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883年,麥克奇尼身為看護就職於美國一家婦女醫院。她性格溫和,待人真摯,天性適宜看護一職。一天,在醫院飯廳與女友就餐交談中,得知畢業不久的外科羅醫生(Dr.ElizabethReifsnycler)受教會派遣,將赴中國教會醫院任職,並希望能有一年輕女看護作為助手一同前去。不久,羅醫生向麥克奇尼談及赴華一事並希望她同行。她對自己能否前往中國並勝任那裡的工作表示猶豫。因當時的中國,在美國人看來,是一個極其遙遠的國度,若一青年女性遠涉重洋,到那裡去,被視為冒險之舉。為此,麥克奇尼躊躇再三。在羅醫生先行赴華一年後,麥克奇尼終下決心,於1884年3月來到中國上海,與羅醫生一起在教會辦的婦孺醫院工作,成為“歷史上美國第一個來華護士”。當時的婦孺醫院正行建築,麥克奇尼與羅醫生在居民稠密的院址附屬檔案租賃房屋,開始了工作。炎熱的夏季,面對簡陋的醫療設備和國人的貧困、迷信以及對西方醫學與護理的懷疑,他們努力工作,專心致志,不久,便遠近聞名,得到當地居民的信任。作為助手和看護的麥克奇尼,克服多種困難,以火爐自製蒸餾水,她將水煮沸,以棉花過濾,如此反覆多次後貯於瓶內,以供腹部手術之用,親手配製各種外用藥膏,悉心備置各種醫療、護理用具……1885年,婦孺醫院落成,條件大為改觀,求醫病人接踵而來。麥克奇尼不辭勞苦,盡心竭力,終日忙於護理工作。為了克服語言障礙,她不放過絲毫機會,逢華人集會一定前往,隨時注意學習漢語,並取得了很大成績。
隨著就診病人的增加,麥克奇尼感到力不從心,於是,她開始籌備培訓中國護士,1887年終於在中國率先開辦了護士訓練班,這可以認為是中國近代護理教育的開端。
1896年,麥克奇尼在華工作12年後回國並出嫁,後一直在醫院做護理指導工作。在大洋彼岸,她始終關注著中國護理,並保持著與中國護士會的密切聯繫。
1921年5月,76歲高齡的麥克奇尼,再度來華,故地重遊,目睹中國護理事業的發展與變化,興奮異常,感嘆不已。
1922年,《中國護士季刊》第三卷第一號以《中國護士之先驅者》為題,詳盡敘述了麥克奇尼在華開創南丁格爾式護理的艱難經歷,成為今天我們了解中國近代護理產生和發展的重要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