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鸚鵡螺杯長13.3厘米,寬9.9厘米,高10.2厘米。此器利用螺殼自然捲曲的形狀,在螺殼的口部及螺殼的中脊等處鑲扣鎏金銅邊,口部的鎏金銅邊伸出雙耳,耳的樣式與同期耳杯的捉手相同,表明此杯用途與耳杯有相通之處。鑲鎏金銅邊不僅為了美觀,也為易碎的螺殼增加了強度。口部的銅邊則使接嘴的部位光滑圓潤。經鑲扣的鸚鵡螺杯為圜底,平置不易放穩,杯的鏇尖處彎向器口,即所謂“頭向其腹”,望之仿佛一隻栩栩如生的鸚鵡轉過頭來梳理自己的羽毛,又似鳥將頭插入翅中酣睡。
鸚鵡螺是生活在印度洋和西太平洋菲律賓域的一種珍稀貝類軟體動物,在我國的南海也有鸚鵡螺棲息。它的外形不象一般螺類的錐狀或紡錘狀,殼作捲曲狀,形狀頗似蝸牛。呈灰白色,背部有棕黃色條紋,其軟體頭部觸鬚較多,當觸鬚伸出殼外,外形酷似鸚鵡的冠及喙,美麗的外殼成了鸚鵡的身軀,鸚鵡螺之名因此而來。鸚鵡螺是一個極其珍貴稀有的物種,迄今已有上億年的生存歷史,外形美麗,數量稀少,有“活化石”之稱。由於螺殼內隔層的特殊結構,倒酒時酒可以從小孔流入每個隔層中,而飲酒時卻不能一飲而盡,其藏酒之妙,足以為飲酒人助興添趣。
這件器物出土於東晉王興之夫婦墓中,王興之是東晉宰相王導的後裔,與大書法家王羲之是叔伯兄弟,王氏家族為東晉豪門之首,其勢力延及後代。鸚鵡螺杯應是墓主人王興之生前賞玩之物。從製作工藝的範疇來劃分,這件鸚鵡螺杯應該屬於扣器。扣器在一千多年前是家喻戶曉的,但在今天的生活中已幾近絕跡,大部分人不知道扣器是什麼東西。東漢人許慎在《說文解字:金部》中說:“扣,金飾器口。” 古代所說的金,是泛指金屬,如黃金、白銀、銅等,都統稱為金。因此,在許慎的解釋中,凡是用金屬加固和裝飾器物口沿的,就叫扣器。扣器首先產生於漆器,用金屬加固器口的漆器最初出現在戰國時期,到漢代開始大量生產,在社會上廣泛流行。扣器按從高到低的檔次主要分黃金扣器、白銀扣器和銅扣器三大類,其中銅扣器又可分為鎏金銅扣和不鎏金的銅扣,絕大部分扣器是漆器,但也有少量是玉器、象牙、玳瑁、琉璃器。考古發現漢代一些銅扣漆器,其銅扣加固,不僅限於口沿,而且在邊沿、轉角處或器身上加上幾道銅箍,使其更結實、更美觀。如耳杯的雙耳,是使用時觸摸最多的部位,為了加固,多用銅扣,這隻鸚鵡螺杯以珍貴海洋生物的外殼作為杯身,並以銅鑲扣口沿、雙耳和邊緣,在考古發掘的扣器實物中是極其罕見的。從該器物現存的外觀來看,應該屬於鎏金銅扣器,因為銅扣鎏金層極薄,經千年後,鎏金總有脫落之處,因而外觀呈斑駁之狀。
來源:南京市博物館
相關詞條
-
鸚鵡螺目
鸚鵡螺目nautiloids 軟體動物門頭足綱的一目或一亞綱。其同類出現於寒武紀後期,古生代前半期最繁盛,到中生代以後衰落。現存只有Nautilus(鸚...
簡介 外形特徵 環境及習性 種群現狀 保護級別 -
東晉鸚鵡螺杯
東晉鸚鵡螺杯,1965年南京象山M1出土。高10.5、長14.3cm。現藏南京市博物館。
-
鸚鵡螺亞綱
鸚鵡螺亞綱(Nautiloidea) 殼小到大,一般為平鏇殼,少數為環形殼、弓形殼。體管細長,多位於近中心,少數腹位或背位。直頸式。一般無體管沉積。Na...
簡介 外形特徵 螺殼構造 專屬分類 分布範圍 -
鸚鵡螺
鸚鵡螺(學名:Nautiloidea)是海洋軟體動物,共有2屬、6種,具捲曲的珍珠似外殼,外殼由許多腔室組成,外套位於外殼內。各腔室之間有隔膜隔開;鰓2...
形態特徵 螺殼構造 該科物種 分布範圍 棲息環境 -
鸚鵡杯
鸚鵡杯是由鸚鵡螺製成的純天然的酒杯。
-
唐代酒器鸚鵡杯
唐代酒器鸚鵡杯出土於河南省偃師市杏園村的一座唐墓。此杯並非形狀像鸚鵡,而是用鸚鵡螺製作而成的酒杯,故稱為鸚鵡杯。現藏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院。
-
溫酒斬華雄
巧奪天工的鸚鵡螺杯。現藏南京博物館的鸚鵡螺杯,高10.2厘米,寬...世界上最早的鸚鵡螺杯。鸚鵡螺產自印度尼西亞的深海和中國的南方海域,它外形...、玉、瓷、琥珀等質材,模仿荷葉的形狀,製作成各種各樣的酒杯,世稱“荷葉杯...
簡介 演義原文 人物 三國志記載 為何要溫酒 -
海螺
六朝考古中唯一的一件。鸚鵡螺杯在出土文物中罕見,但在古代詩文中並不罕見...。[4] 鸚鵡螺海洋軟體動物,僅存於印度洋和太平洋海區,北至日本南方,南至大堡礁,西至安達曼海,東至斐濟等地區均有發現。位於鸚鵡螺主要產地的法屬...
外形特徵 生活習性 繁殖方法 種群分布 價值