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生活
1939年1月出生在一個小商人的家庭。母親是文盲,父親雖是小買賣人,倒也有些文化,不指望兒子經商承襲父業,在家計相當貧困的條件下,還是擇校送他到玉山浙贛鐵路子弟國小讀書。
1952年考上了玉山初級中學。國中三年他德,智,體全面發展,各門功課都很好,尤其是數學和物理。
1954年考入上饒中學,因成績優良,先後任班學習委員、班長。
1957年,在上饒中學歷屆畢業生中,他率先敲開了最高學府的大門------北京大學,成為物理系的一名學生。
1959年,作為系團總支幹事和系學生會體育委員,他被抽去十三陵參加建設“新北大”,次年返校。
工作經歷
1964年北京大學物理系理論物理專業畢業,留校任物理系理論物理教研室助教。不久,參加了北京大學、中國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原子能研究所、數學研究所等單位的科研人員聯合組成的基本粒子理論組,參加了”層子模型”的研究,並與另一位同志合寫了一篇論文:《結構模型中介子的電磁衰變和輕子型弱衰變》,發表在北京《北京大學學報》上,時年僅26歲。
1978年考上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的研究生,師從著名理論物理學家戴元本院士。
1981年12月,完成畢業論文,次年夏通過了答辯。
1982年8月,經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部批准,被授予理學博士學位。
1983年5月27日下午,在北京大會堂接受了由科學院授予的博士學位證書,成為建國後全國首批18名博士之一。
1986年在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所任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1991年為博士生副導師,1992年被聘為研究員,1993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博士生導師。
1992 年10月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已培養碩士生5名,博士生9 名, 協助培養博士生1名。此外,指導和合作指導博士後十名。
從1982年起在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工作,1994年至1998年任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第一研究室室主任,1996年被評為中國科學院優秀研究生導師,曾任高能物理協會常務理事,清華大學兼職教授。
1983年至1985年期間,作為西德馬普協會的訪問學者在柏林自由大學作研究。1986參加了在美國舊金山召開的第23屆國際高能物理會議,1989年、1990年,1993年至1996年,分別到美國、德國、義大利、芬蘭等國進行學術訪問,多次參加國內的學術會議並在大會上作報告。
主要成就
主要從事粒子物理和量子場論領域的研究,在微擾量子色動力學的套用、B物理和CP破壞、標準模型擴展與新物理探索、弦理論和二維共形場論等方面得到了一系列有科學意義的成果,已在國內外本學科一流刊物上發表論文一百三十餘篇,其中單篇引用超過50次以上的有8篇。
“弦理論若干特性的研究”1997年獲中科院自然科學二等獎(第一獲獎人);
“重味、超對稱和新物理探索” 2007年獲第六屆“周培源物理獎” 。
1992年起參加由國家科委下達的重大項目即攀登項目《九十年代理論物理學重大前沿課題》、《面向21世紀理論物理學重大前沿課題》,先後主持多項國家基金委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如國家基金委重點項目中的《重味及對稱性破缺》課題、重大項目《理論物理及交叉學科重大前沿課題》中的面上項目《重味、超對稱和新物理探索》課題等。
現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CP破壞和新物理探索”。
個人作品
與另一位同志合寫了一篇論文:《結構模型中介子的電磁衰變和輕子型弱衰變》,發表在北京《北京大學學報》。1992年參加由國家科協下達的重大項目即“八五”攀登項目:《九十年代理論物理學重大前沿課題》,為主要成員之一,並負責主持了國家基金委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中的《重味及對稱性破缺》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