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槐紀念館
黃槐紀念館位於福建省寧德市壽寧縣清源鄉,為紀念黃槐(又名黃山),托溪人民將南宋紹興年間(1131-1162)修建的“黃山公廟”改建成“黃槐紀念館”。
黃槐紀念館
黃槐紀念館位於福建省寧德市壽寧縣清源鄉,為紀念黃槐(又名黃山),托溪人民將南宋紹興年間(1131-1162)修建的“黃山公廟”改建成“黃槐紀念館”,那紅底黃字的“黃槐紀念館”標牌讓古廟增添了新的生機。從托溪村頭出發,沿兩岸青山,一帶綠水,上溯500米,即可隔岸望見黃槐紀念館。紀念館瀕臨飛崖,高照深潭,平夷出險,玲瓏奇崛。臨溪一株需二人合抱的杉樹王象一位閱盡人間滄桑的老人,歷數百年風雨,默默相伴。黃槐紀念館大門呈“八”字形,大門前面的溪堪上建有一香爐,供香客燃香燒紙錢。大門上方懸一民國辛未年還恩弟子何志祿、許美會敬獻的“托跡佑民”匾額。大門左上方掛著漁溪弟子龔登雲敬獻的“有赫”牌匾,下方是鐫刻在玄武岩石碑上的《黃山公廟記》;大門右上方掛著平溪弟子黃萬松敬獻的“無私”匾額,下方也有一塊鐫刻在玄武岩石碑上的《黃山公頌》。邁進大門,有左中右三道七級台階通往大殿,兩旁是二層廂房。大廳神座前面的香案古色古香。正面是三幅精雕細琢的壽星、童子和松、鹿等鎦金圖案,香案上鐫:“道光拾五年乙未年八月吉旦”和“中境弟子劉加宏、明進、增峨、亮林、增城、士春,蔡鼎城、開錦,夏明有、吳仲和、楊元籌同叩謝”等字。神座上的黃槐神像用千年巨樟雕刻,上懸“威靈顯赫”牌匾。大殿左邊架鼓懸鐘。殿內柱聯皆讚頌黃槐。如:“仙岩遺蹟傳遐邇,鶴水留名奉燭煙”;“掛印棄官真義士,開倉濟眾救萬民”;“六畜興旺千村歡騰,五穀豐登萬民喜慶”;“鶴溪托跡威顯神通,赤膽忠心為國為民”。紀念館還精心收集了近年省市報紙、雜誌列載的大量有關介紹黃槐史跡的文章,並將這些文章布置成專欄供遊人、香客觀賞。為加強紀念館的管理,溪坪、洋尾、托溪、洋後四村人民還公推劉憲慶老人專門駐館負責看守保護。曾有文人墨客感慨賦詩:“徽州掛印犯天顏,賑災放糧濟眾難;王眼無珠分黑白,民心有鏡別忠奸。地靈托溪公能脫,人傑棄官勝得官;祈福焚香原縹緲,只留榜樣後人看。”為紀念黃槐(黃山),村民們還把岩山叫做黃山仙岩。1992年版《壽寧縣誌》寫到:“岩山,又名黃山仙岩,位於縣西20公里托溪境內溪州村,海拔1040米,岩峰突兀,高數百丈,四面如壁,氣勢雄偉無比。頂上有一石砌黃槐廟。為紀念北宋進士黃槐,每逢農曆九月初九,四處鄉民,成群結隊,到此祭祀。”清乾隆二十七年福寧府知府李拔纂《福寧府志》載:“黃槐,壽寧人。宋政和間舉進士第,授徽州尹,世亂掛冠。學修煉術,隱居斂跡,垂釣鶴溪,行滿飛升。鄉人立祠,水旱疫疾,禱之必應。九月九日眾迎屍,雜踏歌舞,其近地皆尸祝之。至今仙跡猶存。”知縣李毓姬詩云:“何年辟穀此驂鸞,石乳於今尚可餐。露滴蒼岩融玉液,霞披絳壁見金川。鶴翔鼎灶朝煙起,雲鎖桐峰月夜寒。