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扎塔格戍堡

麻扎塔格戍堡,與和田市直線距離180千米,該山自西北向東南直插大漠腹心,到和田河左岸嘎然而止。

介紹

麻扎塔格為維吾爾語,意即“墳山”。 與和田市直線距離180千米,該山自西北向東南直插大漠腹心,到和田河左岸嘎然而止。這條由第三紀的砂岩及石膏層構成的低山丘陵,全長140千米,寬2~4千米不等,海拔1400~1500米,最高達1635米。山脈陡峭的南坡高出地面200~300米,低緩的北坡僅高出50~100米,甚至低到與沙丘齊平,兼以紅白相間的山體,所有這些給沙漠蒙上一層神秘色彩,故而早在唐代人們就將此上定名為“神山”,宋代又稱其為“通聖山”。 麻扎塔格是塔克拉瑪乾沙漠腹地的一座呈南北走向的山體,臨近和田河,扼南北交通之要衝,漢唐時是南北東西交通樞紐。古堡西側約50米處有一座烽燧,高約10米、長約9米、寬約7米。堡北有佛寺一座,寺內殘存半圓形塑像基座和兩側的方形台基。
戍堡依山壘築在紅山嘴上,總面積1160平方米。曾出土過漢文、藏文、于闐文文書和木簡。印證著漢唐時期戍堡的歷史作用和地位。為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地理位置

麻扎塔格東端瀕臨和田河的斷崖上,南北相對兀立著紅白兩個山嘴,南面的紅山嘴上巍然聳立著一座古戍堡,城堡西50米處還有一座烽燧遺址。古戍堡海拔高度1246.8米,分三層,總面積約1100平方米,建造時就地取材,用樹枝、蘆葦作筋骨,輔以泥土夾制,烽火台高10餘米,面積36平方米,他們構築於西漢迄唐不同時期。 古戍堡屬於古代古堡遺址,遺址分為三重,第一重為複合型,由主牆和女牆或里壁與外壁構成,牆體中夾雜紅柳枝、蘆葦等材料,夾層厚40厘米;分南北二室。北室長7.5米,寬7.3米,總面積為55平方米。南北二室的西牆,至今保存較好。牆頂面寬約3米,由主牆與女牆合壁而成。主牆用土塊壘砌,女牆用夯土夾紅柳枝構築。女牆兩端直接與南北兩個方形牆台相接。
第二重在第一重基礎上擴建,由土塊和生泥塊構成;
第三重亦由土塊構成,屬於附屬建築。內堆積有2—3厘米厚的牲畜飼料和糞便,應屬馬廄遺址。
三重牆的土塊規格各異,分別37×20×9,38×20×9,30×20×8厘米,這表明古堡的三重建於不同時期。現古堡建築的上部已全塌陷,只殘留牆體。古堡平面由兩個長方形組成,總面積約1100平方米。古堡的西部不遠處,有圓形烽火台一座,互為襯托。古戍堡遺址位置最高,可府視四周景觀。古代自龜茲至於闐必經由此地。古堡始建於東漢時期,延續至唐、宋時期。是漢唐時期南北東西的交通樞紐;遺址內曾出土有古代文書及期他文物,是和田歷史上重要的古城之一。可能衰廢於十一、十二世紀的宗教戰爭。近一個世紀以來,許多國內外考古、探險家前往探險,名揚中外。
麻扎塔格戍堡出土大量遺物,有政治、軍事、交通、經濟、宗教等方面的漢文、古藏文、于闐文、古維吾爾文和阿拉伯文等文書。還有木器、鐵器、銅器、陶器、皮革製品、絲物、錢幣等遺物。尤其是漢文和古藏文文書的大量出土,充分印證了麻扎塔格戍堡是塔里木盆地南北交通線上的重要地位。

麻扎塔格的傳說

《宋史于田傳》中稱麻扎塔格山為"通聖山"。因其南、北並列著紅、白兩個山嘴,故當地又俗稱其為"紅白二山"。 該山從塔克拉瑪乾大沙漠西部迤邐而來,至和田河處嘎然而止。翹然挺立,南有紅山嘴,北有白山嘴。和田河東面有大片天然胡楊林,有的地段還有壯觀奇特的仙人掌林。低洼地終年積水,碧波蕩漾,高聳的沙丘與林地與湖泊相間,景色既蒼茫渾厚,又秀麗多姿,是一處待開發的沙漠景觀旅遊區。 在紅山嘴上有一座古戍堡附近還有烽火台、地道、地下倉庫、佛寺、岩洞等遺址。戍堡東北 45 米處,河岸旁有一座麻扎,麻扎塔格山由此得名。
據說十世紀後期至十一世紀初期信仰伊斯蘭教的喀喇汗王朝與信仰佛教的大寶于闐之間發生曠日持久的戰爭。有個叫瑪江汗的和田佛教徒暗中給伊斯蘭教軍送情報。後來被佛教徒發覺了,將瑪江汗處死在這裡。當喀喇汗王朝占據了于闐,取得勝利後,為他立了這座麻扎,供人憑弔。 故有"麻扎塔克"之稱。
這座戍堡可能為漢代壘築的一所"亭障",其作用類似於今日的哨卡。史載,沿和田河道為絲綢之路一條重要支線,設此警備守望機構,其作用可想而知。20世紀初,英人斯坦因曾兩度自和田出發往北阿克蘇,途中探險考察,先後在此盜走大量唐代遺物。如今古戍堡殘體仍屹立沙海中。隨著穿越塔克拉瑪乾大沙漠的探險旅遊活動的發展,麻扎塔格古戍堡必將愈益受人注目。目前磨擦疆開闢的5條"穿越塔克拉瑪乾沙漠探險旅遊路線",無人例外地都要從麻扎塔格經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