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昌典毛筆

黃昌典毛筆介紹

毛筆毛筆

毛筆是桂林制筆業的傳統產物。宋代桂林已產毛筆,有雞、兔、毛筆等數種。到明清兩代,手工業有了很大開展,毛筆製造由單一種類、純毫筆向多種類、雜夾毫筆開展,使毛筆“硬揉合宜”而銷路更廣。清鹹豐至光緒年間(1851—1908),桂林設定貢院,毛筆需求量由此大增。約有10多戶作坊100餘名工匠,有名的有黃昌典、生花館、太極圖等店。黃昌典毛筆店興辦於清朝鹹熟年間,開創人黃松山、陳春廷,均是湖南籍人,同受僱於筆店當制筆工。陳春廷制筆經歷豐厚,手藝凌駕平輩,製造雞狼毫筆和大條幅筆尤有獨得之秘。黃松山與陳春廷交往深沉,黃認陳為寄父,陳將積聚了數十年制筆的手抄孤本授於黃松山,黃從中悟得其道,手藝猛進。爾後黃在司門口(今依仁路一帶)以“黃昌典”為號開設毛筆店。因為黃昌典毛筆選料上乘,工藝精深,用戶讚許“黃昌典,買筆不必選”。其毛筆“貨銷兩廣,譽滿三湘”。
黃昌典毛筆製造特點是選料嚴厲,毛原料以山東濟寧黃狼毫(後雜夾高級狸毛)、山兔背脊箭毛、江浙正毛筆、湖麻(湖北萱麻)等優原料為主,以廣西資本縣尾竹及雄雞頸毛作配。製造工序為水盆工、插盆工及修筆工。水盆工即製造筆頭的初胚,人均日作30顆;插盆工即制筆桿並將筆頭初裝筆桿,人均可日裝百餘支;修筆工將初裝之筆依長短之處逐加整修,人稱制筆絕活,人均每日修30—50支。因為選料、製造之精密,左右上下運筆,均能堅持尖、齊、圓、健的4大特點。
黃昌典毛筆以雜夾毫為主,以雞狼毫筆為大宗產物,並有較多品種如“七紫三羊”、“五紫五羊”、“鼠須狼毫”等,有大、中、小各規格和高、中級各層次約70餘種。尤以“夢筆生花”、“書畫狼毫”、“書畫紫毫”、“紫尖毛筆”為高檔極品。“夢筆生花”寫楷書字剛毅而有回力,點橫撇捺縱橫應手,圓轉自若;“書畫狼毫”毛身長鋒深細緻柔軟,書畫繪畫時筆鋒硬而有力,經久耐用;“書畫紫毫”鋒頭深而細,書寫繪畫時有軟有健,隨心應手;“紫尖毛筆”軟縮流利,最宜書法家作行、草、楷書之用。

黃昌典毛筆歷史

解放後,進修文明高潮的鼓起促使制筆業的興旺。1958年計算,制筆有20多戶,員工138人,月產毛筆64673餘支。同年黃昌典、文魁堂等老字號構成合益毛筆社。由黃昌典老藝人教授經歷,並恢復了一些傳統制筆操作辦法,出產雞狼毫、兔狼毫、長鋒極品雞毫等20多個種類的毛筆。合益毛筆社還履行流水功課法,把原3工序改為拉毛、間梳、圓筆、整筆、對套5工序,出產效率明顯進步,毛筆月產量由3.4萬支進步到4萬支。1969年,黃昌典毛筆出產協作社與陽橋工農文具協作社合為桂林文具用品廠,有職工110人。“文明大革命”期間“黃昌典”銘牌被停用,1979年得以恢復。1980年,桂林與熊本結為友愛城市,特製一批“黃昌典”的“夢筆生花”、“書畫紫毫”、“五毫對筆”等毛筆贈給日本熊本市。黃昌典毛筆1990年僅作為保存當地傳統名牌產物而維持出產,仍系手工製造,年產各類毛筆約3萬支。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