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植株高1-3米,莖直立,無刺,葉初生時有絨毛,葉柄長7-12厘米;偶數羽狀複葉,小葉呈線狀矩圓形,上面有褐色斑點,先端鈍,有細尖,基部圓形。花黃色,多有紫色斑或點,2-6朵小花排列成疏鬆狀總狀花序,腋生。莢果圓柱狀條形,成熟時易開裂,含多數圓柱狀、綠褐色或褐色的種子,表面有蠟質光亮,千粒重14-16克。
鹹菁喜高溫高濕條件,種子在12℃時可發芽,最適生長溫度為20-30℃,25℃以上生長最為迅速。遇霜凍後葉片凋萎而逐漸死亡。對土壤要求不嚴格,在砂壤和粘壤土上生長繁茂。當土壤中全鹽含量低於0.5%時,可以生長,但如氯離子含量超過0.3%,生長則受抑制。耐澇性強是其一大特點。成齡植株長期淹水時,只要頂部不淹沒,就能正常生長。受淹莖部形成海綿組織和水生根,並能結瘤固氮,但幼苗耐澇能力相對較差。結瘤能力強。
分布範圍
鹹菁原產熱帶和亞熱帶地區。
主要價值
鹹菁是一種優良的夏季綠肥作物,也可作為飼料。由於固氮能力較強,植株養分含量豐富,翻壓後改土增產效果顯著,特別是在低洼易澇的鹽鹼地區。
鹽鹼地上種植利用鹹菁,可以明顯降低耕層土壤鹽分,耕層鹽分平均下降30-50%。
鹹菁不僅是優良的綠肥作物,莖葉還可作飼料。其種子含有豐富的半乳甘露聚糖膠,可供多種工業利用。莖稈表皮纖維可剝製麻,莖桿是造紙的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