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鎮概況
毫米,適宜種植三七.玉米.辣椒等農作物。有耕地159.00畝,其中人均耕地0.86畝;有林地2,040.00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45戶,有鄉村人口185人,其中農業人口185人,勞動力118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10人。2007年全村經濟總收入66.0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283.6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8年底,已實現通電、電視通、通電話 、通路,無路燈。有45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22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49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3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0戶(分別占總數的51 %和44%)。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6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3.00公里。全村擁有機車14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5戶;建有小水窖37口。
該村到2008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7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7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45戶,共鄉村人口188人,其中男性86人,女性102人。其中農業人口185人,勞動力118人。該村以 漢、苗、彝族為主(是漢、苗、彝族混居地),其中漢族69人,苗族70人,其他民族46 人。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31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71 %;享受低保3人(人員名單附後)。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衛生院,距離鎮衛生院3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戶1戶,占農戶總數的 2.2 %。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1.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經營體系尚未建立,農業結構調整幅度不大;
2.農村基礎設施薄弱,個別村子還存在飲水困難,人居環境還有待改善;
3.生產渠道單一,經濟來源於農業,農民增收渠道單一;
4.信息閉塞,科技及資金投入嚴重不足,與市場連結不上,生產的產品難以很好地銷售;
5.交通條件差,不僅影響了民眾的出行,而且看病也相對很難;
6.農民文化素質低,對某些新事物、新技術的接受速度慢。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1.加強水利設施建設,逐步解決民眾生產生活用水問題。2、加大科技培訓力度,培養致富能手,帶動全村民眾致富,提高人均純收入。3、大力發展種植業、養殖業,提高農業綜合效益。(1)依靠科技,提高玉米雜交化程度,保證糧食作物高產、穩產;最佳化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經濟作物,提高烤菸、辣椒、甘蔗等經濟作物的產量、品質;擴寬乾柿子銷售渠道,增加民眾收入。(2)依靠科技,提高每戶民眾畜禽存欄和出欄數,提高人均純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