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區簡介
麻栗坡縣位於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東南部,地處東經104°33′03″至105°18′04″,北緯22°48′54″至23°34′02″之間。縣境東部與富寧縣連線,西部與馬關縣毗鄰,北部與西疇縣、廣南縣相連,東部與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河江省同文、安明、官壩、渭川、黃樹皮、河江“五縣一市”接壤,國境線長277公里,占中越陸地邊界線長的13.9%、占雲南省國境線長的20.5%、占文山州國境線長的63.2%。全縣國土面積2334平方公里,山區面積占99.9%,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麻栗坡縣地處滇東南邊緣山區,地形從東向西南華南斜。地表因受盤龍河、疇陽河、八布河的強烈切割,形成西北--東南向的山地與峽谷相間的地形。縣城麻栗鎮海拔1000米。境內有4大山脈,屬紅河水系,境內主要河流有盤龍河、疇陽河、八布河和南利河。境內均屬亞熱帶季風拭氣候,主要特徵:雨熱同季,乾濕分明,夏秋多雨,冬春多旱,垂直差異十分明顯。麻栗坡西南部、中部、東北部4大河流的河谷區以白沙土、黃沙土、紅沙土為主,油沙土次之,宜種水稻。礦石資源品種多,分布廣,主要有鎢、錫、銅、鐵、鉛、鋅、鋁、鈹和石棉等。境內水資源豐富,流經境內的4大河流落差集中,坡降大,全縣水能蘊藏量為101.8萬千瓦,可供年發電89.14億度。1980年11月雲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老君山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自然保護區。老山介紹
老山,過去並不出名。老山,位於中國西南雲南省南部的中越邊境,與越南北部緊緊相連,老山就在麻栗坡屬於中國。1979-1989年的中越在那兒10年交惡,把這裡的山峰和叢林變成了聞名於世的暴力和死亡場所,成為越南人心中永遠的痛,更成為一代中國人心中的英雄聖地。20多年的時間過去了,如今,它沒有被人們忘記。現在,老山主峰已經被認真地整理和修理過。這個曾經戰鬥最激烈的許多地方已經變成了一個漂亮的小公園,許多題字和雕塑都在分別永遠紀念著為此而獻身的人們。
老山的主峰下已經修出了一個小廣場,廣場口塑立著一座高大的塑像,它的原型人物叫張大權,是為收復和守衛老山而傷亡的3000中國軍人中的一員。在19 84年4月28日收復老山主峰的激烈的爭奪戰中,越軍在主峰上構築了無數大大小小的蓋溝、短洞、暗堡和坑道,防禦火力很強。但在中國軍隊英勇頑強的攻擊道路上,“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不可摧毀的陣地”。某部副連長張大權在帶領戰鬥中三次負傷,“腸子都被打出來了,他盤起腸子仍然堅持戰鬥”。經過多次反覆,解放軍終於占領了老山主峰,但張大權永遠倒在了老山上。
民族文化
麻栗坡是少數民族聚居地區,主要居住著漢、壯、苗、瑤、彝、傣、蒙古、仡佬8個主要民族,總人口273136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109322人,占總人口的40.1%;農業人口251111人,占總人口的93%。少族民族中:壯族32859人,占少數民族人口的30.1%;苗族45954人,占少數民族人口的42%;瑤族19317人,占少數民族人口的17.7%;彝族5442人,占少數民族人口的5%;傣族2833人,占少數民族人口的2.6%;仡佬族1178人,占少數民族人口的1%;蒙古族1315人,占少數民族人口的1.2%;其他民族424人,占少數民族人口的0.4%。除蒙古族外,其餘6種世居少數民族為跨界而居民族,在越南均有分布。麻栗坡縣民族文化資源豐富。小河洞遺址屬我國滇東南地區新石器遺址中年代較早的一種類型,是滇東南地區現今發現的唯一新石器時代洞穴遺址。全縣共有省、州、縣文物保護單位14個,還有春秋、北宋時期的銅鼓、銅斧、銅錛、銅鋤以及援越抗法、抗美時期許多遺物、遺址等現已作為文物保護。有民族民間服飾、臘染及許多待開發的珍貴民族文化資源。民族民間傳統節日多姿多彩,有彝族支系倮家人“蕎菜節”、瑤族傳統節日“盤王節”、苗族傳統節日“花山節”、壯族傳統節日“花街節”,都各具特色,情趣濃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