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艾青創作的新詩]

《黃昏》是近代詩人艾青於1938年7月16日創作的一首新詩。這首詩是以田野的氣息為意象來構思並展開的。前四行,寫詩人走在黃昏的林子裡,是風給詩人帶來了田野的氣息。由此使詩人想到故鄉的乾草和畜糞氣息,這氣息如此不可排遣地困惑著我的心。這首詩內容和感情簡明,語言樸實平易,卻有著極強的藝術感染力。

作品原文

黃昏

黃昏的林子是黑色而柔和的

林子裡的池沼是閃著白光的

而使我沉溺地承受它的撫慰的風啊

一陣陣地帶給我以田野的氣息……

----

我永遠是田野氣息的愛好者啊……

無論我飄泊在哪裡

當黃昏時走在田野上

那如此不可排遣地困惑著我的心的

是對於故鄉路上的畜糞的氣息

和村邊的畜棚里的乾草的氣息的記憶啊……

1938年7月16日黃昏

創作背景

作者於1938年7月16日於武昌創作了這首新詩。抗戰初期的艾青輾轉於西北黃土高原,目睹和體驗了這片廣袤而貧瘠的土地上北方農民的苦難生活,深刻領略了“世界上最艱苦與最古老的種族”在戰亂年代的沉重與滄桑,從而創作了一系列的作品,這首詩就是其中之一。

文學賞析

土地,在詩人的心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那是黑黝黝的泥土、以及那畜糞乾草的氣息,在詩人的心中掀起一次又一次波瀾。詩人對於土地的深沉的愛,常常滲透於詩中,從而寄託自己的強烈的愛國主義熱情。這些動人的詩情,常常催人淚下。這首詩就是一首撼人心魄的詩篇。

一般來講,寫詩要真誠,感情要真摯,不然,硬寫出來也是空泛的蒼白的。但詩要寫好,還有一個真誠的程度問題,感情的深淺問題,這是來不得半點做作的,因為詩本身就是最好的見證,讀者是最好的見證。這首詩,感情是那樣真誠,那樣濃烈,是因為詩句是從詩人心底流出來的。詩人心底濃烈的情感,是長久孕育的結果,是詩人的心與土地血肉相連的結果。這不只是從理性上的認識,更重要的是從感情上的深厚理解。

在詩人同期寫的作品中,常常寫到土地,我們引用幾段,就可知此時期詩人心中對土地的感情是怎樣一種程度。在1938年7月3日寫的《人皮》一詩中,詩人這樣說:“你必須記住這是中國的土地/這是中國人用憎與愛/血與淚,生存與死亡所墾殖著的土地”。在《向太陽》一詩中,詩人又說道:“我們是從田野來的/我們是從山村來的/我們生活在茅屋/我們呼吸在畜棚/我們耕犁著土地/田地是我們的生命”。由此可見,詩人對土地是怎樣一種感情,這感情決不是憑空而來,而是長久以來流在詩人血管里的。這感情不僅是樸實的,而且是高層次的。這土地“是我們的生命”,是中國人“用憎與愛、血與淚、生存與死亡所墾殖著的”。詩人正是懷著這豐富的潛台詞來寫《黃昏》的,在《黃昏》中雖然沒有像《人皮》、《向太陽》那樣寫得明確,但其感性的厚度,我們是感覺到了。如果詩人心中沒有那樣豐富的“潛台詞”,《黃昏》這首詩就不可能寫得這樣自然,這樣感人。當然,要把這赤子的真誠、感情的真摯表達得好,還有一個技巧問題。《黃昏》這首詩表達得這樣動人,是詩人用了虛實結合的抒情方式,並且採用了以點帶面的巧思。

這首詩以實寫開始:“黃昏的林子是黑色而柔和的/林子裡的池沼是閃著白光的而使我沉溺地承受它的撫慰的風啊/一陣陣地帶給我以田野的氣息……”而後,詩人很自然地轉向虛寫:“我永遠是田野氣息的愛好者啊……/無論我飄泊在哪裡/當黃昏時走在田野上/那如此不可排遣地困惑著我的心的/是對於故鄉路上的畜糞的氣息/和村邊的畜棚里的乾草的氣息的記憶啊……”這對於故鄉土地的深沉的懷念,當然不是直接的表白,也是以實寫虛,以生動的意象來傳達詩人的感情。

這首詩以點帶面的寫法是很明顯的。詩人對於土地、特別是對於故鄉土地的深沉眷戀,是集中以乾草和畜糞之氣息困惑著我的心來寫出的,只點出對這一形象的“記憶”,把詩人的感情就全部帶出了。這樣寫不僅省去許多筆墨,而且凝練集中,形象更鮮明,給人的印象也更深刻。

這首詩,曾收入詩人的第二本詩集《北方》里。詩人在序文里這樣說:“我是酷愛樸素的,這種愛好,使我的情感顯得毫無遮蔽,而我又對自己這種毫無遮蔽的情感激起了愉悅。很久了,我就在這樣的境況里繼續著寫詩。”詩人還說:“……這集子是我在抗戰後所寫的詩作的一小部分,在今日,如果真能由它激起一點種族的哀傷,不平、憤懣,和對於土地的眷戀之情,該是我的快樂吧。”這是引用詩人在序中說的話,可以有助於我們了解當時詩人創作《黃昏》等詩時的心態、藝術追求以及所希望達到的效果,也就有助於我們了解《黃昏》這首詩。詩人自己的話,是最好的佐證。

名家點評

人民文學出版社詩歌編輯郭寶臣《艾青名作欣賞》:“這首詩,感情是那樣真誠,那樣濃烈,是因為詩句是從詩人心底流出來的。”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吳曉東《文學性的命運》:“詩中的土地、田野是光、影、風、氣息、記憶的混合體。土地之歌由此放逐了抽象性的說理,詩人對土地的感情獲得的是具象的呈現,表現為具體的意象生成。”

黃岡師範學院文學院教授夏元明《舊典重溫》:“樹林、池沼、田野,依次構成畫面的遠、中、近景,使畫面富有層次感和縱深感。樹林是柔和的黑色,池沼是光亮的白色,黑、白對比,顯得寧靜而和諧。特別是這裡的黑色不是毫無光澤的黑色,而是像天鵝絨般柔軟,配以池沼的閃光,形成一種高貴典雅的色調。”

作者簡介

艾青(1910~1996年),浙江金華人,現代文學家、詩人。1928年中學畢業後考入國立杭州西湖藝術院。1933年第一次用筆名發表長詩《大堰河——我的保姆》。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國左翼美術家聯盟,從事革命文藝活動。1935年,出版了第一本詩集《大堰河》。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曾赴黑龍江、新疆生活和勞動,創作中斷了二十餘年。1979年平反後,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國際筆會中心副會長等職。1985年獲法國文學藝術最高勳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