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鹽的原料來源可分為4類:海鹽、湖鹽、井鹽和礦鹽。以海水為原料曬制而得的鹽叫作“ 海鹽”;開採現代鹽湖礦加工製得的鹽叫作“ 湖鹽”;運用鑿井法汲取地表淺部或地下天然滷水加工製得的鹽叫作“ 井鹽”;開採古代岩鹽礦床加工製得的鹽則稱“ 礦鹽”。由於岩鹽礦床有時與天然滷水鹽礦共存,加之開採岩鹽礦床鑽井水溶法的問世,故又有“井鹽”和“礦鹽”的合稱——“井礦鹽”,或泛稱為“礦鹽”。
在日常生活中,習慣上常將氯化鈉簡稱為“鹽”。氯化鈉除供食用外(慣稱食鹽),大量用作化工原料(名曰工業用鹽),國家統計局的統計年表以“原鹽”為總稱。
中國的鹽產量中一直是以海鹽為主,其次是湖鹽和井礦鹽。由於海鹽的生產受氣候影響較大,加之海鹽場多分布於東部沿海地區,為了鹽業生產的均衡協調,近10餘年來內地的井礦鹽和湖鹽生產得到較快的發展,因此海鹽在鹽產量中所占的比例有所減小。
鹽是世界上利用最普遍的非金屬礦物原料,是人們生存的必需品。隨著化學工業的發展和新的套用領域的開拓以及人口的逐年增加,對鹽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因此在國計民生中鹽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鹽的消耗量是衡量一個國家工業化水平的重要標誌之一。中國是世界產鹽大國,以海水為原料生產的海鹽居世界第1位;海鹽、湖鹽和井礦鹽的總產量居世界第2位,僅次於美國。
歷史
李冰任蜀郡守20餘年,也是建設蜀郡的20餘年。除興修水利外,他還修建了成都七橋和今宜賓縣境內、漢源縣境內的道路,並且十分重視井鹽的生產。四川鹽井的掘鑿是戰國時期李冰首創的。他成功地組織人民“穿廣都鹽井”、“鹽溉”。這些鹽井、鹽溉屬於大口淺井的雛形。東漢是中國大口淺井型鹽井蓬勃發展的時期,不但能開採自然鹽泉、鹽岩所標示的地下鹽滷,而且能開採沒有自然鹽泉標示的地下鹽滷。
東漢以後鹽井逐漸向深度發展,晉永康元年(公元300年)已經鑿到三十丈深,唐時陵井深八十丈。漢代四川井鹽生產勞動畫像磚,為我們展現了距今兩千多年前鹽井工人勞動的情景。因此,《華陽國志》說他“又識齍水(鹽滷水)脈,穿廣都鹽井”。蜀中井鹽業在他的努力推動下有了很大的發展,逐步成為國內重要的產鹽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