浪。

川陝革命根據地的建立引起了蔣介石的恐慌,急忙委任四川軍閥田頌堯為“川陝邊區剿匪督辦”。田頌堯隨即率近6萬兵力,組成左、中、右3個縱隊,於2月18日向巴河左岸全線發動攻擊,對剛誕生的根據地進行“三路圍攻”。在紅四方面軍總部採取“收緊陣地,誘敵深入”的作戰方針指導下,黃正平和師長倪志亮、政委李先念一起,帶領全師擔負了打擊主攻之敵左縱隊任務。戰鬥打響了,黃正平隨十一師師部率兩個團在南江西南的木門、長池地區,依託險要陣地和靈活機動的戰術,在七十三師的共同作戰下,給敵以重大打擊,其中十一師三十二團在侯家梁全部擊潰了敵第二路的進攻,俘敵500人,繳獲700餘支槍。田頌堯見其主攻方向受挫,當即集中左翼全力向長池猛撲。黃正平等率軍據險固守,先在高壁寨擊退敵第五師3個團和第三路一個團的進攻;繼而在中魁山地區擊潰敵第四師、第五師、第三路共6個團的進攻,殺傷敵約2000人。28日,敵左縱隊損兵近5000人。軍部見大量消耗敵軍目的已達,便令紅十一師主動放棄長池。1933年3月18日,敵雖占巴中、南江等地,但付出了近8000人傷亡的重大代價,氣焰頓減,士氣大挫,被迫暫時停止全線進攻。1933年4月28日,敵經一個月休整補充又發動猛烈進攻,黃正平和師首長們臨陣指揮,認真分析敵情,制定作戰計畫,其兩個團在大明椏擊潰敵第一師兩個旅,另一部也在屈家山消耗大量敵人。

1933年5月17日,黃正平作為師團以上幹部參加了紅四方面軍總部在空山壩召開的軍事會議,決定立即集中主力殲滅冒進空山壩以南敵左縱隊9個團。紅十一師擔負了由空山壩以北向敵左側迂迴、斷敵後路的重任。5月20日晚,師部經過認真研究分析後,令紅三十三團冒雨由空山壩西北通過人跡罕見的深山老林,秘密插入敵人側後。21日拂曉,空山壩西南之敵,突遭十一師部隊的猛攻,立即動搖,紅軍十、十一、十二、七十三師乘機向敵正面和右翼猛攻,將敵左縱隊9個團分割包圍於空山壩以南余家灣柳林壩地區,經3晝夜激戰,斃、傷、俘敵旅參謀長李漢城以下官兵近5000人。敵遭殲滅性打擊,全線崩潰,中央縱隊和右縱隊紛紛敗退。1933年5月26日,紅十一師經平溪壩、官路口抵長池附近。1933年6月15日收復長池、木門,繼占龍山場,逼進蒼溪。4個月的反“三路圍攻”勝利結束,紅四方面軍斃、傷敵官兵14萬人,俘敵萬餘人,田頌堯損兵近半,殘部退守嘉陵江沿岸,川陝根據地和紅軍得到了大發展。

7月上旬,紅四方面軍進行整頓擴編,以原紅十、十一、十二、七十三師為基礎組成第四、九、三十、三十一軍,約45萬人。黃正平由於在反“三路圍攻”中善於分析、考慮問題細緻、組織能力強、制定作戰計畫得力及十一師取得的輝煌戰績,受到紅四方面軍和川陝邊區最高領導機關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的讚賞,調任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參謀主任,成為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5名領導成員之一(主席張國燾、副主席陳昌浩、徐向前、參謀長曾中生、參謀主任黃正平)。同時兼任方面軍參謀處主任、第三十軍參謀主任等職。

8月1日,川陝省蘇維埃政府在巴中城召開了第三屆工農兵代表大會,會上獎勵了反“三路圍攻”中有突出功績的十一師三十二團、三十三團和七十七師二一七團,並分別授予“以一勝百”、“百戰百勝”、“夜摸常勝軍”等獎旗。

