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直公主

唐玄宗女鹹直公主
鹹直公主(?—784年),又作鹹宜公主,唐玄宗女,貞順皇后武惠妃所生,生於天寶年間。鹹宜公主初嫁楊洄,後又改嫁崔嵩。鹹宜公主於唐德宗興元時逝世。
因為其母武惠妃為唐玄宗的寵妃,所以鹹宜公主也頗愛玄宗的寵愛。本來按規定,公主的封戶是五百戶(就是用五百戶的賦稅來供養),鹹宜公主加到了一千戶。此例一開,結果其他公主全都加到了一千。鹹宜公主的丈夫楊洄揣測惠妃的意思,揭太子李瑛的短,說給惠妃聽。於是武惠妃在玄宗面前投訴太子,至哭泣。帝大怒,召宰相商議廢太子。
相關史料
新唐書 列傳八 諸帝公主》
開元新制:長公主封戶二千,帝妹戶千,率以三丁為限;皇子王戶二千,主半之。左右以為薄。帝曰:“百姓租賦非我有,士出萬死,賞不過束帛,女何功
而享多戶邪?使知儉嗇,不亦可乎?”於是,公主所稟殆不給車服。後鹹宜以母愛益封至千戶,諸主皆增,自是著於令。主不下嫁,亦封千戶,有司奴婢如令。
鹹直公主,貞順皇后所生。下嫁楊洄,又嫁崔嵩。薨興元時。
《新唐書·列傳第七》
惠妃女鹹宜公主婿楊洄揣妃,伺太子短,嘩為醜語,惠妃訴於帝,且泣,帝大怒,召宰相議廢之。
傳說故事
楊貴妃的媒人——鹹宜公主
鹹宜公主本身是個平淡的人,不過她周圍的人和事頗不肯安寧。
鹹宜公主大婚的那天,洛陽城的名媛很難得地都來出鏡亮相。楊玉環正式出現在皇家的視野里。她是鹹宜公主的伴娘,養父的官階低,她也不敢太出眾,只是在伴娘隊伍中低著頭緩緩地按照程式去做,但還是被注意到了。早就聽說楊家的女兒美貌,如今一見,才知道什麼叫作“艷壓群芳”。鹹宜公主的母親武惠妃看了十分喜歡,覺得把楊玉環娶來給自己的兒子正合適,這個主意上呈到唐玄宗那裡,老頭子也贊同,他也很喜歡玉環——應該說喜歡得要命,不然他也不會日後把兒媳婦搶來給自己用了。
所以說,鹹宜公主是間接的媒人,讓哥哥和父親,認識了同一個女人。
鹹宜公主是唐玄宗和武惠妃的女兒。唐玄宗共有二十九個閨女,他並不是對每個都好,像壽安公主,因為在娘肚子裡呆的時間不對頭,唐玄宗就很嫌惡,讓她遷出京城。而鹹宜公主,皇帝就肯為她破例。本來按規定,公主的食封戶是五百戶(就是用五百戶的賦稅來供養),鹹宜公主加到了一千戶。此例一開,其他公主也鬧,結果全都加到了一千。
鹹宜公主的駙馬楊洄,和楊玉環是親戚。楊家本來是隋朝的皇族,被唐滅了之後,就看各人的造化了。有的敗落得不成樣子,有的還承蒙李唐王朝重視,比如楊洄家族。他的父親楊慎交——就是那個皇家馬球隊隊長,也是駙馬
楊洄在史書上是以壞人的面目出現的。特別是在討好岳母方面,十分賣力。
他進入皇家之後,拚命地跟皇子們套近乎,一副“大家從此都是好哥兒們”的主動姿態,皇子們漸漸接納了他,在一起說話,甚至也不避著他了。
他的岳母武惠妃總是打探:“他們究竟在說什麼呀?”武惠妃一心想立自己的兒子做太子。但此時早已有了太子,名叫李瑛,是名妓出身的趙麗妃的兒子。趙麗妃已死,其他皇子的娘也失寵,皇子們在一起發發牢騷,說一些為自己擔憂的話,也是有的。
楊洄略一思忖,就倒向岳母一方。要倒不如倒得徹底些,免得岳母疑心自己。他讓底下人掩上房門,才說:“他們在一起,是說……”為了表示忠心,也因為他本來就是武惠妃一派的人馬,他乾脆越說越誇張:太子瑛們,想、想、想謀害我老婆她哥楊玉環她老公您老人家的兒子壽王李瑁呢!
這還了得!武惠妃立刻去向唐玄宗報案。太子李瑛等三個皇子立刻被收監,後被處死。震怒之後,唐玄宗似有悔意,所以也不立壽王李瑁為太子,而立了另一個皇子李亨,就是後來的唐肅宗
楊洄死了。安史之亂平定後,唐肅宗賜他自盡,也算為太子李瑛他們報了仇。
此後,鹹宜公主以輕倩的節奏,改寫她其實還很拉雜和漫長的生命。她改嫁給崔嵩。後來崔嵩也死了,她再也懶得做寡婦了,在京城建了個道觀,叫鹹宜觀,出家做了老道姑。一直活到784年唐玄宗的曾孫當政的時候,挺長壽的。
鹹宜觀曾經發生過很香艷的故事和很駭人的命案——其實這裡注定是是非之地。那時鹹宜公主已死,但道觀空置著也浪費,便收住了一些官僚家的閨女,都是道姑。這些閨女,貞靜的也有,但醒目的是對婚姻有恐懼的不安分女子。比如魚玄機,她是女詩人。寫的都是情詩,也不知道作詩是為了調情,還是調情是為了作詩。按現在的說法,她是用身體寫作的女人。從唐代到當代,不少男性文人都把她當成性幻想對象,風傳鹹宜觀就是她的風月場所。她殺了婢女綠翹,因為綠翹竟敢比她還風流。她把綠翹屍體埋在花樹下,天天若無其事地賞花。到底被一位客人發現了古怪,因為綠頭蒼蠅嗡嗡地在樹下轉。案發後,魚玄機被處斬。在王小波的小說中,她好好地享受了一番性虐待,才算死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