聞道仙人今不遠,登岩幾欲著椰冠。”《托溪鄉志》從托溪《劉氏宗譜》的數十首讚頌黃槐詩中,收錄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黃山仙岩》,詩曰:“黃公蟬蛻葬衣冠,家在縣南第一山。斯處有泉皆著碧,此間無石不塗丹。登天峭壁留雙履,存骨懸崖露半棺。朗朗好晴凌絕頂,蜃樓生處見台灣。”為紀念黃槐(黃山),清嘉慶五年(1800年),村民又在黃槐石棺墓前修建“黃公寶殿”。大殿神座塑黃槐金身神像,黃槐身穿宋朝知州冠袍威風凜凜。大殿木柱題刻的紅底黑漆對聯,每副聯語都與黃槐史跡相關。如:“徽州掛印身無榮辱,鶴溪垂釣心自清閒”;“一身浩氣與仙岩千仞並立,兩袖清風共鶴水萬載長流;仙岩留勝跡足印依稀祥雲繞,圈石仰遺像巍巍殿宇氣象騰”。黃公寶殿門前117級青石台階方正整潔,嶺旁一株千齡珍稀紅豆杉枝繁葉茂,殿旁溪邊數棵古老柳杉、兩株紅豆杉舒展虬枝,為古廟增添幾許神秘清幽。為紀念黃槐(黃山),2005年5月1日,壽寧人民在黃槐故里——韶托村,舉行了隆重的立碑命名儀式,將風光綺麗的韶托水庫命名為“黃槐湖”。這正是:徽水清清韶水長,幾多風雨幾滄桑。先賢蹤跡今安在?青史碑銘萬古香。黃槐,福建省壽寧縣清源鄉韶托村人,北宋政和年間(1111-1117年)進士,宣和年間(1119-1125年)知徽州,治所在歙縣,轄境相當今安徽歙縣、休寧、祁門、績溪、黟縣及江西婺源等縣。黃槐知徽州期間,正值宋徽宗昏庸,蔡京操縱朝綱,百姓徭役賦稅繁重。再加蝗、旱災害頻頻,徽州一帶哀鴻遍野民不聊生。黃槐憂心如焚,上表奏請朝廷減少徭役賦稅,開倉放糧賑濟災民。沒料到朝庭非但不允放糧賑災,反而變本加厲橫徵暴斂。黃槐義憤填膺。為拯救數十萬水深火熱中的徽州百姓,黃槐置個人仕途富貴於不顧,傳令所轄州縣全部打開官倉放糧賑濟災民,徽州人民終於有了一線生機。黃槐知道自己私自下令打開官倉放糧賑濟災民,違背了朝庭意志,蔡京之輩絕不會放過自己,就掛印棄官更名黃山隻身取道江西遁回老家韶托,在鶴溪岸畔的小溪洋結廬定居,修煉仙術。黃槐(黃山)隱居鶴溪,給鄉民診脈施藥療疾去病,為稚童設館延師啟蒙開智,替村人卜卦測字指點迷津。他的古道熱腸和善行義舉深深贏得四鄰八鄉村民的敬重愛戴。轉眼數十年過去。黃槐(黃山)修煉多年道行圓滿,臨終前囑咐妻子,在其逝後采具石棺,坐西朝東葬圈石村七星岩下。九月九日午時,岩山彩雲飄拂,岩峰仙樂裊裊。正午時分,一聲巨響,只見黃槐(黃山)飄然升天登上金輿,在金牌彩旗簇擁下漸漸隱入天門。送葬村民目睹黃槐(黃山)升天成仙,紛紛焚香跪拜。從此,村民們將黃槐尊奉為“黃山公”,每年的九月九日,大家都會不約而同地到黃槐修煉成仙的岩山和黃槐墓前虔誠祭祀。一代英靈,萬世敬仰。壽寧人民把對先賢黃槐的緬懷、景仰之情深深地鐫刻在壽寧大地的山山水水之間。[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