乘四川軍閥之間矛盾重重、互相觀望之際,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決定集中主力消滅敵人有生力量。於8月中旬舉行了儀(隴)南(部)戰役,打擊退守上述地區的田頌堯殘部,同時奪取南部等地的鹽井。此間,黃正平親自組織部隊至南部、蒼溪等地,動員民眾,大力組織收購食鹽並向根據地運輸,解決了根據地嚴重缺鹽的困難,打破了敵人的經濟封鎖。至10月底,紅四方面軍又舉行了營(山)、渠(縣)、宣(漢)、達(縣)進攻戰役。二次戰役殲敵近2萬人,開拓了大片新區,川陝根據地共建立了23個縣和一個市的蘇維埃政權,面積42萬多平方公里,人口700餘萬,形成了繼鄂豫皖之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新的“第二個大區域”。與此同時,王維舟領導的川東遊擊隊被改編為紅三十三軍,紅四方面軍擁有5個軍,共8萬餘人,聲威大振。

此後,黃正平作為川陝邊區領導機關參謀主任和紅四方面軍總部的領導人之一,協助徐向前總指揮,率領紅軍予敵以殲滅性打擊,先後取得了反“六路圍攻”、廣昭、陝南等戰役的重大勝利。

1935年3月底,紅四方面軍為實現川陝甘計畫,配合紅一方面軍北上,勝利地渡過嘉陵江,黃正平隨軍向西轉移,踏上了萬里長征的征程。

6月,紅四方面軍同紅一方面軍在川西的達維鎮勝利會師。會師後總兵力達10萬餘人。為了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紅一方面軍抽調一批幹部到紅四方面軍中來加強工作。黃正平從大局出發,維護團結,積極擁護黨中央的決定。1935年7月21日,中革軍委決定第四方面軍總指揮部為一、四方面軍前敵總指揮部,由徐向前任總指揮。黃正平調任總司令部第四局局長(司令部第四局最初為參謀人事部後方勤務科,黃正平任科長)。

出任局長後,黃正平處處以身作則,先人後己,並做好部下的思想工作,使他們正確認識後勤部門工作的重要性。他常對同志們說:“四局工作是保障司令部和所屬單位衣、食、住、行部門,紅軍生活都很苦,我們的任務是首先保障好他們”。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8月1日,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以中共中央、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名義發表了《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為促進抗日高潮的到來,黨中央決定,迅速北上執行創立川陝甘根據地方針,並將紅一、四方面軍分成左、右兩路向阿壩和班佑地區開進。15日,黃正平隨左路軍向阿壩挺進。出發前,由於連年的打仗行軍、操勞,加之戰爭所處的惡劣環境,他染上了肺結核病。但黃正平不顧患病之軀,仍率四局積極做好後勤準備工作,收購青稞,炒麥磨麵,準備乾糧,保障紅軍順利通過草地。四局的同志們看他一天天消瘦下來,身體非常虛弱,就為他弄了點營養品,但他卻悄悄地將營養品送給了其他重傷病員。

到達阿壩不久,紅軍總部決定左路軍向班佑前進與右路軍靠攏。正當黃正平他們滿懷信心準備會合中央共同北上抗日時,張國燾公開分裂黨分裂紅軍,反對中央北上方針,命令部隊迅速南下,造成了二過草地的悲劇。

9月,黃正平隨軍南下,再過毒草叢生、泥潭密布的草地。時值深秋,秋風凜冽,草地無垠。一天天的行軍,許多戰士出發前分得的幾斤炒青稞早已吃光,而沿途可吃的野菜多已被採挖。戰士們走在氣候變化異常、忽冷忽熱的沼澤地里,一不小心還會陷入泥潭再也爬不起來。惡劣的環境加重了黃正平的病情,組織上派四局的同志及醫護人員用擔架將他抬著走,但由於醫藥短缺,他的病情日趨嚴重,隨軍的醫生也束手無策。此時,黃正平看到一些年輕的戰士由於飢餓倒在路上,他清楚地知道,食物和水就是戰士的生命。因此,當他感到自己確實不行時,就再三要求把他僅存的一點糧食和藥品讓給戰友。他見戰友不忍心,乾脆不吃不喝,最後長眠在草地上。

黃正平病逝後,四局的同志們懷著悲痛的心情將他留下的惟一一件遺物——一塊手錶,交給了局黨組織。

黃正平積極投身革命,由一個農民的兒子成長為紅四方面軍的高級領導人,將畢生的精力獻給了革命事業,他對發展壯大紅四方面軍及川陝根據地的創建做出了貢獻。黨和人民永遠也不會忘記他。劉伯承元帥曾稱讚他“是位正派的好同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