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唇蜾蠃

基本信息

中文名:黃唇蜾蠃
拉丁學名:Rhynchium bruneum Fabricius
綱:昆蟲綱
目:膜翅目
科:蜾蠃蜂科
功能類別:捕食性天敵
寄主昆蟲:棉鈴蟲
寄主危害作物:棉花

形態特徵

雌蜂:體長17-23毫米。體黃褐到赤褐色,具黑色斑紋。頭部黃褐色,額區有1倒鐵錨形黑斑。觸角12節。唇基黃色。前胸背板深黃色。中胸盾片黃色,奄類似雙“s”形黑斑。中胸赤褐色,棗央有1深褐縱紋。小盾片三角形,亦褐色。前胸腹板寬大,中間有凹陷。足棕色,後足脛節末端具一小齒和小距,跗節5節。腹部背西可見6節,各節前部均有黑色斑紋。腹末有產卵器和螫器。
雄蜂:體長12-21毫米。頭部多黑色斑紋,額區前下方有黃色三角形斑,單眼域有黃色“八”字形紋。複眼內緣與額區相接處,有黃色條紋。前胸背板黃色,胸部腹面均黑色。腹部7節,除第一節黑色環紋占1/3外,其餘各節超過大半。腹末具陽莖及2根陽基腹片
卵:長卵形,長約3.50毫米左右;寬約1.20毫米左右。淡褐色,端部有1根約1毫米長的端絲,懸掛在蜂室的上壁。
幼蟲:幼蟲無足。初孵幼蟲體長2.20毫米左右。老熟幼蟲長達18-22毫米。體呈乳白色,光滑無毛,體軀兩端向下彎曲,頭部小,正面看頭頂及兩側均為黃褐色。

生物學特性

(1)年生活史和歷期:黃唇蜾贏在浙江杭州地區一年發生2個世代。以預蛹期越冬,到翌年5月下旬開始化蛹,6月中、下旬羽化為成蟲,經過2周左右補充營養,才能產卵。雌蟲子7月上、中旬產卵,卵期2-3天,幼蟲期8-9天,前蛹期3-5天,蛹期10-12天。第一代共需23-29天。第一代成蟲於8月中、下旬產卵,於9月下旬發育到預蛹期,開始滯育和越冬。
(2)築巢和繁殖:雌蜂和雄蜂在晴天飛到田間進行交配。經過十餘天的補充營養,待卵發育成熟後,就尋找適宜的場所產卵。若條件適宜,則先在竹管的深底產1粒卵掛在竹管上壁,產好後立即爬出,飛到田間捕捉食物,每粒卵下平均放15條左右棉鈴蟲等鱗翅目幼蟲。達到上述數目後,就飛到附遍水溝處銜稀泥團來封閉蜂室,完成第一個蜂室後就做第二個蜂室。一支14厘米長的竹管,一般可做3-5個蜂室。每隻雌蜂一天可做1.50-2.50支竹管,每天大約能產6-12粒卵。
幼蟲孵化後,便落在獵物堆中,不久便能取食。前三天食量不大,第四天食量猛增,體軀發育很快。該蜂幼蟲有互相殘殺習性。一個蜂室只能發育成1頭蜂,如果一個蜂室有2條幼蟲,則較大的個體能將較小的個體吃掉。幼蟲停止發育後1-2天體軀漸變為扁平,進入預蛹期。成蜂羽化後,在室內停留1-2天才咬破土室而出。

地理分布

浙江、江蘇、河北、江西、山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