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棉堤
(又稱老虎頭堤)位於黃石市黃石港區黃石港原後河兩岸,東起長江邊的朝陽閣,西抵老虎頭山,最初興建於1796年,有200餘年的歷史。在最初興建後,分別於1931年、1936年、1947年進行了三次加固。大堤全長2024米,其中160米為漿砌石擋水牆結構,其餘堤段為土堤結構。堤基寬約60米,堤頂高26.13米,土堤面寬5米,邊坡13,堤線上有5座交通閘道。全堤占地總面積約20公頃。
黃棉堤建設初期為兩道堤防,分別位於原花馬湖通江港道(舊稱後河)南北兩岸,是為了防禦長江洪水而設立的,屬於長江乾堤的一部分。1954年,由於上游的鄂州昌大堤潰口,致使黃石港區部分民房受淹。1956年6月,黃石市委、市政府針對鄂州昌大堤的防洪狀況,決定對黃棉堤進行整修加固,使之成為長江堤防的第二道防線,以防上游堤防潰決後長江洪水進入黃石市區。經過1958年、1964至1965年、1968至1969年的建設,形成了現存的黃棉堤。
黃棉堤所在區域是黃石市公路客運中心、輕紡工業區、物資流通中心。根據城區道路走向,可以將該堤分為西、中、東三段。其中西段由老虎頭山至湖濱路,長100米;中段由市七中至黃石大道閘口,全長1600米;東段由黃石大道至黃石港堤,長300米。1796年,黃棉堤的雛形成立,防洪堤在經歷百年風雨後,得到三次不同程度的加固,最終於1969年形成了現存的樣子。
黃棉堤建成的初衷,原是抵禦長江洪水侵入市區的防城堤。1958年以前,黃石市的防洪主要依賴黃石及鄂州的長江堤防,當時的堤防普遍堤身單薄矮小、堤基滲漏嚴重、崩岸時有發生,整體防洪能力較低。尤其是1954年鄂州昌大堤潰口,致使黃石市區部分受淹,給黃石人民敲響了全力防汛的警鐘。1956年5月,黃石市將原花馬湖出水港道(即後河)入江處堵築,使昌大堤與黃石港堤在朝陽閣的交界處成為一條順直堤線,不再繞道老虎頭,將原昌大堤老虎頭至後河處長2千餘米的一段老虎頭堤攔在新堤線以內。1956年6月,市委、市政府針對鄂州昌大堤的防洪狀況,決定對黃棉堤進行整修加固,使之成為長江堤防的第二道防線。
黃棉堤的建成還有另外的一個原因,上個世紀80年代以前,花湖地區地勢低洼,還有大片魚池,每逢下雨,花湖地區就嚴重漬水。考慮到花湖堤的防洪能力不足,故築起了黃棉堤這個第二道防線。當時,黃石的城市建設規劃以不超越黃棉堤為準,建城區的發展控制在黃棉堤以南。
1998年長江大洪水後,長江堤防進行了大規模的除險加固建設,能防禦百年一遇的洪水。目前,黃石市區長江乾堤已經達到一級堤防標準,上游的鄂州昌大堤也達到了二級堤防標準,也能夠防禦1954年型洪水的侵襲。同時,根據長江中下游防洪規劃,在遇特大洪水時,長江防洪除有河道堤防外,還有容納超額洪水的蓄滯洪區,各河段都有較周密的防汛調度預案,以保障長江中下游的防洪安全。1998年大汛期間,儘管長江堤防的抗洪能力較差,可都未潰口,黃棉堤在那場特大洪水中無用武之地。
黃棉堤初具規模至今已四十多年,一直沒有擋過長江洪水,實際防洪能力也從沒得到過檢驗。如今,黃棉堤上有兩處淨跨30米的交通閘道口,與之相交的是市區的黃石大道和湖濱大道兩條主幹道,且地面高程較低,一旦封堵,黃石市的交通將陷入癱瘓狀態。由於經費問題,黃棉堤一直缺乏管理,鋼閘門及其啟閉設備常年維護不到位,因此,將黃棉堤作為防禦長江洪水的屏障,顯然是不合實際,運用此防洪調度方案既有風險性,也對地方經濟產生不利影響。為了美化市容,減少占地,我市有關部門從2002年開始進行拆除黃棉堤的論證,經過幾年的實地考察求證,拆除工作終於在最近啟動。
黃棉堤已由原來的“防城堤”變為“城中堤”,其周圍已形成城區,為緩解該堤拆除後造成的交通阻力,計畫在拆除原址新建一條城市次幹道,命名為後河堤路。該路建成後,可與紡織五路和紡織二路對接,完善公園路、延安路、昌明路和迎賓大道之間的橫向交通聯繫,路網建設將更加完善。
黃棉堤拆掉後,將參照原南湖堤的做法,新增加兩塊城市公共綠地。並利用現有用地適當進行商住小區的開發,為黃石港區增加新的經濟成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